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太平天国骁将黄再兴,用兵堪比南梁名将陈庆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0 12:5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太平天国骁将黄再兴,用兵堪比南梁名将陈庆之

南北朝对峙年间,梁武帝萧衍在有生之年一直念念不忘收复寿阳,以完善淮水防线,提高自身安全,进而兴复中原。

从萧梁普通五年到七年(公元524年—526年),萧衍连续发兵进攻淮水下游的北魏占领区,首要目标还是收复寿阳。但随着韦睿、曹景宗、马仙琕等人的相继老去、谢世,南朝人材凋零,能派得出场的老一辈名将只有豫州刺史裴邃一人而已。普通六年(公元525年),裴邃都督征讨诸军事,整军北上,顺利攻下了寿阳西面的新蔡和郑城(今河南颍上),眼看就要收取寿阳了,裴邃本人却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病逝于军中。这种情况下,梁武帝萧衍次子豫章王萧综举彭城降了北魏,梁军由此军心溃散,在魏军的追击下伤亡了数万余人。

太平天国骁将黄再兴,用兵堪比南梁名将陈庆之

奇的是,就在这样的溃乱中,梁军有一支部队却能保持着鼓点不乱、旗帜整齐,全身而退。

这让梁武帝萧衍大为惊奇,对这这支部队的领军人物刮目相看。

这支部队的领军人物名叫陈庆之,原本只是梁武帝身边的一个棋童,此次北伐,梁武帝身边实在无人可派,只觉得这个棋童跟随了自己几十年,是个老实可靠的人,且棋风稳健,谋子布局有一套,就随便安排他在军中做了名杂牌将军。

哪想到,这个杂牌将军竟然会有这样不俗的表现。

太平天国骁将黄再兴,用兵堪比南梁名将陈庆之

萧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梁武帝决定再试试他的能力,派他上战场,授予假节、总知军事,配合寿阳城下的梁军合攻寿阳。

这一次,成功了。

陈庆之一下子就把梁武帝梦寐以求的寿阳城打下了!

陈庆之也因此走上了南北朝年间的战争大舞台,打下了“千兵万马避白袍”的奇迹,成为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千古名将。

说起来,太平天国也有一位天生名将,其崭露头角的处子秀与陈庆之第一次出征表现差不多。可惜的是,掌握着太平天国军事话语权的东王杨秀清并不象梁武帝对待陈庆之一样,给他太多战场表现机会,致使将星过早殒落。

这颗早逝的将星便是广西桂平县人黄再兴。

黄再兴少读书史,机警有谋,参加金田村起义,属于革命元老。但人小言微,不为人所注意,仅授二军前营左一东两司马。

两司马名虽好听,其实是军中最低级别的军官,管5个伍共25人。

而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1851年十月十二日,洪秀全为了提升大家的干劲,在永安州下令,全军官兵除有职务者按职务穿戴官服外,“封帽一概与两司马同”,即全军官兵全部当官,最小为两司马,一律穿上两司马的袍褂衣帽。

幸好,黄再兴与其他的两司马不同,他识字,有文化,有智谋,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被洪秀全派往诏书衙编纂诏书,以功擢左史,职同将军,掌文书。

也就是说,黄再兴是太平天国开国之初的文臣。

但太平天国重武不重文,军队武官大批被封高官厚爵,各占地盘,大修府第;文官地位很低,常常被武官呼来喝去,任意差遣,甚至强行派去征粮抓夫。

太平天国骁将黄再兴,用兵堪比南梁名将陈庆之

即黄再兴虽名曰为官,身份上,其实连陈庆之的棋童都不如。

黄再兴的军事能力得到表现的是1854年五月,被任为湖北省佐将,前往武昌,协助国宗提督军务石凤魁,安民造册,建立地方政权。

石凤魁乃翼王石达开堂兄,是个粗线条的人物,不谙军机,举措多失当,又刚愎自用,听不到别人的谏劝。

黄再兴与石凤魁相处、接触了一段时间,知此人难当大任,便密禀东王杨秀清,乞调殿前丞相、殿左四十九指挥陈桂堂掌军。

陈桂堂时守天京朝阳门,机警矫捷,是清军闻风丧胆的天国骁将,若能换他镇守武昌,可保无虞。

可惜杨秀清置之不理。

该年八月,清将胡林翼、塔齐布、李孟群等督湘军水陆师围攻武昌。

石凤魁象个受惊吓的孩童,仓惶失措,不知所为。

关键时刻,黄再兴挺身而出,代为指挥,乘城搏杀,攻守自若。

不过,清军有备而来,后续援军源源不断,而天京方面始终不发一兵一将,黄再兴只好考虑弃城撤退。

两军交战时的撤退可是一项高难度的军事艺术。

太平天国骁将黄再兴,用兵堪比南梁名将陈庆之

黄再兴却将这项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九月初九日,黄再兴纠合武汉三镇将士,大开武日城东门,振旅而出,军容严整,旌旗堂皇,清军远远望见,竟不敢进逼。

黄再兴拔全军出围,秩序井然,不失一兵一卒。

退至田家镇,黄再兴一面飞函冬官正丞相罗大纲,以为联络救应,一面深沟高垒,作长久战守计。

清军尾随而至,屡攻田家镇不能克。

太平天国骁将黄再兴,用兵堪比南梁名将陈庆之

十月,一直处于沉默状态的东王杨秀清发出诰谕,令石凤魁、黄再兴二人回朝述职。

石凤魁、黄再兴二人到了天京,乾纲独断的杨秀清二话不说,以失守武汉三镇罪将之处斩。

黄再兴的军事生涯戛然而止,他的生命也就此终结。

太平天国骁将黄再兴,用兵堪比南梁名将陈庆之

太平天国的死对头,清吏张德坚在撰《贼情汇纂》时,颇冤其死,忍不住慨叹说:“石凤魁据武昌,官军日逼,黄再兴亦预知其不可守,仍赖再兴死拒数日,且能窜出大东门自脱,而兼脱凤魁,石黄两贼之才,已见优劣。八月,官兵恢复武汉,再兴下窜田家镇,集溃败之众以御我师,十月,杨贼伪诰谕调回江宁,以不能守武汉奏而杀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太平天国失败启示:有堪比霍去病的名将,却没强力主帅
太平天国不缺名将,堪比霍去病的陈玉成,就足以让清军闻风丧胆。太平天国失败,不是将士不给力,而是没有可以统筹大局的人物。自古王朝创业,名将必定不少,太平天国也不例外。究竟能否成功,
2024-08-15 13:24:00
太平天国里的十大名将,石达开位列第二
...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在前期的时候的确战斗力非凡,连曾国藩都不得不给慈禧太后写奏折说“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可见在太平天国起义军中,还是
2023-06-17 08:41:00
曾天养:从农家子到太平军猛将的传奇人生
...将甚多,史料对他鲜有提及,所立的战功似乎也不显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洪秀全、杨秀清论功行赏,大封诸王、诸将,老将曾添养功封殿左九指挥。西征悍将史载,曾添养“浓髭长
2023-09-10 05:06:00
罗大纲拯救太平天国于危难之际
晚清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名将如云,谋士如雨,阵容相当豪华。说到太平天国中文武双全之战将,相信大伙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翼王石达开,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是一个奇人。不过,相对于罗大纲
2023-02-18 15:29:00
堵王黄文金:贡献不比石达开小,却将自己“玩”成三线将领
...天生注定的,而是由玩家之水平决定,就看你如何玩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麾下悍将如云,杀得清朝正规军八旗、绿营嗷嗷大叫,占据了东南半壁江山,这都离不开悍将之作用。当然,悍将不一定
2024-08-07 17:58:00
定都天京后,洪、杨如何策划进军路线,才有望灭满清?
...时叫江宁),并改名天京,建立起农民革命政权。此时,太平天国面临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却也不至于很恶化、糟糕。军事上,太平天国控制南京、镇江、扬州三城,对大清东南财富
2024-08-07 18:00:00
太平天国是如何一步步养肥“掘墓人”湘军的?看看就知道
...主张,曾国藩湘军就是在此背景下编练成军,并最终成为太平天国之“掘墓人”。1864年7月,湘军经过近11年战斗,终于攻克天京,消灭了太平天国。曾几何时,太平军所向无敌,横扫大清
2024-08-07 18:10:00
兄弟并肩作战,中国历史上的兄弟名将传奇
...军事统帅,他的《统筹全局析》,从战略的高度论述了对太平天国的用兵之策,制定了“夺武汉、攻九江、争安庆、克天京”的四步战略。他以儒家精神练兵,使湘军成为一支有主义的队伍。他的《
2024-01-26 01:56:00
太平天国16名将之死,你知道几个?
死于队友之手的16位太平军名将:16、杨辅清,太平天国“五军主将”之一,骁勇善战,曾在皖南两次击退鲍超“霆军”攻势。1874年,杨辅清策划起义,前往福建联络旧部,被陈玉成手下马融
2023-08-19 18: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