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太原晚报·三晋第一街》专刊激发读者强烈共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0-03 07:20:00 来源:太原日报

10月2日是《太原晚报·三晋第一街》专刊赠阅活动的第二天,骤降的气温挡不住人们对专刊的热情。

赠阅活动原定9时30分开始,但迎泽桥东东北角墨艺苑旁、迎泽桥西东北角青年园旁、大南门十字路口东南角迎泽公园景观旁、太原火车站站前广场地下通道旁4个赠阅点,9时不到,人们就排起了长龙。在太原日报社工作人员的组织下,人们满怀期待,有序领取。

专刊,像一份份情感寄托、一个个乡愁符号,激活了人们对这座城市浓浓的情感连接。

“这份专刊值得珍藏”

碰到吕亚喧时,这位27岁的帅小伙正津津有味地读着刚领取的《太原晚报·三晋第一街》专刊。作为太原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他对这份记录了家乡变迁的专刊尤为珍视。“图片大气、文字优美,是一份值得珍藏的‘宝贝’。我打算将这份专刊带到太原博物馆去,让南来北往的游客都好好感受一番迎泽大街的岁月韵味。”吕亚喧兴奋地说,“至今我还保留着14年前《太原晚报》出版的南非世界杯专刊。我相信这些专刊的价值,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更加珍贵。”

这样的执着与信任还有很多。

67岁的盛朴华大爷,在公交车上看见不少乘客手持《太原晚报·三晋第一街》专刊,立刻被精致的封面和大气的版面所吸引。在打听到专刊领取地点后,他迅速转乘公交车前往迎泽桥西,领取到了这份珍贵的“礼物”。“专刊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照片气势恢宏,文字精练优美,扫码还能看视频,有航拍也有夜景,‘三晋第一街’报道不同凡响!必须到手,好好珍藏。”盛大爷快言快语,“哪怕再转乘几趟公交,再多跑些路程都不打紧。这一趟,跑得值!”

“专刊就像一座桥梁,连接起一条街的昨天和今天。”81岁的石受文是太原晚报的忠实读者,“专刊是一次很好的宣传,值得收藏;赠阅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值得点赞。希望这次活动,能让更多人知道迎泽大街的故事、知道太原的故事。”

“这条大街耐人品读”

来自甘肃的李继平,是第三次来太原了。刚出太原火车站,着实被焕然一新的站前广场和迎泽大街“惊艳”了一把。

“变化太大了,还以为下错了站。”李继平说,“一出站,就看到赠阅专刊,领了一本,一眼就被吸引。我计划步行去我下榻的酒店,边走边看,对照《太原晚报·三晋第一街》,好好品读一下这条街。我预感,这趟出行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现居新加坡的贾志刚,特意带着82岁的父亲回乡参观修缮一新的迎泽大街。“我们在海外也经常关注家乡的变化,特别是最近很火的迎泽大桥桥头堡,时常能够在网上刷到。带着这份思乡情,再次踏上故土,圆了我和父亲的心愿。”

贾先生感慨道:“迎泽大街修建得如此漂亮,作为太原人感到十分自豪。这份专刊出现得正当其时,作为游子很是欣喜。我计划把这份专刊带回新加坡,让那里的太原老乡们也共享这份特别的‘礼物’。它不仅是对我们城市记忆的牵引,也是向世界展示太原魅力的一个窗口。”

“了解山西、认识太原,从这份专刊开始!”今年5月刚刚退休的铁路职工李刚,现场化身志愿者,帮着太报发行人做起了宣传。他一手拿着《太原晚报·三晋第一街》专刊,一手引导排队的人群。家住服装城的他,在迎泽大街维修改造时,便一天天往大街上跑,见证大街的蝶变过程,对这份专刊,他爱不释手,饱含深情。眼瞅着排队领取的人越来越多,他不忘提醒现场的太报发行人给自己再留几份,好带回去给街坊邻居们送一份珍贵的“国庆礼物”。

“这座城市承载记忆”

刘青灵路过赠阅点,便被这份独特的专刊所吸引:“我想排队领一份,寄给远在厦门的儿子、儿媳。”她解释说,“孩子离开家乡已有很多年,但这座闲适、温暖的城市却一直是他的牵挂。前些天,他还问我家乡的变化,这份专刊是最好的回答。不但有创意,还印刷精美、内容厚重,相信会承载起他对太原的更多记忆。”

下载“并州新闻”App、领取《太原晚报·三晋第一街》专刊后,山西警察学院大三学生卜浩琦在太原日报社精心准备的留言板上写下自己的心声:“最喜欢的城市——太原”。“《黑神话:悟空》游戏带热了山西包括太原的知名度。我看报道说,国庆期间,山西旅游迎来井喷式增长。我想迎泽大街应该算是一个窗口,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太原的厚重,看到太原的活力。我也想趁着假期多走走、多看看,感知我们的城市魅力,留下更多美好记忆。”

就读于太原学院的白泽凯,从辽宁朝阳市来到太原一年的时间,就已经迷上了太原的美食和历史文化。这个假期,他特地带上表弟陈宇崧来迎泽大街打卡,没想到偶遇一份“大礼”——赠阅《太原晚报·三晋第一街》专刊。他们决定带上这份城市记忆,继续去晋祠、太原古县城等更多的地方,探寻太原之美。

一场场赠阅活动,让市民百姓惊喜连连;一份份精美专刊,让游子游客感动满满。这场关于迎泽大街的文化表达,契合了人们内心的浓烈情感,也激发了人们内心对这座城市的爱……

稿件统筹 任晓明 平原

稿件采写 常文斐 弓凤飞 于健 张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3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里,太原,这些醒目的地标旁,是我们相遇的地方——《太原晚报·三晋第一街》国庆专刊向广大读者赠阅。热情参与的市民、饱览美景的游客、文气十足的学生、闻讯而来的老读者……人人手持一
2024-10-02 08:06:00
...。在为老人们送上慰问金、慰问品中,赵理贵老人拿起《太原晚报·三晋第一街》专刊,看了看说,这是《太原晚报》,得知是太原日报社出版的国庆专刊,他特意拿起来让记者拍照留念。
2024-10-10 22:03:00
《太原晚报·三晋第一街》热售
11月10日,“三晋第一街·城市影像展”启幕,《太原晚报·三晋第一街》在太原火车站站前广场再次发售,吸引了许多市民咨询购买。
2024-11-10 19:30:00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挥着手不说再见 迎着光风帆远航孙达佳 2023毕业季。微风拂动的盛夏,你在说,我在听——12岁的故事,15岁的心语,18岁的深情。序曲。间奏。终章。写给同学,写
2023-07-04 06:15:00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本报讯(记者 陈辛华)为满足广大读者需求,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实际,自2月1日开始,太原市图书馆的每日预约人数将增至5000人。太原市图书馆周二至周日8时30
2023-01-30 06:48:00
...太原日报》开设“培育读书风尚建设文化强国”专栏,《太原晚报》开设“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太原”专栏,两报专副刊开设“享受阅读重温经典”专栏,太原新闻网、并州新闻客户端分别在平台
2025-05-17 07:13:00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编者按:4月13日下午,后小河小学教育集团50余名学生走进太原日报社参观实践,体验融媒成果,感受新闻魅力。当天,太原日报社与后小河小学教育集团携手成立了太原晚报
2024-05-13 07:22:00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阅享新时代 书香润龙城太图读书节系列活动应约而来 本报讯(记者 陈辛华)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第六届太图读书节系列活动应约而来,以“阅享新时代,书香润龙城
2023-04-18 07:04:00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牙膏非药 求医紧要□宋鹏伟 近日,读者刘女士拨打本报热线电话8222318反映,国家《牙膏监督管理办法》从2023年12月1日起实施,至今已一个多月,但市场上各
2024-01-17 06:4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最美银发”!70岁的她,跪地救人!
白衣执甲寻常处,车厢施救危急时。仁心瞬现诠大爱,银发妙手显担当。今年四月,泰安市一辆4路公交车上的故事给出了最动人的答案——70岁的泰安市中心医院退休职工
2025-09-01 17:38:00
跪地施救显担当 怀孕护士勇救晕厥老人获家属感谢信
老人家属将感谢信送到医院大众网记者 李鑫鹏 济宁报道近日,家住某小区的王先生突发晕厥倒地,生命垂危之际,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儿手术室怀有数月身孕的护士冯肖肖路过现场
2025-09-01 17:49:00
因为爱,他为患病妻子种下一片猕猴桃园
大皖新闻讯 10年前,妻子突患疾病,在医院治疗期间,他听说常吃猕猴桃对妻子身体康复有好处,便铭记在心。待妻子出院回家休养
2025-09-01 20:02:00
唐山市路南区实验小学“开学第一课”:老兵故事从相册走进少年心
河北新闻网9月1日讯(董颖)今日,唐山市路南区实验小学以“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大任”为主题,开展了开学第一节思政课
2025-09-01 20:05:00
河北迁安:非遗走进“开学第一课”
9月1日,迁安市杨各庄镇徐流营中心完全小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窗花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文芳向孩子们展示非遗作品。河北新闻网讯(郭强
2025-09-01 20:09:00
河北乐亭:“筑梦100行动”暖心助学彰显大爱
图为乐亭县红十字会代表为企业颁发捐赠证书。河北新闻网讯(赵翠婷)8月28日上午,河北乐亭经济开发区河钢浦项汽车板有限公司通过乐亭县红十字会
2025-09-01 20:15:00
河北省第七届刻字艺术作品展在邢台市南和区开幕
河北新闻网讯(吕若汐、耿昭)8月30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河北省第七届刻字艺术作品展在邢台市南和区文化馆开幕
2025-09-01 20:16:00
【学习观】擘画发展新蓝图,习近平引领上合组织开启新征程
总监制:薛立胜监制:蔡晓娟整理:谢露莹制图:罗雅涵编审:蔡晓娟张艳玲王月博中国网新闻评论部出品【责任编辑:马旷】
2025-09-01 21:01:00
“墙倾斜的越来越厉害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能修?”居民:因为维修经费问题一直搁置没有解决8月20日,家住西安市莲湖区草阳巷家业小区的王女士向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
2025-09-01 21:25:00
丢了的苹果手机还能主动“找”回来 广西女孩点赞西安很神奇很OK
一位个性的广西女孩,一位善良的西安大叔,两个相距遥远的生命,却因一部遗落的手机相逢,上演了一段跨越城市的暖心故事。21岁机车女孩环行中国途经西安一隧道跌落手机刘芳林是位21岁的广西女孩
2025-09-01 21:25:00
大皖新闻讯 9月1日起,天柱山风景区、山谷流泉文化园和天柱山地质博物馆对全国公安民警免门票(不含景区交通、索道及其他经营性消费)
2025-09-01 21:46:00
七夕佳节,星河璀璨。当七夕的浪漫传统与婚俗新风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年七夕期间,荆楚大地上演着一场场“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
2025-09-01 22:22:00
8月27日,中国共产党江汉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强调,要锚定武汉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中心先行示范区目标
2025-09-01 22:53:00
多学科协作 建立长效随访机制 贵阳妇幼为“气切宝宝”编织无缝关怀网
8月27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迎来了一名特殊的复诊患儿。牛牛(化名)是一名超早产儿,出生体重仅880g,由于出生时肺部疾病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术
2025-09-01 23:04:00
贵阳开学首日直击!家长的目送、孩子的雀跃,勾勒成长最动人模样
9月1日,新学期的起点。贵阳市实验小学。清晨的贵阳市实验小学校门外,人头攒动。蓝白相间的简易汉服在人群中格外显眼,那是一批刚从幼儿园升入一年级的新生
2025-09-01 2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