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校园里面“暗藏玄机”
首所碳中和试点校启动建设
本报讯(记者牛伟坤)今天上午,大兴区第八小学正式启动建设本市首所碳中和试点校,为碳中和做出贡献的校园8大景观亮相。目前该校用电已经实现碳中和,后续通过增加屋顶光伏建设面积等方式,可基本实现学校整体的碳中和。
一进楼,墙面上的大屏幕格外吸引人,伴随着学生的介绍,这个智能管理平台的强大功能揭晓。该平台是覆盖校区内多种综合能源管理的系统平台,能精确计算水、电、气、热、光伏、厨余垃圾等用量,并统一折算成碳排放量,再与现有节能行为和光伏绿电进行碳抵消。屏幕上,本年度指标概况一目了然:学校人数1350人,碳汇总量为102572吨,已累计发电116382千瓦时。“智能垃圾分类站可使用人脸识别登录系统,后台根据投放的垃圾重量自动计算成碳币,发放到学生账户里。”学生志愿者指着分类站介绍,只见分类站分为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三类窗口,分别有绿色、黑色、蓝色标识。该设备还支持智能语音交互投递,学生可以直接与机器对话实现箱门的自动开启。“一张纸献爱心”智能回收箱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有新的升级,除了与碳币平台相连,还与中华慈善总会的爱心平台连接,随时记录学生的爱心行为。
学校的楼顶也“暗藏玄机”。登上楼顶,迎面便是三排太阳能板。这套光伏发电系统日最高发电量800余千瓦时,并已接入国家电网,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同时也是学校低碳课程的重要实践基地。发电系统对面的微风发电机在城市微风的情况下即可工作发电,也是学生学习低碳知识的重要场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15: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