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四大名著为何有三本出在明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9 21:2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朱元璋年少时就父母双亡,他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抢,从小没接受过正规教育。

但目不识丁只是一时,有了条件,小朱就开始恶补文化课,身边又逐渐招揽许多大儒,当小朱成了老朱,当上皇帝后,他的文化水平早就不在群臣之下。

朱元璋登基后,进行行政改革,发布法令简化公文,目的是为了让公文一目了然,减少文书小吏在其中舞弊弄权的可能。

这样做当然是好事,但老朱很快发现,法令推行有点困难。

为啥呢,原因在于当时的文体。

四大名著为何有三本出在明朝

元朝的政府公文沿袭的是唐宋以来的骈文,这是政府通用了几百年的文章格式,从上到下都在使用,明朝立国后许多地方承袭元制,骈文也被继承下来继续沿用。

骈文有什么特点呢,从它的名称上就能看出来,如同两匹马并驾齐驱,对仗是最大的讲究。

骈文很华丽,它以四六句式为主,两两相对,讲究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用现在的话说,叫仪式感很强。

历史上著名的骈文,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曹植的《洛神赋》、庾信的《哀江南赋序》等等。

四大名著为何有三本出在明朝

骈文确实很美,但它往往内容空洞,华而不实,把它用于文书里就有点尴尬,因为公文是给大家看的,让老百姓都能看懂的文书才是好文书。

骈文读起来很好听,真正理解却不那么容易,它过于讲究形式和技巧,又习惯用典,在内容传达上就不那么友好,没有专门研究的人很难搞明白,这就给了从事文书工作的小吏以弄权的机会。

朱元璋从底层一步步走到顶层,他很了解这里面的猫腻,要想简化公文,必须改革文章格式。

如何改革呢,他想到了读过的《出师表》。

诸葛亮的《出师表》大家都很熟悉,即使今天来看,这也是一等一的好文章,虽然诸葛亮是1800多年前的古人,但《出师表》的文字丝毫没有难读的感觉,读来只有一片赤诚。

朱元璋召集起大臣,以《出师表》为例,说:古人作文章,讲道理,说世务,都明白好懂。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何尝有雕琢文字,立意做文章?可是内容有血有肉,如今读了还使人感动,想念他的忠心耿耿。

现在的文士作文章,文字艰深,立意却浅近。即使文章写得像司马相如一样华丽,人家读不懂,又有什么用?

四大名著为何有三本出在明朝

他批评大臣们:颂美之辞过多,规戒之意未见,殊非古者君臣相告以诚刁直。今后笺文只令文章平实,勿以虚辞之美也。

其实大臣们也深受骈文之苦,做一篇简单的公文,要讲究对仗、音律,还要挑选辞藻,大家头也很大,早就有人提出复古,提倡古文运动。

见大家支持,朱元璋下旨:以后作文字,只要能说明白道理,讲得通世务就行,不许用浮辞藻饰。

到了洪武六年,朱元璋再次下旨,正式禁止在政府文字里使用对偶四六体的文体。这样一来,词难达意、高深莫测的骈文从政府文书里消失了,庙堂和民间的问题被打通,一般人也都能读懂了,官吏再想在文字上舞弊弄权,就失去了操作性。

四大名著为何有三本出在明朝

朱元璋提倡用口语写成文字,叫做“直解”,用通俗的话来解释高深的道理,连农工商贾等技术性的书籍,也用直辞加以假说,编成书本,颁行全国,如此各个阶层都能接受,算得上是件好事。

这番行动,无疑对当时的文风和文学作品影响巨大。明朝白话小说迎来真正繁荣,四大名著里有三本在明代成书,还有三言二拍等巨著,这些都与朱元璋简化文体大有关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王朝之一,土地只剩下关内十三布政使司
...于发生了元末农民大起义,多位起义首领割据一方,最终朱元璋消灭各个割据势力、推翻元朝,光复了被元朝征服近百年的华夏大地。明朝初期很强盛,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收获了很多朝贡国,
2023-01-24 21:18:00
元朝进士施耐庵的文学之路与《水浒传》的诞生
中国四大名著的作者: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其中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流传度最广,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红楼梦被尊为四大名著之首,备受推崇;而水浒传则因为内容原因,传播度没有其他三
2023-11-29 13:06:00
明朝最大胆皇妃是谁,皇帝殉葬时成功逃脱
...佩,“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流露出的是帝王之范,四大名著中有三本都出自明朝体现出的是明朝文学的繁荣昌盛;人们批评它,大多都是因为明代皇帝的残暴和不务正业,其中,朱元璋恢复早
2024-06-07 14:59:00
...登基后更是将道教奉为国教,到了嘉靖年代,更是让中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成为禁书,就是因为西游记是尊佛抑道的。在朱元璋刚刚建立明朝的时候,张三丰就已经非常有名气,这个时候张三
2023-08-23 15:01:00
明朝嘉靖年间《金瓶梅》可以看,私藏阅读《西游记》,满门抄斩!
...《西游记》并没有因此消失,反而在后世,成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
2024-02-27 21:45:00
读《出师表》不落泪者其人必不忠,为何后人如此推崇诸葛亮?
...容可掬的谋士形象。可以说是智慧的化身人物,因为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描写实在是太精彩。以前看三国,给我的印象就是刘备什么事都要靠诸葛亮,不然必定失败。但是历史上真
2025-01-05 13:00:00
盘点明朝立国276年创下的八大盛世
...刊刻发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嘉靖时期,经济社会全面复兴,嘉靖皇帝也被称为“中材之主”。隆庆新政:1566年,明穆宗朱载垕即位,年号隆庆。明穆宗
2023-04-22 11:20:00
明朝四大名著之一的《金瓶梅》,为何成为禁书?
我们当今现代人所熟知的四大名著分别是《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还有《三国演义》这4本。但是最初的四大名著指的是明朝的四大名著,而《红楼梦》是清朝的曹雪芹所写,所以自然算不
2023-01-13 13:27:00
...,依托中国“历史小说”范式的叙事体系,在细节上呈现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历史底蕴、内容改编与历史记录,感受中国历史小说的大成格局与历史时空的人文视域。中国吉林网 吉刻AP
2024-03-29 16: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