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天门日报◇政协襄阳市委员会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对维护流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近期,襄阳市政协围绕汉江湿地保护与利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顶层设计不尽完善。各地政府没有建立科学统一的湿地评价体系和监管执法联动体系,缺少有效的制度约束和高效协调运行机制。市、县政府财力有限,大多未将湿地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湿地保护与利用缺少足额的资金保障。
二是共建共管存在短板。汉江沿河部分居民从事种植放牧、向湿地排放生活污水等现象时有发生,湿地保护公共意识还需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机构配置不足,普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林业、自然资源、水行政、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未建立,湿地监管存在“宽、松、软”现象。
三是湿地利用有待提质。湿地公园收入来源单一,资源优势没有深度挖掘。沿江市政建设项目未能和湿地保护利用有机融合,导致国家和省级层面关于湿地保护修复项目、资金很难落地。部分地区在湿地修复过程中存在过度人工化、园林化等问题,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新的破坏。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完善总体设计,建立健全湿地保护与利用的配套法规和制度机制。各地应结合实际遵照《湿地保护法》,推进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修订,加快出台湿地保护利用规划和地方配套政策,并健全长效投入机制。同时,建立汉江湿地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跨区域水源治理、水禽栖息地保护等重点难点问题。
二是坚持全民参与,凝聚共识合力,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湿地保护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湿地保护科普宣教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认识湿地、走进湿地、亲近湿地。推进湿地宣教场馆建设,将湿地科普与城市历史发展演进有机融合。引导社会各界共谋共建共管,对涉及湿地发展规划、建设等事项广泛征求社会意见,采取聘用生态护林员、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补强基层管护力量。
三是坚持合理利用,打造特色品牌,努力将湿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产品优势。联合打造以“汉江”为线,“公园”为框,“绿色”为基,“生态”为魂,“中华秋沙鸭”等为特色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汉江流域生态旅游品牌。同时学习借鉴西溪湿地保护利用模式,分层开发湿地资源:保护区内由人大立法严格按照国家湿地保护管理的规定进行封育保护,商业开发区由政府平台公司参与商业开发与运作,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