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忻州日报
河曲县刘家塔镇——
坚持不懈改善环境 共建宜居和美乡村
本报讯 为了建设干净整洁的美丽家园,河曲县刘家塔镇采取“常态化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因地制宜,坚持不懈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齐心协力共建宜居和美乡村,为乡村振兴助力。
日前,笔者走进河曲县刘家塔镇路铺村、后大洼村等地,整洁的村容让人眼前一亮。硬化道路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环境清新自然,农家小院整齐美观。经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个山乡村落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成为一种常态。
刘家塔镇路铺村村民告诉笔者:“通过这几年的环境整治,我们村里头的村民已经形成习惯了,垃圾不乱扔了、污水不乱倒了,两家或者三家人家有一个小垃圾箱,把垃圾清理好以后,送到这个大垃圾箱里,再由镇政府拉到指定地点进行垃圾处理。”
乡村美不仅要“面子美”、一时美,更要“里子美”、时时美。刘家塔镇为了更好改善人居环境,制订出台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健全责任体系,压实工作责任,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在境内开展了以“六乱六清”为目标的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投放垃圾箱,增加镇环卫队,建立常态化保洁机制和村民门前“三包”责任制,对公共区域按照分片负责的机制进行常态化保洁,彻底改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确保村内实现常态化“六乱六清”。黄河沿线及省道249线在刘家塔镇境内过境约10公里,有坪头、石城、阳尔塔、路铺和董家庄等5村临近黄河,为了更好地保护“母亲河”,提升黄河生态环境,刘家塔镇对黄河沿线及省道249线开展环境整治,清理道路垃圾、黄河沿岸垃圾、河道白色垃圾等,硬化整治区域,实现垃圾彻底清理。针对沿黄绿化带煤泥堆积、树木污染的情况,组织人员修剪、清洗了沿黄树木绿化带,清理林带排水渠淤泥和省道249线两侧墙面和路面,整理鱼鳞坑、新建修缮挡墙。针对沿黄生产生活区域垃圾容易造成污染的情况,对沿黄56户商户和农户建立并常态化监督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扩建镇卫生院化粪池1座。每日4次对沿黄道路进行洒水抑尘,减少扬尘污染。严格监管属地企业落实环境保护责任,统筹进行沿黄排口治理,对6处入黄排口处建设5个共计210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彻底杜绝可能导致污染的雨水直排黄河。与县林业部门对接,对整治和垃圾清运后的沿黄复垦区进行绿化美化,让水常绿山长青。
刘家塔镇副镇长李惠军说:“我镇共出动机械157台次、拉运车辆321车次对辖区内沿黄环境卫生进行了专项整治,并设置保洁员对环境卫生进行常态化清洁,累计已清理道路各类垃圾3330立方,硬化沿黄区域1150平方米,拆除14处沿黄公路违建共1123平方米,新建修缮挡墙3000米和5个雨水收集池,目前已全部建设完成。同时要求辖区内涉煤企业对驶出矿区车辆按规定进行轮胎清洗,增加企业内部生产区域和进出厂区道路的清洁洒水频次,对企业内部的排水渠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整治,确保运输过程中不造成路面和扬尘污染,煤灰等污染物不随排水流入黄河。”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整治工作的逐步推进,“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村庄环境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
刘家塔镇镇长刘高升对笔者说:“下一步,我镇将持续推进沿黄公路环境治理‘541’工作机制,统筹抓好沿黄公路环境治理工作。一是增加沿黄5村对沿黄路段的保洁和垃圾清运频次,建立起常态化保洁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运。二是督促4家驻地企业加强对进出厂区车辆的管理,增加运煤大道的保洁和洒水抑尘频次,防止扬尘污染。三是成立了一支由15人组成的镇级环卫队,不定期对沿黄公共区域开展垃圾清运和清洁工作,切实改善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7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