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学生网评大赛】东湖评论:重拾史书之美,共筑文化自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30 12:18: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手捧一卷史书,闪回千百年前的每一幕,或平淡如水,或荡气回肠,但幕幕都是推动时代滚滚向前的一份力量。不局限于记录者的视角,读者透过斟酌无数次的文字,走到一位位被记录者的身边,去看见他们被写下的生活,去探寻他们真实的经历。

一部好的史书,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是对过去最完整的保存,是对未来最明亮的启示。这正是史书存在的原因:记录下每个时代的历史事件,承载着人类文化的沉淀和传承,关系到人类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特点。正如古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每一个人所处的生动的今天,都曾是许多人翘首以盼的未来,也将成为被追溯回忆的昨天。“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呕心沥血的记录与叙述,让众人看见江东霸王也曾“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让众人听见高祖豪迈的话语“壮士行,何畏!”这些原本已随岁月滚滚长河远去、颜色本应逐渐黯淡的历史人物,又在读者翻动的每一张书页里变得立体、活泼、鲜明。

重拾史书之美,感受文言魅力,当代人要将读书、读史书融入日常生活。人们让自己快节奏地生存、适应于时代,也要让自己舒缓地生活在当下,读读书、看看报,使得精神不至于走向消亡、湮灭。史书不局限于纸质书中,也可以以现代的形式存在于每个人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遇见碎片闲暇,让读书、读史取代短视频融入生活打发时间。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国家要发展进步,离不开文化自信。要共筑文化自信,对文化形成、发展、繁盛过程的了解是基础、是动力、是源泉。自从鸦片打开晚清国门,国人血脉中的文化自信很长一段时间被西方外来文化所掩盖,“崇洋媚外”之风四处流窜。只有充分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才能真正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使其不流于表面,这也正反映了读史书的重要性。

重拾史书之美,共筑文化自信。于谦说,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只有人们明白了读史书、学历史的重要性,才能赋予中华民族新的活力,才能让行驶在浪潮中的中华巨轮找准航向,才能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得以传承。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翁程程(湖北大学)

责编:沈素芬

【大学生网评大赛】东湖评论:重拾史书之美,共筑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何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30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省社科联网评大赛㊳】东湖评论:以美育浸润心灵 让生命绽放光彩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提出以美育浸润学生、以美育浸润教师、以美育浸润学校三个层面的工作任务,明确了分阶段目标,部署实施八
2024-01-21 19:21:00
9月15日,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与6000多件“国宝级”展品一同“出圈”的,还有诸多生动有趣的文创产品:司母辛铜方鼎印章、铜牺尊香薰摆件,以及脱胎于各种文物的冰箱贴、钥
2023-11-09 17:09:00
以雕漆隐花的漆器传递“紫气东来”的福泽,将简陋柴棚缔造成“森林衣帽间”……近日,李子柒回归大众视野。常言“知音难觅”,但为何李子柒的视频一经问世就引得上千万的目光驻足流连?“新时
2024-12-21 15:04:00
【安陆网评大赛①】东湖融评:山水安陆惹人醉,田园诗乡踏歌来
...择优刊发,期待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优秀网评作者、大学生朋友们、国际友人等继续关注安陆、爱上安陆、支持安陆,合力推广安陆李白文化,让世界认识安陆,让安陆走向世界,赋能安陆文化
2023-08-14 11:39: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10月24日,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结果正式揭晓,经过初评和复评两轮筛选,共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优秀作品奖27件。同时,评选出大
2023-10-24 09:37:00
【鄂州网评大赛㊲】东湖评论:鄂州之美,不止一面
“风雨兼程四十载、砥砺笃行四十年。”从1983年建市起,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就开始在变革中创新,自此方圆1596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为改革拓新沃土,湖北省首座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
2023-10-28 15:31:00
【地评线】东湖评论:“观点擂台”,赛出更优秀的自己
...何看待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的道理。刚进入成年阶段的在校大学生,在学业和“副业”方面有点起色,“欣然自喜”之余,容易产生“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幻象。这样的幻象,属于大学校园版的井
2024-04-28 17:50:00
7月20日,在链博会活动现场,北武院发布的“农业社会”沉浸式虚拟现实场景剧情让观众通过佩戴VR设备直观感受农耕时代的生活图景和古代中国独有的礼仪制度与社会秩序。一位外国观众体验后
2025-07-23 16:02:00
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统计,截止今年8月底,全国6833家博物馆接待观众9.4亿人次,暑期2个月接待观众2.99亿人次,占比31.8%。这场“博物馆热”缘何而起,又如何持
2024-11-25 18: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