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汉唐宋明清五朝代的区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7 17:1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经常在网上看到网友因为朝代各种撕,各种朝代粉不停的争论,如果整理一下,主要朝代的各种对比,会更能体现出这些朝代的具体情况。以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来对比,这五个朝代的共同特点是寿命都超过200年。

聊聊汉唐宋明清五朝代的区别

汉朝:国祚西汉和东汉加起来共405年,西汉(前202年—公元8年)、东汉(25年-220年)

汉朝转折点:以汉武帝死公元前87年算转折点。

原因:汉武帝因为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导致“百姓凋敝,十室九空”。国库空虚。“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巅峰时期人口:大约6000万。

最大国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

唐朝:国祚加上武周共289年唐朝(618年-907年)、含武周(690年—705年)

唐朝转折点:公元755年发生的安史之乱。

原因: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

巅峰时期人口:约8000万左右

最大国土面积:1237万平方公里

聊聊汉唐宋明清五朝代的区别

宋朝:国祚北宋和南宋加起来共316年,北宋(960年—1127年)、南宋(1127年—1279年)

宋朝转折点:司马光和王安石的党争

原因:从王安石变法后,随着皇帝的更换,或赞成变法,或反对变法,一朝天子一朝臣,使国家的法令朝令夕改,民间不知所措。最后不但没有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反对造成朝政混乱。

巅峰时期人口:约1亿2600万左右

最大国土面积:约280万平方公里

明朝:国祚明朝和南明共294年,大明(1368年—1644年)、南明(1644年—1662年)

转折点:土木堡之变

原因:“土木堡之变”可以说直接决定了明朝的未来走向,由于其带来的,则完全导致明朝开始由盛转衰。

巅峰时期人口:约1亿到1.2亿人(数据不准,取合理数值)

最大国土面积:997万平方公里

聊聊汉唐宋明清五朝代的区别

清朝:国祚后金和清加起来共296年,后金(1616年—1636年)清朝(1616年-1912年)

转折点:白莲教起义

原因:“白莲教起义爆发于嘉庆元年,持续九年的时间,导致清朝一蹶不振,以至于20年后无力应付鸦片战争。

巅峰时期人口:约4亿3千600万(1910年数据)

最大国土面积:1316万平方公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8 0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的版图也就前期能看,后期逐渐龟缩,这是为何
...军制度、在蒙古的旗盟制度都非常好,很能稳固统治,但转折点就在乾隆版图巅峰的1740年已经落后西方工业100年了也开始闭关锁国,因为清廷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再低的赋税掩盖不了满
2024-10-21 12:47:00
介绍明清殉葬制度之异同
...在殉葬的做法,但并未如明朝那般盛行。清朝的康熙帝是转折点,他在位期间明确禁止了殉葬,将之视为不人道的风俗,并立法严禁。这一改革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对汉文化的吸收和对人权的重视,也
2024-10-26 20:29:00
朱由校的统治:明朝的转折点与历史评价
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现代社会上,大家普遍都接受了义务教育,倘若突然出现一个文盲,必然会受到大家的侧目。尽管中国的扫盲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是在偏远地区仍然有一些人,并没有将送
2023-12-26 22:08:00
聊聊崇祯皇帝与明朝的存亡
...。可以说,崇祯皇帝的统治,是明朝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然而,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崇祯皇帝的努力。他在位期间,曾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明朝的危机,但他的改革措施未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2024-10-23 19:18:00
清朝:中国科技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科学技术一直遥遥领先全世界。但是为何到了近代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这个差距直到今天还未能追赶。其实这要从一个朝代说起,那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科学
2023-10-21 08:32:00
万历算是明君却三十年不上朝,其实也是当时的时代发展趋势
...代”孕育着中国的文艺复兴,是君权遭到挑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万历不上朝其实也是当时时代发展的趋势。
2023-05-11 10:07:00
明朝前期实行“禁轿令”,为何中后期“触底反弹”,兴起乘轿之风?
...上官员可以乘轿,其余不变,这道政令是明朝乘轿制度的转折点,从此之后官员乘轿就有了一道分界线,三品以上可以乘轿,以下不许。洪武年间的乘轿禁令终于开始松懈了,其实在正统四年就已经
2025-05-04 20:48:00
明朝危难时,谁提出2条策略,一条可灭八旗,一条可增国土
...胜了明军的二十万大军,成为了明清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明亡清始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此次战败之后,明朝更是经历着外忧内患,还来不及休养生息,就不仅要面对国内屡禁不止的农
2024-04-26 10:48:00
...向近海期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宋朝正好处在这个转折点上。根据气候学家的研究,这四千年里,我们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燥、越来越寒冷,特别是处于中高纬度的地区。西北地区由于受到季
2023-05-03 06: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