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各庄与大槐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6 03: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张长水

《工人日报》(2024年05月26日 03版)

家在房山城以北的老住户,对朱各庄这个地名都不陌生,但它的来龙去脉,却没有几个人能讲清楚。朱各庄有两条街,相互毗邻且格局相近。南边的那条街叫前街,北边的叫后街,前街后街即前后朱各庄。人们习惯把两条街统称朱各庄。有不少人都以为两条街是一村所辖,就连村里的乡亲们也舍去前后,称自己是“朱各庄的”。

前后朱各庄都隶属城关街道,坐落于房山城东北郊外的丘陵盆地间,村名由“朱葛张”三家姓氏谐音演化而来。战国时期的窖藏文物,明朝皇帝敕封的郑氏石碑,清代乾隆诰封的王室陵寝……不止这些,在乡亲们的内心深处,还有一桩景物更让他们为之敬重。

前朱各庄村东头的胡同里有一棵老槐树,从地表残存的朽木推断,老槐旺盛时期的围度,至少在五尺开外,村里人称它“大槐树”。说它大,已名不副实,不足两丈高的树身,既不粗壮挺拔,也没有枝繁叶茂;说它古,却毫不夸张,它佝偻着身躯,老态毕现。俗话说:“千年松,万年柏,不抵老槐歇一歇。”听老人们说,他爷爷的爷爷小的时候,大槐树就是这个样子。大槐树到底经历了多少风雨,又与村庄有怎样的渊源,没人说得清。若不是每年春天枯树上发出几束新枝,它几乎就要淡出人们的视线了。

口口相传的记忆里,曾经有这样的传说:古时候,山西大旱,颗粒无收,数以千计的山西百姓,从大槐树地区逃荒到“北直”(今北京地区),在逃荒的先辈当中,有一户张姓,肩挑两个儿子来到此地,这就是前朱各庄张姓的祖先。

光阴荏苒,以后依然有灾民落荒于此,村庄不断向西扩展。张姓人家人丁兴旺,东北院、东南院、西南院、井儿场,晚辈儿孙各据一方,前街后街槐荫遍地,大槐树成了乡民们永久的情感寄托。

据史料记载,朱各庄在清代中期被一分为二,前街后街变成了两个行政村。进入21世纪,前后朱各庄整村迁居,两座村庄被夷为平地,大槐树作为古木被保留下来。失去了乡民的滋养和依偎,悠悠古槐就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孤独地守望着家园,只有枝干上那悄无声息的老鸹窝在默默地陪伴它。每年春天,它依旧生枝发芽,仿佛还有着未尽的述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6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实践站一体联动、一体办公,充分发挥资源整合效用。朱各庄镇文明实践所设在朱各庄村文明实践站,镇村一体活动,实现了人员、场地、活动共享共建。在建设内容方面,各级文明实践阵地以群
2024-07-20 22:26:00
华商网讯 据北京交警消息,10月3日15时许,在海淀区朱各庄路与万寿路交叉口,陈某(男,43岁)驾驶小客车由北向南行驶时,与对向一辆小客车发生事故,造成两车损坏。双方驾驶人不涉毒
2025-10-04 14:45:00
...通讯员石靖阁、陈学莉)4月10日,秦皇岛市昌黎县公安局朱各庄派出所民警深入辖区中小学开展“拒绝校园霸凌”主题法治教育活动。民警向学生们介绍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让大家认识到欺凌
2024-04-12 10:2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近日,河北省昌黎县朱各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应急办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进企业 应急知识入人心”主题宣讲活动,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安全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
2023-11-15 23:20:00
雄安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
...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据悉,雄安综合保税区选址位于雄县朱各庄镇东侧,处于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雄安片区范围内,总用地面积约0.63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占地面积约0.42平方公里
2023-07-01 01:58:00
...安综合保税区于今年6月25日获国务院批复设立,位于雄县朱各庄镇东侧,规划面积0.63平方公里,分为海关配套功能区、查验监管区、检疫处理区、保税物流区、跨境电商功能区、保税检测
2023-11-04 07:06:00
洪洞大槐树枯死 ? 景区回应:系原址仿塑并非真树
大皖新闻讯 6月10日,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洪洞大槐树十年前后对比的视频,视频中没有具体文字解释仅放了两张对比图片,一张2015年拍摄的大槐树绿叶环绕、一张2025年拍摄
2025-06-11 15:41:00
我在大槐树下等你
本文转自:陇东报□ 拓剑华 兰州东路有一棵大槐树,几乎就长在双向6车道的城市街衢中间。如果在小城东部相约,人们都习惯说:“我在大槐树下等你!” 24年前,我与同事雷嘎嘎、张玉肾和
2023-08-05 00:56:00
我们的祖先有很多就是从大槐树下出发的,看看有你家吗
...规模十分浩大的人口大迁徙,812个姓氏的人口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出发。从大槐树下迁往全球各地的移民多达百万人,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存在。我们的
2023-03-14 21: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