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打个样!乡村振兴路上沂蒙有好例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6-10 12:27: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 高松 通讯员 张圣虎 田宝宗

近年来,临沂市积极探索以片区建设整合资源、促进均衡、带动共富,一片一片地抓,力争抓一片成一片,循序推进沂蒙乡村全面振兴。在5月下旬举办的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上,蒙阴县垛庄、沂水县院东头片区,成为观摩学习点。

近期,记者走进上述两个片区,在这里看到乡村振兴路上的沂蒙好例。

金银花成海,长明村走上敞亮路

麦子黄的季节,蒙山脚下,长明村被金银花悠长香气包围。这里的900亩土地,整体流转给药企种上金银花、丹参等中药材,每年能给村民带来近百万收益。

曾经的乱石堆、荒草沟,变身文化广场和清水石渠,多年未回村的人差点认不出故乡。乡村振兴东风徐来,昔日前景不明朗的长明村,走上了一条敞亮路。

打个样!乡村振兴路上沂蒙有好例

“一年前你来这个村看,可不是这个样。”64岁的刘乃红,种了30多年黄烟,本以为这是除了种粮食之外,为数不多能让山岭地生金的作物。没想到,村里借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广药集团合作,搞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仅是土地流转收入,就年平均给每户增收2000余元。

长明村是蒙阴县垛庄镇石马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村,由东长明村、西长明村合并而成,共690 户、2256 人。受制于地理位置偏僻,是个典型的山区小村。

2022 年,依靠土地流转带来的种养殖项目,村集体收入 61 万元。在全县行政村一体化考核中,由 2021 年第 256 名跃升至2022 年第 13 名,彻底打了个翻身仗。

比起收入增加,更让村民称赞的是村子变美了。

乡村振兴路上,临沂市坚持环境连片提升,以政府投入、村民投工投劳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从花钱少、见效快的村庄整洁入手,逐步拓展到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文教卫生、数字乡村,不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依托当地“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机遇,长明村创新“群众参与十项激励”工作法,全村人人参与、投工投劳,仅用9 个月就完成汪塘治理、道路硬化、广场建设等重点工程,由一个“脏乱差”的薄弱村变成“绿富美”的模范村。

5月初,在外务工多年的村民刘乃广再回村时,惊诧于村子的变化,一度“找不到回家的路”。

让长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乃江更有底气的是,这个村在蒙阴县第一个开设“两山”超市,以户为单元,根据积分管理办法和积分细则,对参与公益事业、志愿服务、绿色生活、美在农家等情况进行量化赋分,达到相应分值,可兑换所需生活用品,形成了“现实表现—采集赋分—兑现奖励—行为调整”的良性机制,激发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也让长明村人对建设更美好的未来更有底气。

家在景区、人有工作,四门洞村“傍富”出圈

“有一种幸福,叫我家在景区。”沂水县院东头镇四门洞村人,底气十足地把这句话写到了街边高墙上。

四门洞村名,来源于村民脚下壮美而神秘的溶洞,这个溶洞有东西南北方向4个入口,因此得名四门洞。2000年3月,这片溶洞作为景区对外开放。

彼时,村民守在家门口,就能卖山货挣钱。随着景区发展规模扩大,昔日溶洞已经变身萤火虫水洞景区。时至今日,家门口的摊位已经发展成规模化的30多个创富岗位,提供给村里的老人们无偿使用。

“我们两口子都快80了,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到这边卖点纪念品、特产,能挣点零花钱。”5月30日,太阳爬上杨树稍的光景,潘元祥骑着三轮车带上老伴马春芬,不紧不慢地赶往位于景区出口的商业街区“上班”。

相比灵活上岗的潘元祥和马春芬,四门洞村有70多人在景区内稳定就业。从事导游、保洁、养护等工作。

“这个村太偏僻,建景区之前,我们这里生活和灌溉用水都困难。”四门洞村党支部书记徐养民介绍,他们村是个小村,一共只有138户,解决了用水问题后,当地农业得到发展,这里的红色土壤适合种植生姜和芋头。特别是生姜颜色亮黄,受市场欢迎,亩产高的能到万斤。这几年生姜行情不错,今年地头价甚至到了7块钱一斤,农户的收入很可观。

打个样!乡村振兴路上沂蒙有好例

为“傍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四门洞改造村居环境,全民参与,就地取材,修复石板路、青石墙、红瓦房5000多平方米,硬化道路3.6万平方米,既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沂蒙山乡特色,又满足了游客的现代化旅游需求。

临沂市坚持规划连片实施,把156个乡镇划分为农业主导、生态文旅、工业带动、城乡融合4类,统一规划、特色发展,市级以上示范片区达到62个、覆盖1064个村。

“景区村中建,村在景区中”的四门洞村,正是得益于生态文旅特色发展,借势已成为5A级景区的萤火虫水洞,发展民宿31套、农家乐5家,建设蝴蝶—萤火虫繁育基地1处、非遗研发传承中心1处,让230余名村民不出村就能就业。

“兵支书”带头,昔日落后村成先进

现场推进会结束后的第二天,蒙阴县垛庄镇古泉村党支部书记刘元华,一天就接待了8波参观践学者,嗓子都快讲冒烟的他,辛苦并骄傲着。

2019年,在垛庄镇主要领导好说歹说下,硬着头皮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时,刘元华不曾想过会有现今的荣耀。

“2019年5月之前的一年半里,这个村先后换了三任党支部书记,都是因为工作不好干、压力大主动请辞。”彼时,退伍后从事运输生意的刘元华,生意正风生水起。

“村务千头万绪,干好了是应该的,干不好丢人。”刘元华说,他从军后就很少回老家,村里人都认不全,不想跟前几任一样碰钉子自找不自在。镇上做工作让其回村带头致富时,他一百个不情愿。

千条路万条路,建好支部才对路。2019年,蒙阴在全省率先开展“兵支书”选配试点工作,全县366个村有“兵支书”115人,占比31%。镇上认准了刘元华是不二人选,软磨硬泡让其回村。

“工作难干,正是说明群众对党支部有期盼。”虽是硬着头皮上岗,刘元华却没给自己留后路,一门心思要让古泉换个样。

正在刘元华思虑该如何创富时,一个蜜桃新品种繁育、种植的农业项目打算在垛庄镇落地,却苦于没有村子能一下流转出至少2000亩土地。

打个样!乡村振兴路上沂蒙有好例

“最难的是做农户说服工作,有的一家得跑上二十多趟才能做通。”时代农耕的村民,舍不得把地交给别人种,更怕流转后自己拿不到钱。刘元华苦口婆心,用诚挚情感赢得了最终的多数人同意。

不久后,金葵农业、雅库特农业项目相继在古泉落地。流转土地2400多亩,连片建起现代蜜桃产业园,共栽植蜜桃 20 多个品种、15 万余株,带动村集体年增收 90 余万元。

产业让古泉焕发新生,也让其先后获评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纷纷到这里取经求学,让这里的成功经验改变更多村。

乡村振兴中,临沂市的一条重要实践经验就是“通过建强党组织带动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发展”。

在古泉村西北直线距离25公里的沂水县西墙峪村,翻天覆地变化也与“兵支书”相关。2019年,90后大学生女兵王成成退伍回乡,挑起了西墙峪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

西墙裕村名,来自村西头山峰连绵重叠。宛若一堵高墙,这些大山曾一度围困世代生活在此的村民。

当乡村振兴的东风刮进沂水县院东头镇,西墙峪进村唯一的出行土路变身柏油路,一路串起散落在16个山峪中的229户人家。被连接的不仅是空间,还有村民齐心扮靓乡村的期盼与努力。

打个样!乡村振兴路上沂蒙有好例

好在5年从军历练,练就了王成成一身沉稳与坚毅。上任后,她花了半个多月时间跑遍全村16个山峪,掌握全村情况。越深入了解,她越迫切想为村子做点实事。

作为临沂北大门,沂水县有着光荣的红色过往,西墙峪更是这抹红色中的亮眼存在。它是远近闻名的抗日堡垒村,山东纵队指挥机关、鲁中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曾设于此。一个不到200人的小村庄,掩护救助伤病员320余人次,掩藏粮食15万斤。

近一年时间里,王成成奔走在村里老人家中,在多方力量协调下系统整理红色故事、图片影像、实物档案等,建起红色记忆馆。

“要留住村子的记忆,留住游客。”在王成成心中,西墙峪是块资源宝地。山水绕村,又有石屋、石墙、石板路等沂蒙山区传统村落古朴特色,缘何不利用?

与村民的磨合相处中,王成成带着全村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上摸索前进。如今,西墙峪打造起“宿民居、忆历史、游青山”的旅游打卡地,8家发展农家乐和12套精品民宿,帮助38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村头开张家大院的老板,之前都不在村里,现在回来用老房子办起了农家乐。”王成成感慨“红绿融合”带给乡村的甜头。2022年,西墙峪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并获评省级景区化村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以西墙峪为中心的民宿区,还被授予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0 1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村富”怎样延伸为“整片兴”
...水洞5A级景区,地面上是石板路、青石地、红瓦房装点的沂蒙小村落。近日,来到沂水县院东头镇四门洞村,看见村党支部书记徐养民时,他刚刚给游客结束了一次讲解,又马不停蹄带着记者在村
2023-06-30 09:46:00
“红”“绿”辉映沂蒙老区山村蝶变
本文转自:张家界日报新华社记者 孙晓辉 杨文走进位于沂蒙革命老区的山东省沂水县院东头镇西墙峪村,放眼望去,在苍翠的群山环抱下,是碧绿的湖水和石墙红瓦的村庄。从彩色的步道进入村庄,
2024-04-26 00:14:00
临沂公布“乡村振兴合伙人”供需信息 寻找沂蒙乡村合伙人
...道8月24日,临沂市委宣传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寻找沂蒙乡村合伙人”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据了解,本场发布会是临沂市“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创建共同富裕沂蒙好例”主题系列新
2023-08-25 09:41:00
山村蝶变绘出“沂蒙画卷”,临沂市沂水县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 温敏 沙泳君“路不远、景又美,欢迎来沂水。”坐落于沂蒙山腹地,沂河穿境而过,临沂市沂水县这座千年古城向全国发出诚挚邀约。山清水秀、绿荫环绕、石墙石房、如诗如画……一幅产业兴
2024-11-28 11:35:00
临沂安排财政资金1.4亿元,支持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100家
...网记者从现场获悉,为有效支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沂蒙好例”,临沂市财政局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加大财政投入。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20
2023-07-27 10:18:00
临沂“十佳沂蒙女支书”公布
... 时畅 临沂报道10月27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召开“十佳沂蒙女支书”媒体见面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据临沂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新闻发言人齐元凤介绍,“十佳沂蒙女支书”是临沂市
2023-10-27 16:43:00
《舌尖2》播出十年,蒙阴煎饼文化成就旅游新地标
...沟的煎饼带入了全国观众的视野。如今,这个昔日隐匿于沂蒙山区的小村庄,已经华丽蜕变,成为乡村振兴的璀璨明珠。蒙阴县垛庄镇椿树沟,坐落于蒙山第三高峰望海楼的怀抱中,是山东煎饼的发
2024-04-20 10:29:00
...为胶北街道借助乡贤赋能乡村治理的新路径。秋风吹红了沂蒙山区的树叶,也把游客送进了临沂市沂水县西墙峪村的绿水青山之间。“国庆假期,我们村平均每天要接待一两千名游客,7米宽的主路
2023-10-15 18:19:00
1-4月临沂实现旅游收入285亿元
...绿蓝古今”精品旅游体系,着力打造更具辨识度的“红色沂蒙·时尚临沂”旅游品牌,全市文旅产业保持快速稳定发展。临沂全市现有A级旅游景区143家,其中5A级2家、4A级27家;星级
2024-06-13 16:0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很多人开启人生第一次飞行之旅,提前多久去机场?怎么值机过安检?行李如何托运?哪些物品不能带上飞机?作为“首乘旅客”毫无经验
2025-10-08 14:35:00
“什么?猴哥跟labubu同框出现?李白跟昭君组cp?小龙虾上街游行了?”10月1日,不少武汉市民的短视频平台被光谷街头的热闹场景刷屏
2025-10-08 15:17:00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进万家】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李家义村:国庆中秋共欢畅 公益电影进乡村
鲁网10月8日讯为丰富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李家义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开展
2025-10-08 15:32:00
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 十堰各地乐享欢乐假日
十堰广电讯 国庆中秋假期,十堰各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市民游客沉浸式游玩体验,尽享欢乐假日生活。这个假期,红色旅游景区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
2025-10-08 15:33:00
胶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节日期间文化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全力守护群众“精神家园”
鲁网10月8日讯(记者 孙强 通讯员 王艺璇)为规范辖区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筑牢节日文化安全防线,全力守护群众“精神家园”
2025-10-08 16:08:00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进万家】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沟头村:国庆中秋聚一堂 “一村一年一场戏”乐民心
鲁网10月8日讯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沟头村“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演出暨四季村晚活动火热开演,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欢乐与温情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16:39:00
这个假期,有一种“焕新”叫辽源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辽源这座城市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老街新生 记忆与未来的交融10月1日,辽源“小什街”开街仪式上
2025-10-08 17:18:00
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长岭老产品陈列馆:见证“军转民”的突围与生长
作为国家“一五”期间 156 项重点工程之一的陕西电子陕西长岭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已走过 70 年历程。长岭老产品陈列馆以“以史增信
2025-10-08 17:51:00
央媒看太原月满中秋,情满家国,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欢度中秋佳节,赞美幸福生活,祈愿国泰民安。10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联播》栏目以《月满中秋各地多彩活动欢度佳节》为题
2025-10-08 18:33:00
节日我在岗丨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全员值守 护航城市安全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刘嘉辉 通讯员 周杨扬)国庆中秋假期,十堰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全员上岗,全面加强城区主次干道及街头游园的树木修剪与管护
2025-10-08 20:07:00
宁国:600多名游泳健儿逐浪青龙湾
大皖新闻讯10月8日上午,2025年长三角公开水域邀请赛暨宁国青龙湾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在被誉为“一级空气一级水”的宁国市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激情开赛
2025-10-08 20:35:00
垓下遗址博物馆试运营结束暂时闭馆
大皖新闻讯 记者10月8日从垓下遗址博物馆获悉,该馆即将试运营结束暂时闭馆。公告显示,博物馆将于2025年10月9日(周四)起正式闭馆
2025-10-08 20:35:00
假日抢抓施工期 三荔水库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大抓项目看进度
10月6日,三荔水库工程大坝枢纽施工现场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建设者坚守施工一线,以“节日不停工
2025-10-08 20:48:00
金秋揽月迎双节 河南迎游客8136.3万人次,旅游收入539.1亿元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8天超长假期为河南文旅市场注入强劲活力。10月8日,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
2025-10-08 21:07:00
大皖新闻讯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太湖县以晴好天气为主,文旅市场持续向好。假日期间,全县文旅供给丰富多元,文旅消费活力充分释放
2025-10-08 2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