• 我的订阅
  • 社会

拍案丨反家暴!用好“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一法律武器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25 14:5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社

拍案丨反家暴!用好“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一法律武器

遭受到家庭暴力时应当怎么办?跟踪尾随、威胁恐吓……精神暴力是否属于家庭暴力?难于收集证据,受害人又该如何举证?

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一批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结合审判实践以案释法,帮助家庭暴力受害人用“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一法律武器更好保护自己。

签发保护令的证明标准是“较大可能性”

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该制度的创设目的在于对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作出快速反应,保护申请人免遭危害。

典型案例中,妻子李某自述曾多次遭到丈夫龚某的暴力殴打。但其仅能提交一些身体受伤的照片和拨打报警电话的记录。为保障人身安全,李某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听证过程中,龚某认为受伤照片是李某本人摔跤所致,报警系“小题大做”,其并未殴打李某。人民法院认为,虽然李某提供的照片和拨打报警电话的记录并不能充分证明其遭受了龚某的家庭暴力,但从日常生活经验和常理分析,该事实存在较大可能性。最终,人民法院依法签发了人身安全保护令。

拍案丨反家暴!用好“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一法律武器

2022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证明标准是“较大可能性”,而不需要达到“高度可能性”。此规定比一般民事案件中待证事实需具有高度可能性的证明标准更低。

本案中,虽然受害人提供的受伤照片和报警电话记录不能充分证明存在家暴行为,但人民法院综合考量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多次报警情况,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认定家庭暴力事实存在较大可能性,符合法律应有之义,特别关注了家庭暴力受害人举证能力较弱、家暴行为私密性等特征,最大限度发挥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预防和隔离功能。

遭受到精神暴力,亦可申请保护令

精神暴力虽未造成肉体损伤,但若以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精神侵害行为,亦属于家庭暴力。

在王某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中,王某(女)与李某系夫妻关系。双方因家庭琐事经常发生争议,李某多次以跳楼、到王某工作场所当面喝下农药等方式进行威胁,王某亦多次报警皆协商未果。为保证人身安全,王某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人民法院审查认为,李某自伤自残行为会让王某产生紧张恐惧情绪,属于精神侵害,王某的申请符合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定条件。人民法院依法对王某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请求予以支持。

拍案丨反家暴!用好“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一法律武器

我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在上述案例中,丈夫李某采用自伤、自残的方式使妻子王某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导致王某精神不自由,从而按照李某的意志行事,该行为属于精神暴力。

典型案例扩大了对家庭暴力的打击范围,也为更多在家庭中遭受精神暴力的家暴受害人指明了自救的有效路径,为保障个体独立自主及身心健康提供了有力后盾。

老人遭遇家暴,保护令这样快速响应

家庭暴力案件与一般民事案件不同,受害人往往遭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人民法院需要在办案中坚持能动司法,充分考虑现实情况,依法理和情理作出裁判。

2022年6月,郑某前往其70多岁母亲陈某居住处,以暴力威胁向陈某索要钱款,陈某拨打110报警。9月,郑某再次前去索要钱款,并对陈某进行辱骂和殴打。为避免进一步被威胁和伤害,陈某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拍案丨反家暴!用好“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一法律武器

人民法院审查认为,郑某实施的家暴行为致使申请人陈某身心遭受巨大打击且无法正常生活。同时,人民法院充分考虑陈某已年逾七旬的实际情况,在收到申请后主动向属地派出所调取报警记录等材料,与街道联动合作,使陈某免于遭受奔波之苦。

本案中,郑某作为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不但没有孝敬老人,反而以殴打、威胁方式索要钱财,不仅违背了法律规定,更有悖于人伦常理。人民法院在依法裁判的过程中,与有关部门联合,更好保护了受害人合法权益。

拍案丨反家暴!用好“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一法律武器

家庭暴力是人性之恶、社会之患。免遭暴力侵害,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摁住家暴的“拳头”,不仅需要法律武器,更需要受害人勇敢发声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典型案例提醒广大群众,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遭受到家庭暴力时要及时保留证据,第一时间报警,相关证据将作为人民法院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重要依据。

坚决反对家庭暴力,更是告诫施暴者们,家门里的恶行绝不是“家务事”,而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拍案丨反家暴!用好“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一法律武器

拍案丨反家暴!用好“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一法律武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向家暴“亮剑”,临清市人民法院发出今年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
近日,临清市人民法院依法发出今年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依法向家庭暴力行为“亮剑”。基本案情申请人李某与被申请人周某于2013年登记结婚。婚后,双方性格不合经常生气吵架,周某多次殴打
2024-01-08 16:56:00
女子婚后被丈夫禁止外出工作,通讯录几乎被删光
...到这竟然是噩梦的开始。张某经常以爱为由限制李女士的人身自由,不允许她与外界的其他人沟通,甚至让她把通讯录所有的联系方式删掉,只剩下张某与公婆的电话。张某甚至不让李女士外出工作
2023-11-28 10:03:00
最高法明确:自伤自残威胁对方构成家庭暴力
...以达到控制对方的行为也属于家庭暴力,因此向王某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在传统认知中,人们往往认为,一方殴打、谩骂等才构成家暴,但在这一案例中,伤害自己控制对方的行为也属家暴,引发
2023-12-01 16:41:00
...者注意到,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人民法院均及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使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得到法律救助。“对家暴零容忍,是社会共识,更是司法的态度。”最高法民一庭庭长陈宜芳说。
2023-11-27 08:33:00
妻子一提离婚丈夫就要自杀,法院:自伤自残也是家庭暴力
...从洪山区法院获悉,该院收到了王女士的求助,希望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认定,这种自伤自残属于应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精神暴力。2017年5月,王女士与李某登记结婚,婚后李某逐渐
2023-03-08 18:07:00
近日,公主岭市人民法院公主岭人民法庭依法发出一份人身安全保护令,与以往不同的是,保护对象是男性张某,施暴者是其妻子李某。张某婚后经常遭受妻子李某的打骂、威胁致使受伤,法院依法裁定
2024-03-14 18:49:00
...村委会,于4月24日上午向该县居民李某的丈夫张某送达“人身安全保护令”民事裁定书,并对张某进行法治教育,明确告知其若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律后果。张某表示将严格遵守“人身
2024-04-28 16:22:00
...向公安机关求助,收效甚微。于是,李某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请求禁止刘某实施家庭暴力。法院经审查依法作出裁定:一、禁止被申请人刘某对申请人李某实施殴打、威胁、恐吓等暴力
2024-03-13 02:44:00
张家界一女子遭丈夫割伤颈部 当地法院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
...张家界市永定区人民法院依法高效审查,发出2023年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图片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人民法院官方微信2023年2月15日中午,在张家界市永定区妇联的联络下,受
2023-02-16 17:0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法眼|扫码点餐狂要十几项手机权限,合理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子慧近日,迪奥(上海)公司因三项个人信息处理违法事实被依法处罚,此事件再度将个人信息保护话题推至公众视野
2025-09-12 10:11:00
东南网9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通讯员陈西)据福州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福建省共出口生物医药及医疗仪器36.1亿元
2025-09-12 07:01:00
东南网9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昨日,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与菲律宾华教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丝路书香•四海传福”图书巡回展启动仪式在第46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书展二楼福建展馆举行
2025-09-12 07:30:00
9月11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
2025-09-12 07:38:00
9月11日,王先生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前几天,60多岁的母亲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说是给移动老用户免费送手机,后来在附近一家商店门口见面
2025-09-12 07:38: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 许晶晶)日前,由市发改委指导,市节能评审中心、市低碳城市建设管理中心、市青少年宫联合主办的“‘碳’寻未来校园
2025-09-12 07:46:00
中国网9月12日讯(记者李智)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本届服贸会吸引了全球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2025-09-12 07:47:00
吴艳:探寻传统音乐的传承密码
吴艳。受访者供图□芮天舒祁绩随着秋季学期正式开学,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教授吴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她主要从事中国传统音乐
2025-09-12 07:45:00
江西援疆人员参与打造的节目在克州音乐大赛上获一等奖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的喜庆氛围中,2025年“四季欢歌?星耀克州”群众才艺大赛音乐类决赛落幕。当融合汉、塔吉克
2025-09-12 07:10:00
用竹笛为山村孩子奏响梦想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周雪莉)9月10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公布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名单,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水槎乡中心小学音乐教师肖惠文上榜
2025-09-12 07:10:00
青滨附院肝胆外科成功完成院内首例保留脾脏胰体尾部切除术
大众网记者 胡方圆 通讯员 吴文召 青岛报道“没问题了,准备收尾吧,术后注意随时观察……”近日,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里
2025-09-11 17:46:00
众点关注 | 秋意渐浓 错峰游热度攀升 记者实地走访东营多家旅行社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结束,9月旅游市场迎来了一年中的“错峰游”黄金期。近日,大众网记者走访东营多家旅行社发现
2025-09-11 17:46:00
E起正能量(53) | 于均强:晨练路上的“生命守护者”
大众网记者 薛成琳 东营报道9月8日清晨七点,东营市供应公园如往常一样聚集了许多晨练的居民。突然,一阵骚动打破了宁静,一位60岁左右的男士昏倒在地
2025-09-11 17:48:00
千里奔赴寻存单,农行威海羊亭支行5小时精准查证赢信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通讯员 蔡秀丽 鞠玲玲“你们本可随便解释糊弄我,却花5小时帮我查得明明白白,这样的银行值得信任
2025-09-11 17:49: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程星素材来源 毕节消防一审 何永利二审 田洋三审 孙晓蓉
2025-09-11 18: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