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战国四大君子之一的孟尝君,貌似君子,实则小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2 12:03:00 来源:戏说三国

何人能够称为君子,心胸宽广,不与小人斤斤计较,看轻功名,利益,不为功名,利益所干扰,博学多才,文质彬彬。战国时期出过的君子无数,要论最出名的君子,莫过于战国四大君子: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春申君,哪一位都是在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

细看史书会发现,其实战国四大君子并没有传言的那么好,其中最为接近小人的莫过于孟尝君,连太史公都在《史记》中讽刺他。

太史公曰: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馀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

战国四大君子之一的孟尝君,貌似君子,实则小人

心胸狭窄,斤斤计较

孟尝君在秦国担任宰相期间,受到奸人的挑拨,秦昭王欲杀掉孟尝君。孟尝君在鸡鸣狗盗的帮助下,成功逃出秦国,回到齐国。回到齐国的孟尝君怨恨秦国,想用齐国的国力报仇雪恨。多亏苏代从中劝解,才避免了一次大国之间的兵戎相见。

孟尝君在逃出秦国的路上,途经赵国。赵国人听闻孟尝君来到赵国,连忙跑出去观看这位大名鼎鼎的孟尝君到底长什么样。由于孟尝君身材瘦小,遭到了赵国人的取笑。结果孟尝君直接带领门客将这些取笑他的赵国人全部杀干净。骇人听闻,堂堂一大君子就是这么行事的。

孟尝君过赵,赵平原君客之。赵人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曰:“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孟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

战国四大君子之一的孟尝君,貌似君子,实则小人

看重功名利益

孟尝君引以为傲的就是他养了三千多名门客,这三千多名门客之中大部分是饭桶,其中不缺乏各国之间的逃犯和奸贼。孟尝君也因养了三千多名门客(饭桶),闻名于各国之间。为了养活这些饭桶,孟尝君在他的封邑内放贷款给百姓,定时向百姓收取利息。如若百姓定期不还利息,孟尝君便会派人不断的干扰百姓的生活。向百姓放贷款此举,仅仅是为了养活他门下的一群饭桶,同时维护他的名声。

孟尝君当初从齐国到秦国担任宰相,并不是为了能实现自己心中所有的抱负,而是秦昭襄王给的条件诱惑力太大,实在没忍住,便背弃了自己的国家,(张仪,商鞅等人与他不同,张仪,商鞅等人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被秦昭襄王追杀之后,又厚着脸皮屁颠屁颠的跑回齐国,向齐闵王示好。墙都没有孟尝君的脸皮那么厚。

战国四大君子之一的孟尝君,貌似君子,实则小人

孟尝君能够闻名于各国之间,与他的能力丝毫不相干,更别提他的品德了;孟尝君能够闻名于各国之间,与他的那群饭桶有着脱离不了的关系。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之中,用讽刺的手法来夸赞孟尝君,为了功名引进一大批盗贼,罪犯来到他的封地,然后给予这些盗贼,罪犯生活所需的口粮。难听点来说,孟尝君就是因为养了这么一群饭桶,才闻名于各国之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2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睚眦必报”的范睢是个怎样的人,是真小人或者真君子?
...真小人,固以此嘲讽范睢。实际上,范睢是真小人或者真君子,我认为还是有待商榷的,不妨各读者自行判断,我在此依据范睢前半生遭遇留下我的想法。《史书》载:“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
2023-07-28 13:58:00
战国有名的四君子之一春申君黄歇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有谚语一句:姜还是老的辣!战国有名的四君子之一,春申君,却把这句谚语活成了逆向生长。战国四公子: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这四人礼贤下士,
2023-02-27 17:02:00
孟尝君任三国丞相,凭鸡鸣狗盗之徒脱险
...,但是对于他的评价,历史上却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真君子,也有人说他是小人。礼贤下士田文对于手下的门客相当宽厚,他大肆招揽人才,并且竭尽全力给他们最好的待遇,即便为此要舍弃一部
2023-06-29 10:33:00
春秋五霸中的伪君子晋文公,你了解多少
...晋国,哪有他称霸的事情,割股奉君介子推,多好的一个君子啊,陪伴重耳逃亡一十九年不论处境如何险恶,都不曾离开过他,在卫国,因为被父兄追杀,被朋友出卖,已经好几天没吃饭的重耳晕了
2023-01-03 21:11:00
...,\"小人\"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即与“君子”相对的品行不端的人。另一种则是指小孩子,也就是未成年的孩子。如果我们将这句话中的“小人”理解为儿童,那么这句话的含
2023-05-14 13:00:00
在和秦国会谈之前,楚国是如何抉择的
...秦国会面就必然会遇到多大危险,但如果你非要说什么“君子不立危墙”,那自然也是很有道理的。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对错的问题。
2023-01-05 14:21:00
成语典故的由来:晋文公“退避三舍”背后的阴谋
...退避三舍的来历。人们对晋文公的言而有信和知恩图报的君子美德赞叹不已,广为后世流传。可退避三舍的结果是晋文公大败楚军,并成为继齐桓公之后新的诸侯盟主,所以退避三舍表面上是君子之
2023-04-15 08:42:00
五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齐国为何没参加
...他都不能付诸行动。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君子爱,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魏、赵、韩、楚、燕五国组成联军,由魏信陵君魏无忌指挥攻秦,在河外(今河南西部黄河以南地区
2024-06-28 16:56:00
盘点信陵君人生中存在的两大污点
...君、赵国的平原君四人,他们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战国四君子”。在这四个人之中,信陵君魏无忌又被称为当之无悔的战国四君子之首,因为他有过窃符救赵的壮举,还曾经两次击败强秦分别挽救了
2023-05-19 16: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