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想杀小舅子郭德成,郭德成把头发剃光保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8 05:13:00 来源:戏说三国

一日,朱元璋宴请骁骑舍人郭德成。两人推杯置盏,郭德成喝晕后抹了一把脸上的汗,不禁感慨道:“炎炎夏日真是难熬,要是剃光头就好了!”话音刚落只见朱元璋脸上由晴转阴了。

郭德成当即吓得脸色发白,酒意顿时全消,他心内暗自后悔道:“我这张臭嘴,胡咧咧啥呢!

为了郭德成只是不喜炎炎夏日,暑气逼人想把头发剃成光头,朱元璋就脸色不佳,郭德成也暗地后悔呢?

朱元璋想杀小舅子郭德成,郭德成把头发剃光保命

其实,这和朱元璋早年的经历有关。在朱元璋称帝之后,对这几个字眼是相当忌讳的,其中包括“和尚”,“光头”等。

朱元璋之所以会对“光头”或者'和尚“忌讳,是因为他早年曾剃发为僧,做了好几年的和尚。

朱元璋之所以选择出家当和尚,并非自愿,而是别无选择。年幼的朱元璋,家中一贫如洗,可家人始终互敬互爱,始终是温暖一家人。

可元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元朝政府官员丝毫不顾老百姓的生死,各种苛捐杂税如雪花一般压在老百姓身上,加上天灾,老百姓眼见就没有活路了。

朱元璋本就风雨飘摇的小家在如此重压下,支离破碎了。父母和兄弟姐妹纷纷饿死,家已不成家。可为了活命,朱元璋必须得使出浑身解数,因此他去了皇觉寺出家当了和尚。

元朝时期的和尚,总体而言日子是过得比较舒适的。可到了元末动荡不安,和尚的日子也开始不好过。朱元璋到了皇觉寺后,日子也仅仅是勉强饿不死。

如此勉强度日的生活,朱元璋都是心满意足的。可现实是残酷的,寺庙以养不起为由,让寺中和尚都出去化斋,就这样朱元璋当起了游僧。

朱元璋想杀小舅子郭德成,郭德成把头发剃光保命

游僧的日子是非常辛苦的,但苦难并没有把朱元璋给压趴下,反而练就了他抗压的潜能。游僧生活时期所经历的苦难和增长的见识都充实了朱元璋的日子。

后来结束了游僧日子,又回到皇觉寺当和尚的朱元璋,本以为这辈子应该就和尚这一职业了。没曾想,命运的转变就在瞬息万变中。

官逼民反,老百姓的日子过不下去,就参加起义军。朱元璋的好友汤和也参加,还写信让朱元璋也一起参加,有人去告密,朱元璋最后不得不选择投奔汤和,不再做和尚。

后来,朱元璋在起义军中崭露头角,慢慢发展壮大,称王了,打下的地盘也大了,后来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在成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之后,以前的和尚生涯就不愿提起,因此特别忌讳”光头“”和尚“等字眼。

郭德成酒后失言,竟然就犯了朱元璋的大忌,这可如何是好?朱元璋一不开心,定然是想着法儿地让自己脑袋搬家。

可眼下朱元璋也没发难自己,那就自己装酒醉蒙混过关。回到家后的郭德成,细细揣摩一番后,觉得今日自己的酒后失言,必定在朱元璋心里留下了相当不好的印象,得想个办法化险为夷。

功夫不负有心人,郭德成想到了。隔日他就佯装醉酒跑到寺庙缠着方丈给他剃度。方丈不敢收他,奈何架不住郭德成死缠烂打,终究给他剃度。

此后,郭德成就经常在寺庙打坐念经,当然还少不了时不时过过酒瘾。朱元璋得知此事后,这才把上次郭德成的口误一事给翻篇了,想着郭德成应该不是暗讽他以前做和尚的经历,而是真的对和尚这一职业有所喜好,就不再追究郭德成口无遮拦一事。

郭德成能成功化险为夷,侥幸的成分其实并不多。毕竟,郭德成是一个相当通透睿智的人,对于名利这事,他始终看淡。

朱元璋想杀小舅子郭德成,郭德成把头发剃光保命

早初时期,朱元璋见他职位太低,就曾想着给他大官当。可郭德成当即就拒绝了。他拒绝的理由是自己是个爱喝酒的,当不了大官。当大官是要为民办事的,可自己酒喝多了就办不了事。因此,当小官很适合他,既有酒喝,还有官当,他很满足了。

荣华富贵在前,郭德成能做到心中淡然视之,可见绝非是等闲之辈。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利弊,因此时刻提醒自己谨言慎行。奈何生性嗜酒,才会发生以上的酒后失言,差点性命不保。

郭德成的妹妹还是朱元璋的宠妃,可他更没有因此恃宠而骄,反而是低调做人。正是这份相当难得睿智,使得郭德成能在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时保全自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8 11: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让小舅子做大官,为何他次日就当和尚了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朱元璋有一个小舅子,名为郭德成,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可是他最后只当了一个骁骑舍人这样的小官。朱元璋觉得很对不起小舅子,于是就决定给他封官,让他
2024-02-28 13:22:00
郭德成酒后失言,朱元璋说:他一不要官二不要权
朱元璋的这个小舅子叫郭德成。朱元璋还在郭子兴手下时,曾到郭德成所在的乡里征兵。郭德成的父亲郭山甫以相面为生,他初见朱元璋,便认定朱元璋是人中之龙,将来必成大器。于是,他就带着长子
2023-08-19 06:08:00
朱元璋提拔小舅子郭德成,郭德成连忙磕头告罪:我有毛病不能当官
在明朝开国初年,朱元璋以铁血手段建立了大明江山,对身边的臣子要求极严,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有一位与皇帝关系密切的人,居然在朱元璋亲自提拔他当官时,匆忙磕头请罪,甚至坦言“
2024-11-16 10:22:00
朱元璋的小舅子做了大官后结局如何
...鲜为人知,但不能不知道郭山甫,用现在的话说郭山甫是朱元璋的老丈人,郭山甫可了不得,非常有文化,还懂得一些相面术,那时候朱元璋还没当皇帝,出行时路过郭山甫的家乡,朱元璋遇到了郭
2022-12-22 12:18:00
朱元璋封小舅子大官,小舅子想了一招最后活了下来
...明初功臣郭德成,在动乱的时代,和哥哥郭兴一起头盔了朱元璋。也是战功赫赫,朱元璋对此也很感激。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个妹妹嫁给了他,郭宁妃。后来在朱元璋成了开国皇帝之后,纷纷对之前
2023-06-07 19:35:00
...,对当初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有功之臣加官进爵。明太祖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统治之后,就开始对有功之臣进行奖赏了。这就像是年底了发年终奖一样,让人感到高兴。但是有一个人却拒绝了朱元璋的
2024-06-20 22:30:00
明朝功臣的悲歌:郭德成的明哲保身与朱元璋的猜忌
...致。无论是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汉高祖刘邦,还是明太祖朱元璋,都皆有“兔死狗烹”的故事。在他们手下,纵使如名将韩信,名臣胡惟庸这等功勋卓著之人,也难逃被诛的结局。因此,如何明哲保
2023-09-16 19:08:00
郭德成以智慧和酒避开朱元璋的疑心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以说是中国历朝历代帝王之中出身最低微的人了,他年幼时一度窘迫到街头要饭的地步,因此朱元璋成功之后对待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能够帮扶的都尽可能的帮助了一把,但是
2023-09-16 18:32:00
...,得了疮肿的人是不能吃发物的,徐达一看这鹅,就知道朱元璋这是要杀自己。中国历史上外戚一直都是不好的词,但也有例外,中国最牛的两个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都是外戚,卫青是汉武帝的小
2024-07-07 16: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