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实时地震观测网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3 03:4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盖伦)5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记者从当天在浙江宁波举行的全国防灾减灾日首届防震减灾科普主场活动上了解到,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已经完工,我国建成世界最大的实时地震观测网。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总工程师马强在活动中介绍,在地震发生后、破坏性地震波到来前,地震预警能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避险和紧急处置时间。

利用地震预警系统提供的预警时间,公众可以采取避震措施减少人员伤亡;重大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和重要生活设施可以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如紧急制动高速列车、及时关闭燃气管线、关闭核反应堆等,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要进行有效的地震预警,需要高密度的地震观测台网、高可靠的自动化处理系统、有效的紧急避险和紧急处置应用。要实现这三点,还需低时延的通信网络,多渠道的紧急信息发布系统。

马强透露,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已于2023年底建设完成,并已形成业务化运行。该工程使我国重点地区形成秒级地震预警能力,在全国形成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工程建成后,依托电视、广播、互联网、新媒体、信息接收终端等发布平台,为我国各级政府、社会公众、中小学校、行业企业等不同用户提供地震预警、地震参数速报、地震烈度速报、地震动参数速报等产品信息服务。

马强介绍,地震预警存在局限性,它不是对所有地震的所有影响区都有减灾意义。在技术上,存在预警盲区;破坏越严重地区可得到的预警时间越短。“地震预警只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手段之一,要降低地震灾害风险,需要多措并举。我们要科学认知地震灾害,有效应用预警信息,发挥预警系统最大的减灾效益。”马强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3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王凡科研团队:科研攻关瞄准国家需求
...万组。”2月16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负责人王凡研究员打开手机上的“西太观测网”客户端,就看到了从西太平洋深海刚刚传回来的现场数据,包括温度、盐度和流速
2023-02-19 09:07:00
我国国家地震预警工程通过验收全面建成:小程序即将上线
...,全面建成。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观测网,建设完成观测站点15899个,国家级中心3个、省级中心31个,在华北、东南沿海、南北地震带、新疆天山中段、西藏拉萨周
2024-07-26 14:58:00
我国建成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
...所获悉,在2021年建成的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微波辐射计观测网络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利用青藏高原及邻近周边地区的8个无线电探空站,组成了
2024-06-06 17:29:00
...三角洲等大城市群地区,构建了密集的风廓线雷达中尺度观测网。郭建平介绍,风廓线雷达能够实时探测大气中的三维风场,并通过监测气流速度和方向的变化间接推断出湍流的存在。对于民航客机
2024-06-14 08:14:00
...,全面建成。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观测网,建设完成观测站点15899个,国家级中心3个、省级中心31个,在华北、东南沿海、南北地震带、新疆天山中段、西藏拉萨周
2024-07-26 11:27:00
​尺素金声 | 从这个第一,看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贡献
...报客户端9颗风云气象卫星在轨组网运行,546部雷达组网观测,超7.6万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9个国家大气本底站,131个国家高空观测站,1300余套沿海/海
2024-12-19 09:33:00
江苏利用海上风电平台建成海洋地震监测网
...苏省地震局选取距离大丰海岸线45公里的海上风电场,对观测环境、通讯网络、电力供给以及运维保障等情况进行勘察基础上,在风电平台、风力基桩分别安装了地震仪和强震仪,获取了连续观测
2024-05-11 15:04:00
大国重器构建“空间长城” 彰显中国“硬核”实力
...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近日,由16个观测台站、58个观测点组成的子午工程二期初步建成,和此前建成的子午工程一期一起,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两纵两横“井”字形、目前世
2023-12-28 16:27:00
...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天气雷达观测网,天气雷达数量达到546部,全国天气雷达距地1公里高度覆盖率达到43.6%。据中国气象局雷达专家介绍,作为探测大气中云
2024-08-02 04:4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从职院学子到农作专家 母秋容的“种子人生”
多彩贵州网讯 在黔北的田野间,她的指尖轻抚过一株株玉米穗,眼神专注如初,宛若一位守护大地的“种子诗人”……母秋容,遵义职业技术学院1981级农学专业校友
2025-10-30 19:56:00
诗韵传家久,家风继世长!“求是求诚 锄经兴邦”第三届遵义沙滩文化展示季“沙滩文化九月九诗会”举行
多彩贵州网讯10月30日,“求是求诚 锄经兴邦”第三届遵义沙滩文化展示季“沙滩文化九月九诗会”在新蒲新区新舟镇沙滩村锄经堂举行
2025-10-30 19:25:00
小伙因“感冒”就医,医生敏锐识破致命肺栓塞!精准介入取栓碎栓,成功化解“夺命危机”
鲁网10月30日讯“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想到差点丢了命!”康复出院时,35岁的壮小伙小李(化名)仍心有余悸。而这场“夺命危机”的元凶
2025-10-30 11:36:00
费用究竟啥时候能退,田先生希望得到明确回复。近日,市民田先生向华商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为报考中医专长的执业资质证
2025-10-30 07:10:00
10月29日省招考中心发布消息,我省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所有报考点均需网上确认,时间为10月30日至11月5日
2025-10-30 07:24: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10月29日,由致公党南京市委会主办的“百年致公·侨海同心——庆祝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暨致公党南京市委会历程展”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开幕
2025-10-30 07:57:00
南京新增12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累计培育459家,总数位居全国第九南报网讯(记者徐宁)根据工信部统一部署
2025-10-30 07:57:00
南报网讯(记者何洁通讯员张天意)10月28日,2025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大气科学学术专场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启幕
2025-10-30 07:57:00
中韩创新产业技术合作对接会举办十三个韩国优质科创项目来宁路演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10月28日,“智汇中韩、健启未来”——2025中韩创新产业技术合作对接会在南京举办
2025-10-30 07:57: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10月28日,“南京方志大讲堂”走进建邺区江心洲街道,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高,南京史志学者
2025-10-30 07:57:00
为国人“豆”志昂扬 “大豆院士”步履不停
盖钧镒与学生交流。 学校供图盖钧镒展示大豆植株。学校供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实习生杨久久这种大豆异黄酮含量高
2025-10-30 07:57:00
萍乡家长注意!RSV全年“无休”,0-1岁宝宝预防要趁早
10月26日,萍乡市RSV预防科普活动在安源区妇幼保健院举行。此次科普活动聚焦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防控,为当地0-1岁婴幼儿家庭提供专业预防服务
2025-10-29 14:50:00
写好字,更立人:简小知写字课守护孩子的健康未来
当下,脊柱侧弯与肥胖、近视并列,成为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总数已突破500万
2025-10-29 15:01:00
贾平凹新作《消息》在地坛发布:90多个短篇勾勒当代“山居图”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秋阳正好,地坛公园方泽轩文博中心10月26日迎来一场文学盛会:“百草奋兴 群生消息”——贾平凹最新长篇笔记体小说《消息》新书发布会在此举行
2025-10-29 15:04:00
10月29日,在2025中国品牌论坛开幕式上,《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发展报告》正式发布,同步启动全国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5-10-29 1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