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明朝为数不多的文武通才何良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0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聊聊明朝为数不多的文武通才何良臣

从古至今,能够自己写出著作的人少之又少,属于凤毛麟角。这其中还以兵书类最难。

因为写书的人文化水平有要求,但当时武将阵前杀敌可以,提着笔杆子写书可就有些困难了。但写出的兵书又需要得到武将们的认可,这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既能够干好武将这个职业,又能够写出兵书的人是真正的“文武双全”。用当时的话讲:是文武通才。

别的朝代不说,明朝最著名的“文武通才”便是戚继光。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并不是这位大英雄,而是另有其人。一、“小号”戚继光

今天文中的主角叫何良臣,主要活动时间在正德和嘉靖年间,比戚继光要早上很多。既然是前辈,为何要冠以“小号戚继光”呢?

这是因为何良臣的知名度实在是太低了,低到连生卒年月都没有记录。而且他俩的人生履历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军事生涯的崛起点都是抗击倭寇(何良臣当的是水兵),都在蓟州当过军官。

聊聊明朝为数不多的文武通才何良臣

只不过戚继光当的是总兵官,后来进封为右都督。何良臣是游击将军。按照当时的品级来说,何良臣穷尽一生,仕途最高级别还没有戚继光继承的官位级别高。

单论何良臣的人生履历,相对比较简单。他是浙江人,年少时便文采飞扬,诗文闻名乡里。感叹于国家海患严重,他毅然投笔从戎,抗击倭寇。

又因为他有文才,很快被高官看中,成为了某位不知名官员的幕僚。后随其迁至西安,因在当地立有战功,升为偏裨将,最终在蓟镇成为游击将军。

笔者特意查了一下史料,在正德至嘉靖早期,西安地区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事,即使北方游牧民族扣边,也多发生于大同地区。

那么何良臣的战功因何而来呢?如果硬卡时间段的话,也只有玄狐教起义了。

以陕西乾州为中心,玄狐教起义持续时间多达数年,泾、渭二河夹角地带四处开花,波及到了咸阳和西安地区。

只不过起义领导着的军事能力和心理素质过分低下,本来打算里应外合攻占乾州城,没想到消息提前泄露,明军在城墙上严阵以待。

聊聊明朝为数不多的文武通才何良臣

此时打与不打就十分关键了,因为教众已经聚集。领导者选择退却,避免因攻打坚城产生伤亡。这本也无可厚非,但他们除了制定攻占乾州的计划后,没有多余备案。

一众教徒在乾州以南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时间一长造成队伍溃散,从而被官军各个击破。二、军事著作

何良臣的人生履历相对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不过他在闲暇的时候写了几本兵书,其中《阵纪》却因为“理论结合实际”的特点成为明代的军事著作。

清代在编纂《四库全书》的时候,对《阵纪》进行了简单的概括:作者长期在军事一线工作,与那些在屋里坐而论道的作者有本质上的区别。明代这些兵家中,只有他的作品最贴合于当时明军的实际。

何良臣在编写《阵纪》的时候,总结了历代用兵的得失,并结合明军的现实,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但这部书又不同于《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它强调的是军队的选拔兵源和编练作战。

何良臣认为,决定一支军队是否精锐,最关键的便是战士的能力。这一点戚继光最有发言权,能够在义乌独立成军,就是看中了当地人的素质。

聊聊明朝为数不多的文武通才何良臣

与动辄几十万大军的名场面不同,《阵纪》的理论是兵在少而不是在多。再有能力的人,数量庞大起来,整体能力也会下滑。

这一观点主要针对当时明军的现状。当时明军战斗能力低下、军费克扣严重。很多将领打仗都是依靠私养的家丁,比如横扫辽东的李成梁。

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当兵呢?是诚实可靠同时又有胆量的人。戚继光十分欣赏有胆量的士兵,他在自己的兵书中曾有大段论述。

不过何良臣则强调了反面事例的弊端。比如鬼机灵比较多的人,临阵上场必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从而带坏整个队伍;武艺高强但是胆量小的人,战场上必将忘记自己的招数……

由于古代是冷兵器作战,士兵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致胜因素之一。很多军事选拔,甚至武举考试,力量都是考核项目之一。

对此,何良臣是非常反对的。他认为:以武力定能力,那不就是在招莽夫吗?合格的士兵重在耳目伶俐、手足便捷。只有达到了这样的条件,再配以合格的身体素质,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士兵。

同时,何良臣在当时的时代破天荒地提出“重用老兵”的理论。老兵在部队中拥有威望,并且作战经验丰富,往往可以起到军官起不到的作用。

但在古代,或者在明代是非常排斥“老兵”的。他们的体力和力量都因为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根本无法胜任高强度的拼杀。

聊聊明朝为数不多的文武通才何良臣

何良臣说老兵是一支军队的宝贵财富,可以不需要他们作战,日常在队伍中充当基层教官的角色。这一思想与后来普鲁士构建现代军队结构的理论有非常相近之处。

而且老兵战场经验丰富、心思缜密,对意外事件足够机警,可以作为部队行军时候的先锋或哨探,可以保证部队安全。

《阵纪》中针对明军如何编练部队,他也有自己一套完整的方案。

力气大的用长盾,节奏稳的主习长枪,行动灵活的用藤牌,力量精壮的练短器,身材矮小的操火铳或箭弩……实在是各种职业都无法胜任的,还可以背火药。

可以说何良臣结合当时明军的实际,对于军事,尤其是部队管理研究地明明白白。但这样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为何知名度非常低,确实是个难解之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21:45: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没当上皇帝的藩王,为何都喜欢为先帝守灵?
...王们,都特爱为先帝守孝,这是他们“被囚禁”的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可以自幼活动的时间。
2023-03-08 12:30:00
万历皇帝:明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与懒政的真相
...历三大征”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这三场战争也是明朝为数不多的可以扬眉吐气的战争,所以说万历功不可没。总的而言,万历皇帝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本事的,在管理国家方面也是有几把刷子的
2023-12-07 14:20:00
明朝和宋朝都是文人守天下,武将没有实权正常吗?
...现了,他就是于谦。于谦顶住了所有压力,带着北京城里为数不多的士兵,对抗蒙古人的进攻,愣是将人家打了回去。并且十分强悍地拒绝了蒙古人所提出的任何要求,这在当时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
2023-04-19 08:47:00
朱元璋请功臣吃饭,刘伯温为何吓得面如土色
...,放他回了老家,最终的刘伯温成为了明朝开国功臣中,为数不多的,能够善终的。
2023-05-17 14:36:00
明朝不善海战,为何郑成功能收复台湾
...小船,而郑成功的军队基本上是用弓箭、刀剑等冷兵器,为数不多的热,兵器也制作粗糙,杀伤力无法与荷兰人相比。郑成功调集了两万多名士兵,从厦门出发,跨海征战。由于台湾人被荷兰人奴役
2024-10-07 12:25:00
孙可望的货币改革,为何清朝和吴三桂都在用
...手下义子孙可望却是明末农民军中的另类,他是农民军中为数不多的文治派,大西军进入云南后,孙可望在云南积极推行货币改革。孙可望对云南的经营是永历政权能在西南一隅和满清对峙十数年的
2024-07-14 20:40:00
朱棣是旷世明君,为何牌位被子孙扔出太庙
...这遭到了大臣的强烈愤反对,誓死不从,朱棣是明朝史上为数不多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无论如何也不能被扔出太庙。最终大臣们劝说皇帝把朱棣的庙号改为“成祖”,如此一来朱棣的牌位才得于安
2024-06-25 15:14:00
他才是朱元璋身边真正善终的功臣
...实,他也是可以和尉迟恭相提并论的。郭英之所以能成为为数不多的善终者,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朱元璋对他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就是源于他的忠诚和朴实。而且郭英本人相当低调,为人小心谨慎
2022-12-21 11:22:00
李严作为李自成的谋士为何会被杀
...文人,都因为各自原因加入大顺政权。作为大顺政权内部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三人的关系却并不融洽。牛金星心胸狭窄,擅于弄权,正是他进谗言,导致李自成下令杀害李岩,令宋献策大失所望。
2023-06-05 22: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斗日伪虎口脱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小泉沟村。(资料图片) 阳曲县是太原的北大门,也是太原周边的重要产粮区,其附近山区还蕴藏着煤炭等丰富的资源
2025-08-19 07:24:00
光耀太行 | 狮脑山上的“破圈”之战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八月的山风掠过海拔1160米的狮脑山巅,刺刀造型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八十五年前那个夜晚
2025-08-19 07:50:00
光耀太行 | 那年“双十一” 17岁的他投出一百多枚手榴弹……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当“双十一”成为消费符号,历史的指针回拨至1941年同一天。太行山腹地,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黄崖洞
2025-08-18 08:40:00
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
2025-08-18 13:46:00
横跨大洋再相聚,80年后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后代再回潍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8月17日下午,10位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后代来到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在和平广场的东侧种下了一棵棵“和平树”
2025-08-18 22:14:00
梅汝璈后人义务讲解“东京审判”十二载
“当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堪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梅汝璈顶住各方压力,最终不辱使命,将7名日本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为死难同胞讨回了血债
2025-08-18 06:09:00
“小英雄”雕塑背后的故事
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周雪莉报道:2025年8月,一段两名小学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为“小英雄”雕塑系红领巾的视频引发全网关注
2025-08-18 06:09: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李铁飞,1921年出生,又名涤非。1938年7月参加新四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受苏皖区党委派遣
2025-08-18 07:41:00
光耀太行 | 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
山西武乡,太行腹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一墙斑驳步枪,直面日军山炮。炮口如瞳,无声诘问:“‘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答案
2025-08-17 09:22:00
我们的抗战|捷耀齐鲁:从台儿庄到梁山的不屈壮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冯沛然 王开智 白雪岩 曾现金 刘臣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内,一面布满弹孔的墙体静静矗立
2025-08-17 10:13:00
民间视角书写家国情怀:南阳籍作家秦俊360万字著作《大汉王朝》即将出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16日上午,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友兰中楼至善书院内掌声如潮,全国劳动模范、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秦俊作为特邀嘉宾
2025-08-17 14:57:00
侵华日军罪行又添新的铁证 固安发现侵华日军日记和相册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刘英、刘杰)记者从固安县委办公室获悉,该县近日发现侵华日军士兵井谷惇一郎的日记和上原春信的相册
2025-08-17 15:40:00
缅怀先烈志,薪火永相传——传播宣讲抗战英雄精神
8月15日,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华夏忠魂宣讲”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泰安市徂徕镇抗日英雄纪念基地,组织村民开展走访学习
2025-08-17 17:43:00
光耀太行|山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英雄故事说不完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团一早出发,从山西长治市武乡赶赴黎城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
2025-08-17 17:59:00
光耀太行 | 山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馆藏珍贵地形图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下午,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一行走进山西省晋中市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麻田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
2025-08-17 22: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