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本报讯今年初以来,隆阳区在瓦房彝族苗族乡油房村和西邑乡铺门前村、补麻村启用“饲料喂养1至2龄小蚕”的养蚕新模式,省工省力效果好。
传统的全过程采用桑叶喂养蚕的方法受场地、劳力、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加上1至2龄小蚕喂养需要精心挑选桑叶,有时还需要将桑叶切碎,且一天要投放至少3次桑叶,费时费力,小蚕成活率也不高。今年,隆阳区农业部门在云南省蚕桑蜜蜂研究所的技术支持和保山市农科所的资金支持下,采用“1至2龄饲料育+3至5龄桑叶育”养蚕新模式,即1至2龄小蚕用饲料喂养、3至5龄的蚕用桑叶喂养,初步实现蚕桑产业智能化、自动化和省时省力。
饲料喂养小蚕需要建一个“共育中心”,统一在中心用特制的饲料育满2龄后,农户再将大蚕带回各家用桑叶喂养。在共育中心,操作人员只需每天查看温湿度即可。由于饲料喂养每个龄期(十天)只需要喂1次饲料,相比过去,大大节省了人力劳力,并且不需要采桑叶,不受下雨或暴晒等天气影响,受到了农户的喜爱。
目前,三个村共采用饲料育小蚕190张,平均张产蚕茧48.3公斤,蚕茧经过保山凯喜雅丝绸公司缫丝检验,丝质较好。第三、四批饲料蚕正在喂养中。[杨丽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1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