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吉”速前行】保护+利用,让历史建筑“活”在当下-中国吉林网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1-16 10:09: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在当前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巧妙地将历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让历史老建筑变身成为流量爆棚的“新地标”?两会期间,中国吉林网《吉林两会圆桌派》栏目邀请到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李娌,深入探讨这个话题。李娌建议,要通过载体和资源的展现,为吉林人注入精神动力,给予更多的价值引领。

历史是城市的记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建筑则是城市的标识。历史建筑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记录了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事实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经历五千年沧桑变幻却始终一脉相承,就与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密切相关。据2023年各市州报送的建筑类文物名录统计,吉林省现有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和近现代历史建筑类文物751处。保护好、利用好历史建筑,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在触摸历史文化遗产魅力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为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有效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和归宿。近年来,吉林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规划,高水准地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长春市为例,有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10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2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6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3处。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2024年12月1日《长春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让历史建筑保护更加地有章可循。

保护+利用,让历史建筑“活”在当下。对于历史建筑,不仅需要做好各项保护工作,维持建筑原貌,也需要做好合理利用,使其“活”在当下。比如,长春市新民大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可以充分挖掘、展现其历史人文、艺术美学等多重价值,更好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而广之,要借助多种载体充分展现历史建筑的历史、科学、艺术、社会等多重价值。如此,历史建筑将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同时也将持续增强吉林历史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带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从这个角度来看,保护好、利用好历史建筑,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就必须高水准地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讲述一个充满魅力与自信的吉林,将为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杨飞)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四:《保护+利用,让历史建筑“活”在当下》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一:《“吉”星高照白山松水 科技创新阔步奔腾》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二:《“一汽”向“新”奔腾 新能源时代“吉”流勇进》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三:《吉林文旅“春来也” 双向奔赴正当时》

初审: 罗丹 复审: 郭帅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16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着历史的丰富记忆,是岁月雕琢而成的多彩化石。近日,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在长春检查历史建筑保护措施落实情况时强调,要再学习、再对标、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2025-04-08 15:17:00
10月25日,吉林省委书记黄强以“四不两直”方式,在长春检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据《吉林日报》消息,长春新民大街两侧矗立着十余座历史建筑,是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黄强
2024-10-26 12:20:00
吉林省,这片饱含红色记忆的热土,因英雄而不朽,因革命而伟大。从东北抗联的英勇抗争到解放战争的波澜壮阔,再到新中国建设的接续奋斗,红色基因深深融入了这片土地的血脉。《吉林省红色资源
2025-01-03 10:32:00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清王朝建吉林城,满语名“吉林乌拉”。据《吉林通志》记载:
2024-06-25 02:36:00
2025全国两会·什么是吉林|在北京这条老街,想到长春的新民大街……
...,仅仅东四大街的旅游打卡攻略就有数万篇。 作为来自吉林的记者,站在这条长长的老街,不禁想起千里之外的另外一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那就是长春的新民大街。(摄影 张秋磊)新民
2025-03-09 13:44:00
城市会客厅 | 数字时代如何让城市“开口说话”?
...为这场题为\"城市会客厅City Talk\"的对话定下基调。来自吉林省建筑历史与建筑遗产保护学会秘书长杨宇,以及成功推动新民大街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
2025-05-16 22:56:00
吉林打造可参观的考古工作站:还原铁器原貌追溯历史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吉林10月24日电 (记者 苍雁 石洪宇)将金属文物放进除锈机,崔琬莹小心翼翼地去除铁器表面锈蚀,尽可能地还原文物原本的面貌。100多件铁器,她要用一个
2023-10-24 20:49:00
委员通道 | 王桂敏:“保护+传承”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本文转自:人民网聚焦2025吉林两会委员通道 | 王桂敏:“保护+传承”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人民网长春1月13日电 (记者关思聪)2024年,吉林省把文化遗产保
2025-01-13 19:20:00
2025年清明假期,吉林省文旅领域热度持续攀升,博物馆成为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全省29家博物馆延时闭馆,各级博物馆共举办54项主题活动与35项特色展览。据统计,清明3天假期,全
2025-04-08 15:1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集美区:加快布局产业新赛道 实现新突破
以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为引领,一幅蓬勃生动的发展画卷正在集美徐徐展开。图为集美新城。(林志杰 摄)火炬集美金砖专精特新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2025-09-07 08:4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君宁)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将于明日开幕。记者从昨日下午投洽会组委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09-07 08:49:00
翔安区夯实产业“硬支撑” 做优营商“软环境”
翔安区三大特色重点产业,正凭借集群之力,塑造新动能之势。图为翔安创新实验室和厦大科技园。(朱毅力 摄)翔安区的平板显示产业已覆盖完整产业链
2025-09-07 08:4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群众当主角,载歌载舞秀风采。近日,“畅享思明·艺起来”2025年思明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第十三届夏季周末广场文化活动的首场文艺展演活动在老剧场文化公园举办
2025-09-07 08:49:00
胜利油田东胜公司马海东项目,位于海拔3200米的青海高原。初来乍到,员工刘雪龙出现“高反”,有轻微头晕症状。三天时间,制氧机跨越2500公里从山东东营到达位于青海的项目部驻地
2025-09-07 08:55:00
沂蒙精神代代传,法治护航成长路——坪上镇“法治第一课”进校园
大众网记者 郑玮 临沂报道在中小学秋季学期开学之际,为切实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与爱国情怀,9月2日上午,坪上司法所联合镇宣传办
2025-09-07 08:58:00
鲁网9月7日讯(记者 葛万彩 实习记者 闫昊)在黄海之滨的青岛西海岸新区,有一片被北纬36度黄金产茶带眷顾的土地——海青镇
2025-09-07 09:02:00
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初中部:家校协同聚合力 共育桃李谱新篇
鲁网9月6日讯(记者 张煜晞)9月5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初中部迎来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家校共育活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家长会暨家庭教育讲座
2025-09-07 09:05:00
中新经纬9月6日电 据微信号“证监会发布”6日消息,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会议,坚决拥护党中央对易会满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
2025-09-07 09:20:00
河北迁安: 入职培训赋能“青苗”破土向阳生
图为迁安市2025年新录用公务员(选调生)参观史明星纪念馆。邵珊珊摄河北新闻网讯(邹雅婕、邵珊珊)9月4日至5日,河北省迁安市举行2025年新录用公务员(选调生)入职培训暨“青苗成材”全链条培养工程启动仪式
2025-09-07 09:21:00
山东航空学院喜迎7000余名新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铁流余韵犹在耳,银翼新程已启航。九三阅兵的钢铁洪流仍在心头激荡,九月的山东航空学院热情洋溢喜迎2025级新生
2025-09-07 09:29:00
从木材通道到行业引擎,山东港口日照港构建多方共赢产业生态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隋忠伟 通讯员 刘言言初秋的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港区,海风裹挟着原木的清香,奏响繁忙的生产乐章——5艘满载木材的货轮并肩靠泊
2025-09-07 09:29:00
在远离陆地的胜利海上油田,一艘艘红色舰船默默守护着海底油流的平稳涌动。船员们以船为家,在海浪的日夜陪伴中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
2025-09-07 09:29:00
胜利油田公众开放日邀请“油娃”感悟石油文化底蕴
近日,胜利油田举办“找油‘童’行 逐梦未来”公众开放日活动,40余名“油娃”走进纯梁采油厂油气生产一线,通过沉浸式体验
2025-09-07 09:29:00
东南网9月7日讯(通讯员 吴文凯) 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公布了一批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试点入选名单和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典型案例等入选名单
2025-09-07 09: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