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吉”速前行】保护+利用,让历史建筑“活”在当下-中国吉林网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1-16 10:09: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在当前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巧妙地将历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让历史老建筑变身成为流量爆棚的“新地标”?两会期间,中国吉林网《吉林两会圆桌派》栏目邀请到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李娌,深入探讨这个话题。李娌建议,要通过载体和资源的展现,为吉林人注入精神动力,给予更多的价值引领。

历史是城市的记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建筑则是城市的标识。历史建筑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记录了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事实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经历五千年沧桑变幻却始终一脉相承,就与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密切相关。据2023年各市州报送的建筑类文物名录统计,吉林省现有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和近现代历史建筑类文物751处。保护好、利用好历史建筑,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在触摸历史文化遗产魅力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为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有效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和归宿。近年来,吉林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规划,高水准地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长春市为例,有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10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2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6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3处。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2024年12月1日《长春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让历史建筑保护更加地有章可循。

保护+利用,让历史建筑“活”在当下。对于历史建筑,不仅需要做好各项保护工作,维持建筑原貌,也需要做好合理利用,使其“活”在当下。比如,长春市新民大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可以充分挖掘、展现其历史人文、艺术美学等多重价值,更好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而广之,要借助多种载体充分展现历史建筑的历史、科学、艺术、社会等多重价值。如此,历史建筑将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同时也将持续增强吉林历史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带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从这个角度来看,保护好、利用好历史建筑,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就必须高水准地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讲述一个充满魅力与自信的吉林,将为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杨飞)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四:《保护+利用,让历史建筑“活”在当下》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一:《“吉”星高照白山松水 科技创新阔步奔腾》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二:《“一汽”向“新”奔腾 新能源时代“吉”流勇进》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三:《吉林文旅“春来也” 双向奔赴正当时》

初审: 罗丹 复审: 郭帅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16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着历史的丰富记忆,是岁月雕琢而成的多彩化石。近日,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在长春检查历史建筑保护措施落实情况时强调,要再学习、再对标、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2025-04-08 15:17:00
10月25日,吉林省委书记黄强以“四不两直”方式,在长春检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据《吉林日报》消息,长春新民大街两侧矗立着十余座历史建筑,是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黄强
2024-10-26 12:20:00
吉林省,这片饱含红色记忆的热土,因英雄而不朽,因革命而伟大。从东北抗联的英勇抗争到解放战争的波澜壮阔,再到新中国建设的接续奋斗,红色基因深深融入了这片土地的血脉。《吉林省红色资源
2025-01-03 10:32:00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清王朝建吉林城,满语名“吉林乌拉”。据《吉林通志》记载:
2024-06-25 02:36:00
吉镜头|吉林大学“地质宫”修缮完成
10月26日,吉林大学地质宫已经修缮完成10月26日,吉林大学地质宫已经修缮完成 此次修缮工程主要包括屋面瓦修缮、屋架结构补强、外墙清洗及局部破损修复等,旨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
2025-10-26 18:44:00
2025全国两会·什么是吉林|在北京这条老街,想到长春的新民大街……
...,仅仅东四大街的旅游打卡攻略就有数万篇。 作为来自吉林的记者,站在这条长长的老街,不禁想起千里之外的另外一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那就是长春的新民大街。(摄影 张秋磊)新民
2025-03-09 13:44:00
城市会客厅 | 数字时代如何让城市“开口说话”?
...为这场题为\"城市会客厅City Talk\"的对话定下基调。来自吉林省建筑历史与建筑遗产保护学会秘书长杨宇,以及成功推动新民大街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
2025-05-16 22:56:00
吉林打造可参观的考古工作站:还原铁器原貌追溯历史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吉林10月24日电 (记者 苍雁 石洪宇)将金属文物放进除锈机,崔琬莹小心翼翼地去除铁器表面锈蚀,尽可能地还原文物原本的面貌。100多件铁器,她要用一个
2023-10-24 20:49:00
委员通道 | 王桂敏:“保护+传承”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本文转自:人民网聚焦2025吉林两会委员通道 | 王桂敏:“保护+传承”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人民网长春1月13日电 (记者关思聪)2024年,吉林省把文化遗产保
2025-01-13 19:2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杨坤杰)昨日上午,鼓浪屿街道精心打造的“岛来讲”宣讲品牌揭牌仪式在菽庄花园举行
2025-11-05 08:2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元晖 沈彦彦 通讯员 张丽艳)尽管在各自的国度拥有不同的职务,但是这次踏上鹭岛,他们却变成了清一色的“学生”
2025-11-05 08:22:00
让城市文明与“烟火气”一起升腾 厦门市执法局这一做法入选全国十大典型案例
规范经营 烟火气升腾 多元共治 文明风拂面市执法局《坚持规范引领 强化共管共治 让城市文明与“烟火气”一起升腾》做法,入选全国十大典型案例市民在官任社区“适当跨店经营”黄线区域内享受下午茶时间
2025-11-05 08:22:00
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连日来,我市各高校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展开热烈讨论。大家表示,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2025-11-05 08:31:00
11月4日,记者从尖草坪区了解到,针对偏远村落农机进出不便、外出办理业务影响农业生产、农机投保难等给机主办理牌照带来的实际困难
2025-11-05 08:31:00
以赛促学强本领 以法护市砺精兵——菏泽市市场监管系统法律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鲁网11月4日讯11月4日,由菏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的“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法律技能竞赛”在中共菏泽市委党校圆满落下帷幕
2025-11-05 08:43:00
A3标陆域段成为项目全线首个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的工区工程建设者表示,期待该项目成为助力特区高质量发展的一座桥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 通讯员 檀署忠 艾存博)昨日
2025-11-05 08:53:00
燃气知识走进山西400余所中小学校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 通讯员孙莉 )“同学们发现了吗?厨房灶台那抹蓝色火焰,竟藏着亿万年前深埋地下的古生物生命密码
2025-11-05 09:01:00
事关供暖!石家庄、保定……河北5地最新消息→
事关今冬供暖石家庄、保定、沧州、唐山、雄安新区等地有新消息↓↓↓石家庄据鹿泉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随着今冬供暖季临近,石家庄市鹿泉区供热管理部门及各供热企业正加快推进供热系统三级管网的注水试压
2025-11-05 09:38:00
鲁网11月4日讯为进一步提升老年群体的防诈骗意识,切实守护好老年人的财产安全,近日,中国银行兖州支行走进当地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暖心服务
2025-11-05 09:52:00
鲁网11月4日讯临沭县店头镇纪委紧盯辖区内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前移监督关口,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拓宽问题反馈渠道
2025-11-05 09:56:00
中国网11月5日讯(记者 李智)在全球贸易秩序面临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下,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今年是中国与丹麦建交75周年
2025-11-05 10:14:00
河北省健康科学学会开展“红色科普进社区”系列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李文涛)为深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让科普知识走进生活、惠及群众,近日,由河北省科协主办,秦皇岛市科协
2025-11-05 10:21:00
燕京理工学院举办第五届商科文化节 “政企校”协同培育复合型商科人才
国际商学院商科文化节合影。李卓珩 摄河北新闻网讯(张晓文)10月23日至25日,燕京理工学院以“旗帜引领,创享未来”为主题
2025-11-05 10:27:00
三河:多元服务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河北新闻网讯(马皓琪)“儿女不在身边,做一顿饭吃两顿,热剩菜都嫌麻烦。现在食堂开到了家门口,抬腿就能吃到热乎饭,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2025-11-05 10: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