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网红装备导致“白肺”+“喷火”
暗藏危机的防晒喷雾还能放心用吗?
□通讯员 于扬子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今年夏天,比高温还“热”的就是防晒产品。防晒霜、防晒喷雾乃至各式物理防晒装备热销,但近日防晒喷雾因为误吸入而导致“白肺”、烧伤的案例引起大众关注。动辄销量过万的防晒喷雾是否还能使用?如何正确使用防晒品?就此,记者采访了医学专家。
大颗粒粉尘吸入易引发炎性反应
夏日炎炎,防晒装备必备。而琳琅满目的防晒产品中,防晒喷雾成为不少市民的首选。“方便随时补涂,加上我喜爱的明星艺人的带货,让防晒喷雾成为近几年的网红产品,平时我也经常购买,甚至给孩子用。”正准备暑期出游的仲女士告诉记者,她刚刚在某直播间内购买了多款防晒喷雾。热衷喷雾的不仅仅仲女士一人,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后发现,知名的几款防晒产品,动辄热销两三万份,最高月销量甚至超过40万瓶。
然而,近日一名长沙小伙由于使用防晒喷雾不当,误吸而出现胸闷、咳嗽并导致“白肺”的消息曝出后,让不少人对防晒喷雾产生了疑虑。“这是由于患者一次性吸入喷雾中大量的粉尘,出现的炎性反应。”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崔茜解释:“防晒喷雾的分子颗粒较大,且不易消散,对着脸喷就可能吸入后出现上呼吸道过敏反应;而大量进入肺部之后,可能引发炎性反应导致病变。”
对上呼吸道产生刺激,就会出现气道发紧、咳嗽等症状,而进入肺部之后就可能出现胸闷:“大部分人在使用时其实不太会出现白肺情况,但如果大量误吸出现胸闷,甚至血氧饱和度降低到93以下,就应该及时就诊,科学处理。”崔茜提醒。
“引火上身”的不仅仅是防晒喷雾
防晒喷雾暗藏的危机不仅仅针对呼吸道,“引火上身”的事也时有发生。
沈阳一位爸爸,在出门时给孩子喷防晒喷雾,但没留意孩子在玩打火机,防晒喷雾秒变“喷火枪”,火焰瞬间包围孩子整个脸部。苏州也有市民在车中喷涂防晒喷雾后点燃了一根烟,随后脸上瞬间起火,造成了严重的面部烧伤。“市面上的防晒喷雾成分里面大部分都含有变性乙醇、丁烷、异丁烷等可燃物,遇到火就会燃烧。在密闭空间内,喷完短时间内遇明火,就会引火上身。”崔茜解释。
而“引火上身”的不单单是防晒喷雾,生活中常见的用品也存在爆燃隐患。“例如夏天很多人爱用的降温喷雾,常会含有一部分的可燃性气体,例如乙醇、丙烷、丁烷等,遇到高温或明火,均会引发爆炸。很多女生爱用的头发蓬松喷雾里,主要成分也有可燃物,且大部分是压缩灌装的,因此在遇到明火时很容易发生爆炸。”专家提醒,夏天常用的花露水、杀虫剂等,也都是易燃物,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爆燃风险。
防晒“焦虑”如何正确化解?
防晒喷雾等产品的热销,除了网红的带货效应外,市场的需求也成为原因之一。对健康重视后引发的防晒“焦虑”,也影响着不少女性。“如今防晒喷雾频频曝出风险之后,突然有些不知道如何安全地使用防晒产品了。”仲女士提出了防晒难题。
“其实防晒喷雾有风险,也不代表不能用。”崔茜表示,只要学会正确使用也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喷雾风险”。
崔茜建议:“首先我们还是推荐市民尽可能使用遮阳伞、遮阳帽等物理防晒手段,或者使用正规的防晒霜。如果使用防晒喷雾,为了避免在使用时出现误吸等意外,尽量避免对脸喷,喷洒时最好先屏住呼吸。”专家提醒,使用时与皮肤至少保持15-20厘米的距离,使用于面部和颈部时,可以先喷洒在手上,然后用手均匀涂抹,以确保防晒产品只覆盖皮肤表面,而不会进入呼吸道。
由于粉尘没那么快落地,崔茜提醒,不要在车内等狭小密闭不通风空间内使用,喷洒时要注意通风,使用结束后最好等待20秒再靠近火源或点火器。此外,专家强调,防晒喷雾中通常含有易燃物质,请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环境中,避免阳光直晒。不得撞击产品,不得将产品或使用完的空罐刺穿或投入火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9 09: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