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以高质量医学教育助力健康江西建设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4-25 03: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

赣南医科大学

以高质量医学教育助力健康江西建设

以高质量医学教育助力健康江西建设

图1:学校博士在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及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做科研实验

以高质量医学教育助力健康江西建设

图2: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田娟博士在上思政课

以高质量医学教育助力健康江西建设

图3:学校基础医学院李启华教授在上专业课 3

以高质量医学教育助力健康江西建设

新生在学校红色卫生史博物馆接受入学教育

近日,第三十六、三十七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评选揭晓,赣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张小康主编的健康科普书籍《健康宝典300篇》获第三十六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4月中上旬,学校连续举办两场科教论坛,专家学者齐聚,研讨医学教育、交流学术成果、分享研究经验、促进学术合作,为推动学校科研水平提升搭建平台。

“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答卷如何书写?创办于1941年烽火硝烟的抗战时期,更名于2023年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以尊重生命关爱健康为天职的赣南医科大学,一路薪火相传,一路勇毅前行。

医学教育与教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及健康江西行动相关,关系“大国计、大民生、大健康、大卫生”,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健康中国、健康江西建设的重要力量。赣南医科大学肩负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强化办学功能、优化体系结构,从医学教育、医疗防治、医学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制定出台《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9月-2026年8月)》,明确提出要实现“三个目标”、推进“八大建设”、落实“40项重点工作”的总体部署,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弘扬“红医文化”,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仁心医者

以弘扬“红医文化”为主抓手,做强做响“红医文化”育人这个思想政治教育品牌,让“红医文化”基因植根学子血脉,引导广大医学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做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仁心医者。

依托学校苏区卫生与健康中国建设研究中心,深入挖掘“红医文化”内涵,加强校本教材、读本建设,积极开展“红医文化”学术交流,产出更多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红医文化”教育资源;优化“红医文化”教育教学计划,统筹推进“红医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着力打造以“永远的红医”为主题的特色精品思政课,开展以“传承红医文化,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深入推进“红医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迁建完善学校红色卫生史博物馆,建设好数字化红色卫生史博物馆、“红医”广场、“红医”班级以及校内“红医文化”景观,同时充分利用赣南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拓展校外红色文化和“红医文化”教育基地,建强“红医文化”育人阵地;遵从大学生学习规律,创新“红医文化”育人模式,常态化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外“红医文化”地标,常态化开展“红医文化”进宿舍、进班级、进社团、进支部、进学院宣讲,常态化开展“红医文化节”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医疗咨询、健康科普、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感悟和践行“红医文化”,强化“红医文化”育人效果。

提升教学质量,输送更多技术优良的医学优秀人才

聚焦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体系,着力增强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输送更多技术过硬、人民信赖的医学优秀人才。

学校持续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谋划实施领军人才引进计划,争取近年在高端人才引进上实现突破。同时,坚持引才育才相结合,对校内教学科研潜力大的青年人才,从经费、实验场地、研究生指标等各方面予以倾斜,建设一支高层次、高素质、有活力的教师队伍;以学校“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和“双一流”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为引领,探索建立“学科特区”制度,重点建设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等学科,并制订学校一流专业建设激励措施,加大一流专业建设各方面投入,努力打造一批一流专业、一流“金课”,实现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重点支持申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重点支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学申报建设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及药学、口腔医学申报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持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健全完善“一院一品、一专一赛”学科竞赛品牌机制,各学院制订院级学科竞赛品牌建设方案,完善院级师生激励措施,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优,让医学生在实践与竞赛中更好掌握医学实用技能。

推进科研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把握创新重点,努力推动科研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学校建立健全创新型科研人才发现、培养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深化科研运行机制改革,科学整合全校科研团队力量,建立健全有利于人尽其才、有利于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科研运行机制,提升科学研究质量和水平;依托现有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及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等科研创新平台,聚焦国家及我省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科学研究,推动产出更多优秀科研成果;加快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平台体系,借鉴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经验与模式,引进2至3个高水平团队,共建2至3个研究院,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产学研用合作,推动学校科研成果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强劲动能。

坚持服务地方,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赣医大”力量

坚持扎根赣南革命老区,做大做强附属医院,加强与地方医疗卫生机构合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江西、为赣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赣医大”力量。

学校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支持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加强学科建设,重点推进肿瘤医学中心、心脏医学中心建设,与赣州市南康区、经开区共建紧密型医疗服务集团,增强医院区域影响力;以学校第二附属医院股权改革为契机,全面深化与信丰县战略合作,探索合作共建医养康复产业学院,推进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稳步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对标对表三甲口腔医院和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要求,支持学校第三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学科建设,支持口腔医学申报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积极创建三甲口腔医院;深化与赣州市及章贡区政府合作,推动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聚焦生物医药领域产业,开展临床重大疾病的原创基础和应用研究,谱写校地合作新篇章;加强与赣州市及章贡区、于都县疾控中心合作,制定实施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共建公共卫生中心;按照与龙南市政府签署的共建龙南校区合作协议,完善工作流程、落实工作责任、积极推进建设,按照如期招收职业本科学生的要求,制订相关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确保龙南校区尽快投入使用。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赣南医科大学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按照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部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德技双馨医学人才,努力以高质量医学教育助力健康江西建设。(图文由赣南医科大学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夏有兵:以高水平医学教育助推医学高质量发展
...代表、徐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夏有兵接受采访。他表示,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证,推动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和卫生健康
2023-01-18 20:27:00
...赛一等奖。……近年来,南昌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先后获评江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先进单位、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2021年,学院党委入选学校首批“党建标杆院系”重点培育单位。
2024-05-05 18:25:00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从“求真”向“求用”,从“单兵作战”向“兵团攻坚”,从“碎片化服务”向“一站式服务”九江学院扎实推动科研管理“三个转变”吴 雯 蔡 婕作为全省应用型高校建设联
2023-07-20 04:35:00
...护者。强化医教协同 探索多元育人路径医教协同是推动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本科分段教学改革是学院推进新医科建设,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建设一流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
2024-09-14 19:28:00
廖斌:践行责任与担当 西南医科大学推进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
...医师培训、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培训等,各项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为市州县医疗机构输送了大量医学人才,壮大了医疗卫生队伍,为区域医疗和基层医疗水平的发展贡献了西
2022-12-19 14:58:00
南昌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秋根: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
...,开局就是决战。南昌医学院重新创办两年多来,坚持以医学教育发展为目标,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8月21日上午,南昌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秋根做客江西日报社大江网
2023-08-22 06:39:00
新医科建设怎样走好提档升级路
...学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创新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已迎来历史性拐点,进入了“转方式、调结构、提速度”的空前密集活跃期。2019年4月,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
2023-10-16 09:11:00
做群众身心健康的“守卫者”
...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活力和潜力,一支多领域、多学科医学教育背景的高水平人才梯队逐步显现。研防共举构建精神卫生服务闭环学术兴院,科技强院。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以科研的创新发展作为
2023-10-10 04:53:00
黄河流域医学院校齐聚西南医大 共话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北医学院等14所高校代表共计30余人齐聚西南医大,共话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大会致辞中,西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春祥从人才培养、学科科研、医疗服务等三方面内容介绍了西南
2023-12-29 13:16: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鲁网9月18日讯近日,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落幕。济南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代表队凭借出色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稳定的现场发挥
2025-09-18 11:28:00
第三届“启梦微来”科普征文大赛正式启动 聚焦微生物前沿科技赋能美好生活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青岛报道为加快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推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科普创作,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贡献学会和全重力量
2025-09-18 12:05:00
北京西城区启动2026年高校人才招录招聘系列活动 超3000优质岗位“西纳英才”
公务员、选调生、选培生及事业单位岗位齐上阵;赴异地送岗位进校园……昨日(17日),北京西城区启动“西纳英才融创未来”2026年高校人才招录招聘系列活动
2025-09-18 12:11:00
厚植爱国情怀 培育时代新人 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2025年军训开营仪式隆重举行
大众网记者 张玉 张洪硕 青岛报道9月15日上午,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2025年学生军训开营仪式在学校操场隆重举行。仪式庄重热烈
2025-09-18 12:12:00
多维度呈现中国职业教育“青岛模式”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高标准协助马尔代夫教育研修班青岛站活动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李代玉 青岛报道9月14-16日,由商务部主办、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承办、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协助的“马尔代夫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管理研修班”青岛站活动圆满举行
2025-09-18 12:15:00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红十字“双基地”揭牌仪式
2025年9月11日上午,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红十字“双基地”揭牌仪式暨“校园守护 救在身边”主题活动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夯实校园应急救护工作基础
2025-09-17 11:40:00
济南高新一实验教育集团开拓路校区二年级开展“快乐午休”活动
为深入落实 “双减” 政策要求,丰富学生午后在校生活,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教育集团开拓路校区二年级创新性开展 “快乐午休” 特色活动
2025-09-17 12:17:00
大河网讯 近日,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杨昊宇撰写的学术专著《“戏剧-小说”研究》正式出版。该书从跨文体写作的角度系统探讨戏剧与小说的融合与互动
2025-09-17 12:20:00
纸飞机“嗨翻”课堂 解锁航空科普新玩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实习生严呈欣 通讯员王荣荣、朱嘉卉)在全国科普日活动的积极号召下,为大力推动航空科普教育发展
2025-09-17 15:15:00
教师的故事⑪ | “耕”出教育温暖与智慧
【编者按】当数字化浪潮席卷课堂,当“双减”政策重塑教育生态,当AI技术叩响未来之门,一批新时代教师正勇立潮头,以青春之姿解锁教育新篇
2025-09-17 15:16:00
开启科技研学之旅!这所学校学生走进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为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创新思维,9月15日下午,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创意学院与济南市章丘区道通实验学校共同开展“数字赋能研学路
2025-09-17 22:05:00
勇夺金奖!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参赛作品《诗礼炊烟越山海——非遗美食的复兴之路》讲好东方饮食故事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李代玉 青岛报道9月8日至12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餐饮赛道高职组比赛落下帷幕
2025-09-16 10:10:00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连续四年承办全省特色高级研修班赋能乡村振兴新质发展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李代玉 青岛报道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计划
2025-09-16 10:13:00
齐鲁医药学院辅导员获多项省级、市级荣誉
近日,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通报了《关于公布 2024 年山东“十佳百优”学校思政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评选结果的通知》(鲁教工委函〔2025〕40号)
2025-09-16 16:37:00
校友子女报考每年减免20%学费 2位新生成首批受益者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周黎、钟纤纤)9月15日,武昌理工学院正式兑现《校友子女报考本校优惠政策》——两位“校友子女”张会翔
2025-09-16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