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邦下令杀决樊哙,陈平违抗圣旨不杀却能平安无事是为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4 23:28:00 来源:戏说三国

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历朝历代功成名就的臣子或是开国元勋没有几个会有好下场,但樊哙却算是其中的一个幸运儿,作为开国元勋,他在生前还保持着应有的殊荣和优厚的待遇,对于自己这个亲妹夫,刘邦也只是在临终前才痛下决心。

刘邦下令杀决樊哙,陈平违抗圣旨不杀却能平安无事是为何?

刘邦嫡系中的第一战将

说起樊哙与刘邦的关系,就要从刘邦起家开始说起。刘邦本是沛郡丰邑的一个混混,但为人精明又十分仗义,所以在县里还是有些名气。而樊哙是县里有名的屠夫,又炖得一手的好狗肉,为人也是十分义气。二人街里街坊,又性情相投,于是在年轻时就是十分要好的朋友。

秦朝末年,天下英雄纷纷拉起义旗反抗暴秦,已经被官家逼得走投无路的刘邦也带领着手下一众兄弟加入到了其中,而当时的樊哙就是率先跟随刘邦的一个,被刘邦视作自己的生死兄弟和铁杆死忠。

从沛县起兵到打下咸阳推翻暴秦,再到楚汉相争八面埋伏围杀项羽,樊哙为大汉王朝的建立可谓是披荆斩棘,立下了汗马功劳。

根据史书记载,作为刘邦的亲信爱将和手足兄弟,樊哙在替刘邦征战的数十年时间里亲自斩杀的敌军将领就多达12人,军官11人,丞相1人,单独领兵作战击溃敌军7次,先后攻下5个城邑,平定6郡52县,可谓是刘邦嫡系兄弟中的第一战将。

刘邦下令杀决樊哙,陈平违抗圣旨不杀却能平安无事是为何?

而刘邦对自己这位好兄弟也的确不薄,在起家之初就将自己的小姨子吕须嫁给了樊哙,让他成为自己当时唯一的妹夫,两家结成了秦晋之好。随后在多年的征战中又不断对其加以栽培,提携,直至大汉帝国开国时,樊哙早已从一个不学无术的屠夫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被刘邦封为舞阳侯,食邑5400户。

在之后的十几年里,曾经跟随刘邦的一众功臣良将死的死,废的废,而樊哙却没有受到波及,反而是一路高升,顶峰时甚至做到了左丞相、大将军一职,一时间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汉宰相。

刘邦下令杀决樊哙,陈平违抗圣旨不杀却能平安无事是为何?

对于樊哙的一路高升,刘邦虽然也十分担心他会功高盖主尾大不掉,但毕竟二人是生死兄弟,又是连襟,对于樊哙,他始终无法下手夺权。但是在临终前,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坐稳江山,他还是狠下心对陪在身边的陈平下了道圣旨,命令陈平、周勃立即去樊哙军中宣读旨意,除掉樊哙。

临终前欲除掉樊哙

刘邦下令杀决樊哙,陈平违抗圣旨不杀却能平安无事是为何?

陈平接旨后,本想与周勃一同将樊哙卸兵权再处斩,但想到刘邦已经病危,定是不久于人世,而在他死后朝中肯定是吕后掌权,如果自己与周勃真杀了吕后的亲妹夫,吕家姐妹还能饶了自己?

于是,他与周勃一经商量后决定,暂时只是将樊哙绑了扣上枷锁,由周勃押解回京,交由皇上处理,自己则先行一步回京报信。

他们这一招确实是高。因为他们知道,刘邦毕竟已经病入膏肓,没准过不了两天就驾崩了。只要他们以樊哙位高权重,又是皇亲国戚,不敢轻易处死为由将他交由皇上亲自处理。刘邦即便恨他们忤逆了自己的意思,也不会将他们定为死罪,一同处斩,顶多就是训斥一顿,将他们二人削官夺爵罢了,总好过将来被吕后秋后算账的强。

还有就是,刘邦心里也肯定知道,他们大家毕竟都是一起出生入死多年的老兄弟,樊哙又确实是位高权重的皇亲国戚,陈平、周勃不敢轻易下手,只能将其绑了交由自己处斩,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但反过来讲,如果待他们押解樊哙回京城时,刘邦已经驾崩了的话,那么吕后姐妹见到樊哙还没死,定然会对他们二人感激万分。不但不会处置他们,反而还会将他们二人视为恩人,二人以后的前途也就此保住了。

刘邦下令杀决樊哙,陈平违抗圣旨不杀却能平安无事是为何?

事实果然如陈平所料,在他先行一步到达京城时,刘邦就已经驾崩了,陈平扑倒在刘邦灵位前放声大哭道:“您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已经把樊哙押解回来了。”

他这话虽然是跪在灵前对刘邦说的,但显然是说给身边活着的人听的,吕家姐妹早就知道了刘邦临终前下令除掉樊哙的命令,本以为樊哙已经死了,正想着自己二人将来要怎么办呢,现在听到樊哙只是被押解回京,并没有死,自然是喜出望外,对眼前看似悲痛欲绝的陈平,也视作恩人一般。

在吕雉垂帘听政掌握大权之后,陈平和周勃也果然没有受到任何牵连,还成了吕后十分倚重的近臣,官职节节高升。

而与此同时,让吕家姐妹没想到的是,本以为可以依靠的樊哙虽然是吕雉的亲妹夫,又身为大将军,却根本不想参和她们吕家的事。

忠于职守,换来子孙无恙

在刘邦死后,樊哙对待吕雉姐妹与朝中反对者的政治较量不闻不问,即便知道刘邦在临终前要杀他,也依然对新皇忠心耿耿,从无反叛夺权之心,这恐怕也是刘邦生前都没有料到的事。

刘邦下令杀决樊哙,陈平违抗圣旨不杀却能平安无事是为何?

孝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西汉王朝的一代悍将——樊哙病逝,谥号为“武”。其长子樊伉承袭舞阳侯爵位。在樊哙去世的九年后,吕雉也因病去世。

吕雉死后,刘氏宗亲联合朝中重臣集体向吕家外戚势力发难,两大政治集团进行了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后,刘氏宗亲与朝中大臣们获得了胜利,重新掌握朝政,吕雉的侄子吕王、吕产等吕家外戚集团全部被斩杀殆尽,此次政治较量也被视为汉朝早期最惨烈的政治内斗。

虽然吕氏一族在这场内斗中被全部斩杀,血流成河,但是樊哙因为生前就没有参加过任何夺权的斗争,对吕家与刘氏宗亲和朝臣们的权利争斗不闻不问,所以即便在吕氏一门被诛杀之时,也只有樊哙的嫡长子樊伉与妻子吕须受到了牵连。孝文帝掌政后,感念樊哙的辅国之功,还让他的庶子樊市人继续承袭了舞阳侯的爵位,世代相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5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邦临终前下旨处死樊哙之谜
...了得。刘邦大怒,立刻叫来陈平和周勃,给他俩下了一道圣旨:你俩前往燕国,军中斩杀樊哙,军队由周勃接管。樊哙是刘邦的连襟,也是刘邦最得力、最忠诚的开国功臣,此刻他正率军在燕地率军
2023-09-14 07:03:00
身为刘邦的妹夫,樊哙一家人的下场如何?
...也不得不为自己的家族命运担心起来……这天,吕媭在家无事,却“遭遇”了赵王吕禄(吕媭侄儿),及其好友郦寄的拜访。不过,吕媭却并不高兴,甚至于动了怒,私下里批评吕道:“你是将军却
2024-09-18 19:50:00
樊哙后代的命运:西汉政变的见证者与受害者
说起樊哙,大家应该清楚,这是刘邦小时候就一起的玩伴,后来跟随刘邦起义。在鸿门宴上,樊哙起的作用非常大,西汉建立,他有汗马功劳。在刘邦打下咸阳之后,他就被咸阳的纸醉金迷给吸引住了,
2024-03-18 15:26:00
...突袭大营,夺走兵符,韩信没有发觉。吕雉、萧何“假传圣旨”,说刘邦已经凯旋归来,让群臣前来祝贺。使者告知消息,韩信把握不住,犹豫一番后,还是进宫,被吕雉收拾了。韩信虽说带兵打仗
2024-07-13 21:28:00
刘邦欲杀樊哙,到底谁是告密者
公元前195年5月1日,刘邦面容憔悴地靠在榻上,正在跟几个心腹大臣议事。这时候内侍禀报:陆人贾求见!刘邦一听,眉头一皱:“有没有一点规矩?屁大个芝麻小官能有什么事?没看到我们在忙
2024-04-29 10:21:00
帝王心术:汉文帝仅带六人登基,当晚发出三道圣旨
...的百官,他必须及时想办法稳固皇位。当晚,他发布三道圣旨,一举稳定了朝野!三道圣旨平朝野,文景之治后世夸第一道圣旨,他派宋昌负责守卫京师,统领京师军队。有了军队,刘恒才有军事保
2023-04-25 10:51:00
樊哙为何会沦落被杀的结局
...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樊哙“以屠狗为事”,是刘邦的酒肉朋友。刘邦时任亭长,押送徒役前往骊山途中的芒砀山时,因徒役逃跑过多,索性把他们悉数放跑,自己率十余名死忠隐居沼泽地
2023-06-05 11:24:00
...涓,也是沛县人,他与曹参、樊哙、夏侯婴等人一样,是刘邦的布衣之交。公元前209年,刘邦在沛县起兵时,奚涓也参加了这场起义。之后,刘邦自称沛公,奚涓、樊哙被封为舍人。由此可见,
2024-07-01 14:27:00
古代调集军队真的只认“虎符”?没虎符连皇帝也调动不了吗?
...分也是不一样的,不过想要调集军队,必须有类似虎符和圣旨的授权,才可以发号施令。不过有些朝代,就连皇帝想要调集军队,如果没有虎符,也是无法调动的,这可能是统治者在制定规则的时候
2024-11-11 17: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