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铁道报
京港高铁昌九段
严控质量出精品
特别报道组 毕嘉伟 倪述洵 张子仪
5月1日一大早,在江西省南昌市北郊的赣江支流上,在建的扬子洲赣江公铁大桥施工现场焊花飞溅、机器轰鸣,一派繁忙的景象。一名头戴安全帽、手拿对讲机、裤脚挽起的年轻人,正忙着指导工人作业,他便是京港高铁南昌至九江段5标项目部副总工程师陈旺。
京港高铁昌九段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子洲赣江公铁大桥分南支、中支和西支三部分,西支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对称部分斜拉桥,主跨320米,全长706米,主塔为H型,塔高147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首座时速350公里公铁混层合建公铁两用桥梁。它将是赣江上最雄伟的大桥。作为赣江西支主桥北岸技术负责人,陈旺深感责任重大。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是大桥主塔施工,重点进行钢梁架设和横梁施工。”顺着陈旺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灰色的钢梁稳稳地架设在桥墩之上,在滔滔赣水与天空之间显得高大挺拔、力量感十足。
“别看现在这些庞然大物基本安装到位,可前些日子把它们从外省运来时却费了不少周折。”陈旺介绍。原来,近期南方连降暴雨,致使江河水位不断上涨,钢梁乘船从武汉走水路运输时,由于超出限高被挡在了九江长江航道之外,一时无法进入赣江航道。眼看着钢梁运输将会延后、大桥施工受阻,陈旺和同事们连忙思考对策,与厂家反复研究协商后,最终决定将钢梁部分构建进行有限拆分,以便顺利通过江上数座大桥。钢梁水运难题解决,施工进度得到了保证。
大桥施工,最怕的是风雨交加。考验无处不在。今年以来,偏偏南昌强降雨、强对流天气频发。碰上恶劣天气,陈旺总是及时叫停施工,待天气好转再与时间赛跑。对于如何处理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的关系,他有着自己的见解:“这座大桥是百年大计,风雨中施工不仅危及施工安全,而且还会影响施工质量,决不能因为赶工期而让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作为京港高铁昌九段和赣江上的“明星”桥梁,扬子洲赣江公铁大桥被赋予了太多期待。陈旺对此如数家珍,大桥建成后将成就6项世界之最:世界公路车道数量最多、通行能力最大的公铁合建桥梁,世界最大跨度时速350公里公铁混层合建桥梁,世界首座时速350公里竖琴形索面斜拉桥,世界首创大挑臂公铁混层钢桁梁断面,世界最大直径斜拉索,世界上首次在斜拉桥上采用多功能弹性约束支座。
确保把“明星”桥梁建成精品工程,必须要有严格的施工质量管控。当日下午,陈旺登上130多米高的大桥主塔横梁,在这个外形酷似“风雨桥”的拱形结构内部,工人们正蹲在横梁的钢筋上进行绑扎作业。陈旺俯下身子仔细检查作业质量。随后,陈旺又攀上了几层“爬模”,来到大桥顶端。此时,大风呼啸着,几名工人正在搭建塔顶钢结构。“装上这一组就可以了,赶快下到地面去。”他大声提醒工人。
对岸就是陈旺的家乡——鄱阳方向,因为工作繁忙,他已经有好几个月没回家了。“现在,我和爱人已有了默契,每逢我这里下大雨,她就会克服困难带着孩子过来看我。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我才有点空闲可以陪陪他们。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工作再苦再累都值得!”他笑着说。
图为陈旺(左)正在指导施工人员规范绑扎钢筋。毕嘉伟 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4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