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报讯 宋卫清、实习生万佳欣、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邬强报道:7月31日,在南大一附院象湖院区,“00后”新余小伙小赵平静地躺在床上,针头扎进他的身体,鲜红的血液缓缓流出。
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与小赵(中)合影。(新余市红十字会供图)
实际上,这是一份给陌生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希望。小赵是江西省第409例、新余市第2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用热血兑现了三年前的承诺。
2020年,刚满20岁的小赵成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多年来,他累计无偿献血7次,献血总量超2800毫升,不仅自己献血,也当起“热血使者”,宣传服务,播撒爱心。
2022年“世界献血者日”,他偶然得知捐造血干细胞能救人命,当场留样,加入中华骨髓库,签下一份无声的“生命之约”。
这份承诺,他揣了三年,直到新余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电话里告知他初配成功。“等了三年,终于等到了!”小赵激动又笃定,“这就是我入库的初心!”
小赵的父母仍有顾虑。因为小赵幼时做过头部手术,父母担心捐献会影响他的健康。小赵没有放弃,而是拿出资料,用在志愿服务中学到的知识耐心解释:捐献科学、流程严谨、安全可靠。“爸,妈,这不是牺牲,是救人。对身体没伤害,就像献血一样。”他语气坚定。“不危险?”父母追问。“真不危险!”他答得斩钉截铁。
耐心和专业融化了坚冰,担忧终成理解。“你做的是好事,我们支持你!”父亲的话,成了小赵最坚实的后盾。
当日,在家人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小赵顺利完成采集。这份承载着大爱与祝福的“生命种子”,被送往患者所在医院,用以延续生命的奇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4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