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8月28日,湖北博阳锰基新能源电子专用材料项目投产仪式暨全国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将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举行。这场会议不仅是长阳锰产业二十余年深耕的成果检阅,更标志着我国县域锰产业正式从“资源开采型”向“战略材料型”转型,为国家关键矿产资源保障与新能源产业布局写下生动注脚。
荆楚网宜昌分公司拍摄制作 记者 唐姝亚 实习生 宋劲松
锰矿的战略价值,奠定了长阳产业布局的高起点。作为国家战略性矿产,锰在钢铁工业中不可或缺,我国庞大的钢铁产量背后是对锰资源的刚性需求。而今,新能源产业崛起,锰又成为磷酸锰铁锂、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材料的核心原料,关乎我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安全。长阳锰矿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3396万吨锰矿储量,远景储量超5000万吨,其中胡家湾-樟木岩矿区是湖北省近40年勘探最大突破。其碳酸锰矿纯度高、杂质少,兼具“一矿多能”特质,既能满足传统行业需求,又可延伸至新能源、瓷釉颜料、医药辅料等众多领域。长阳锰矿是兼具“基础保障”与“创新潜力”的稀缺资源,为产业发展奠定了不可替代的战略根基。
碳酸锰矿
然而,资源禀赋并非发展优势的必然依托,如何避免“守着金矿山,过着穷日子”的资源困境,成为长阳锰产业发展的核心课题。2003年,当多数资源型地区仍沉溺于粗放开采的“资源差价”时,长阳便以前瞻视野开启产业变革。二十余载深耕,长阳以“产业链思维”精准破局,构筑起“开采-加工-高端应用”的全链条生态:上游,古城锰业全机械化作业年采60万吨锰,筑牢原料“压舱石”;中游,中锰科技等企业年加工7万吨电解锰,形成资源高效循环的产业闭环;下游,2024年博阳锰基新能源项目落地,首条生产线投产、年产28万吨基地加速成形,推动长阳锰产品从“钢铁配角”跃升为“新能源关键角色”。这条完整链条,实现了锰矿价值阶梯式跃升,更推动长阳从单一资源输出向产业集群跨越,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书写出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的典范篇章。
7月27日,湖北首条锰基新能源材料生产线在长阳投产。
长阳锰产业价值早已突破县域边界,成为国家与地方协同发展的典范。经济上,其总产值占长阳工业近五分之一,累计纳税超10亿元,有力支撑地方基建与民生改善;就业上,提供近2000个岗位,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缓解乡村空心化。国家战略层面,长阳延链强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关键材料保障力。在全球锰资源竞争加剧、新能源材料需求大增时,其年产28万吨锰基新能源材料,可填补国内高端锰材料缺口,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尤为难得的是,长阳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全机械化开采减少山体破坏,通过工艺升级实现废水、尾矿资源化利用,推动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为全国资源型县域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
长阳锰基新能源电子专用材料产业园效果图。
站在新能源产业爆发风口,长阳锰产业未来不止于规模扩张,更在于深度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当下,全球动力电池、储能产业高速发展,磷酸锰铁锂电池优势凸显,对高纯度锰材料需求年增超20%。长阳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携手高校、科研院所攻克高纯度锰材料提纯等关键技术,增强产品竞争力。同时,依托现有产业链,吸引新能源电池等下游企业入驻,打造“锰材料-电池部件-储能设备”完整生态,从“锰材料产地”迈向“新能源产业集群高地”。此外,探索“资源+文旅”融合,把锰矿历史、生产过程转化为旅游资源,实现产业与文化价值双提升,为长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鄂西深山锰矿到国家新能源产业集群,长阳以实践打破“靠山吃山”的局限。其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通过延链强链充分挖掘资源价值,实现“资源”到“发展”的蝶变。未来,长阳锰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将成为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将为更多资源型县域实现产业跃迁、助力国家战略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样本。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政法委“清江剑”团队负责人、湖北省散文学会会员、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联第五届作协理事)
图片及视频素材:长阳发布、长阳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编:曹霓
【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