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津巴多,那个打造“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人走了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10-26 13:42:00 来源:红星新闻

当地时间10月14日,斯坦福大学荣誉教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Zimbardo),在他位于旧金山的家中平静离世,享年91岁。

津巴多,那个打造“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人走了

图片来源:津巴多个人官网

作为当代最重要的社会心理学者之一,津巴多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一项成就,便是他在半个多世纪前主导的那场“斯坦福监狱实验”。

这场原本计划进行两周的模拟实验,最后只持续了短短6天,却成为现代心理学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案例,不仅被选入高校心理学入门教材,还先后被改编成4部电影。津巴多本人也围绕这次实验写出了《路西法效应》等著作。

津巴多,那个打造“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人走了

1971年,津巴多在监狱实验现场

回到1971年8月15日~20日的那6天里,在斯坦福大学乔丹楼的地下室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起因:宿舍楼里的一个反常周末

1971年无疑是津巴多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由他重新编写的新版《心理学与生活》出版后大获成功,津巴多自己也一跃成为“学术界的富人”。他捐掉了自己的旧自行车,买了一辆银色的二手奔驰。

与此同时,19世纪60-70年代也是美国社会风起云涌、各种运动不断的时期——嬉皮士、环保、反战、女权……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们,也在各种运动中冲在前面。

当时38岁的津巴多也满怀抱负,积极带领学生们讨论研究心理学领域的新话题。他计划开一门新课,主题是“行动中的社会心理学”。为此他列出了若干主题,让学生们任选一个,并就此分小组展开研究和实验,最后形成报告。

津巴多,那个打造“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人走了

电影《斯坦福监狱实验》海报

其中一个小组选择研究监禁心理。津巴多给了负责这个项目的学生一些相关建议,诸如让扮演狱警的学生都穿同样颜色的衣服之类。然后这组学生在宿舍里设计了一个模拟监狱,实验进行了三天,从周五到周日,周一他们就在课堂上做了报告。

为了增加报告的分量,扮演狱警的学生还特意穿着他们的“制服”出现在课堂上。然而,令津巴多震惊的一幕发生了:一个扮演囚犯的学生突然当场崩溃,对和他同组的一个“狱警”说:“我无法再把你当成朋友了,因为我看到了当你拥有那种权力的时候会做些什么!”

说这些话的时候,那名学生忍不住哭了出来。其他几名扮演“囚犯”的学生也都跟着流下了眼泪,并表示这是自己迄今有过的“最糟糕的体验”。

津巴多,那个打造“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人走了

电影《斯坦福监狱实验》剧照

事后,津巴多把这个组的学生都叫到了实验室。他了解到:在这短短三天里,崩溃的不止那位当场流泪的男生。还有一个女生对与她同寝室的“狱警”扮演者哀求:“我实在受不了了,如果你能放了我,我做什么都可以……”

津巴多开始考虑:这些学生最初主动选择了监狱主题,有没有可能是他们本来就有一些施虐或受虐的性格呢?他决定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他在当地的报纸上登了一条短短的广告,招募男性大学生参与“监狱生活心理研究”,为期1-2周,报酬是每天15美元。

津巴多,那个打造“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人走了

当年津巴多刊登的招募信息

75人回应了这则广告,津巴多与助手对他们进行了一整套心理测试,最后选出24名心态良好、身体健康的志愿者,给他们随机分配了狱警和囚犯的角色。

实现:由真正的警察去“逮捕”他们

研究是在乔丹楼的地下室进行的,这里没有窗户,也没有灯,他们把走廊的一端封锁起来,在那里架设了摄像机。津巴多还提前带“狱警”们去一家军用品商店挑选了军队风格的制服,并协助他们将地下室布置成尽量贴近真实监狱的模样。

“这样做是为了让‘狱警’觉得这是他们自己的地盘。”津巴多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写道,“而那些‘囚犯’则是之后才进来的。”

津巴多,那个打造“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人走了

斯坦福大学乔丹楼

当时斯坦福大学有一个“人类受试研究委员会”,专门负责审核由志愿者参与的相关实验活动。实验开始前,委员会代表来检查了地下室,强调了消防器材的安置,并提醒要给志愿者们提供一日三餐。

很多有关这场著名实验的描述,都主要集中在“狱警”和“囚犯”在那个地下室里共处期间所发生的事。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被忽略了,那就是实验开始前的“逮捕”。

津巴多认为:斯坦福监狱实验得以实现的关键之一,就是由警察来剥夺“囚犯”的自由,和现实世界中一样。为此,他大胆地找到了当地警局,说服警长安排一辆警车和两名真正的警察,去镇上一个个地“逮捕”那12名扮演囚犯的志愿者,给他们戴上手铐,押入拉着警笛的警车里带到警察局,按指印、拍照、登记,然后将他们蒙上眼睛关押起来。

津巴多,那个打造“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人走了

1971年的实验现场:乔丹楼地下室

随后,这批“囚犯”被带到斯坦福大学乔丹楼的地下室,被“狱警”们脱光衣服,穿上一件背后缝有编号的罩衫。津巴多等人甚至还考虑过剃光“囚犯”的头发,最后改为戴上头套。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削减个性、创造一致性”。

第一天平稳度过,没人把这个实验太当回事。津巴多和“狱警”小组开了会,授权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管理“犯人”,但不许施加体罚和暴力伤害。

第二天早晨情况就开始变化了:三间牢房里,有两间的“囚犯”开始反抗,他们锁上了门,撕掉了制服编号,摘掉了头套,并开始咒骂“狱警”。“狱警”来问津巴多该怎么办。他回答说:“这是你们的监狱,你们想怎么办?”

值班的“狱警”们喊来了替补队友,12名“狱警”全员出动,冲进了牢房,扒光了所有“囚犯”的衣服,还把其中几个人绑了起来,关进了“禁闭室”——那是走廊里的一个橱柜。

津巴多,那个打造“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人走了

电影《斯坦福监狱实验》剧照

津巴多也注意到了变化的发生——有“狱警”对同伴说:“这些‘囚犯’很危险,我们必须控制住他们。”至此,实验现场变成了一所由心理学家管理的监狱,而不是一个由心理学家进行的监狱实验。

虽然津巴多反复对“狱警”们强调不可以使用暴力,但他们很快开始利用直觉与常识,挑拨一间牢房与其他牢房“囚犯”们的关系。比如,三间牢房里,唯一一间没有“暴动”的牢房被“狱警”们定义为“好牢房”,里面的“囚犯”得到了更好的食物,而另外两间牢房的“囚犯”则被取消了晚饭。

从那一次开始,这些“囚犯”们再也没有团结起来过,而“狱警”各个小组则自动形成了有带头人的模式——每个小组的三名“狱警”中都有一个人自动成了首领,对“囚犯”们严加管教;还会有一个人比较温和,另一个人则跟随那个头领。

局外人:“为什么我能看到你却看不到?”

“在这场实验里,似乎每一个角色都会如此——你开始扮演一个角色,然后就变成了那个角色。”津巴多在回忆录中这样总结:“我想这大概是斯坦福监狱实验所传递出的最重要信息之一。”

他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转变成了监狱主管。一所真正的监狱里该做的所有事他都安排了:设定了家属来探访的日子,请来了监狱牧师和公共辩护律师,并由他的一位童年好友兼刑满释放人员扮演“假释委员会”的负责人,与“囚犯”们谈话——内容几乎都是打压和羞辱。

津巴多,那个打造“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人走了

1971年实验现场,津巴多正与“狱警”们开会

当监狱牧师来看望“囚犯”时,他问每个人:“你叫什么,我的孩子?”所有人都说出了自己的编号而不是名字。

津巴多还注意到一个非同寻常的现象:通过隐藏的麦克风录音,他们监听了“囚犯”们在牢房里的对话,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谈话都是关于当前情况的——如何计划逃跑、糟糕的事物、哪些“狱警”很可怕,哪些“狱警”相对好说话……

一切都围绕着他们“身处囹圄”的现状,没人谈论起自己真实的生活,他们仿佛突然被自动困在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所在,外界的现实与时间和他们失去了联系。

津巴多,那个打造“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人走了

1971年监狱实验现场

从第二天开始,每天都有一名“囚犯”崩溃。崩溃的人会被“释放”并送去学生健康中心。当第一个崩溃的囚犯被送走后,监狱里传开了一个谣言:他其实是装病脱身,很快就会带着自己的朋友闯进来解救大家。

津巴多立刻相信了这个谣传,甚至一度想要转移这些“囚犯”。过了很久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是如何不假思索地深陷那个“监狱实验”之中。

1971年8月19日,实验进行到第五天晚上时,夜班“狱警”们对“囚犯”的折磨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峰——头上套纸袋、腿绑在一起、推搡、辱骂……

津巴多,那个打造“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人走了

1971年监狱实验现场:“狱警”在巡查

这时津巴多的女友克里斯蒂娜来找他了,两人之前约好了一起吃晚饭。津巴多招呼女友过来看看自己的实验现场,这时他虽然精疲力竭,但仍沉浸其中。

克里斯蒂娜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这太可怕了,这些男孩子在遭罪,你要为他们的痛苦负责!”她哭着问津巴多:“你看不到这些东西吗?为什么我能看到你却看不到?”

两人大吵一架后,津巴多清醒了过来。第二天上午他提前结束了这个实验。当时“监狱”里只剩下5名还没崩溃的囚犯了。

津巴多,那个打造“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人走了

《路西法效应》英文封面

在《路西法效应》一书中,津巴多总结道:“所有这一切都显著解释了情境的力量:社会环境足以改变每个个体的人格与社会行为,其力量之大在这项研究之前是从未见过的……当我们融入新的环境时,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控制人格,其重要性凌驾于我们过去的学习经验、价值观和信念之上。”

在这场监狱实验之前,早期的人格心理学强调人性的初始性,认为人性善恶生而有之,不受环境左右。而在这个“监狱实验”里,津巴多让我们看到了被环境绑架的人。“我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各种机构环境中度过,每种环境都包含管控系统、清晰或隐含的行为准则、奖惩措施。”他写道,“在许多情况下,正是这种体制力量创造、维持了社会环境,并赋予其意义和合理性。”

津巴多,那个打造“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人走了

尽管这场实验为自己奠定了一生声名,津巴多却在其自传中表示:不希望墓志铭只写着“他是那座斯坦福监狱的监狱主管”。“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墓碑,可以这样写:他把人们从害羞的牢笼、无知的牢笼、自我膨胀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他做得兴致勃勃,同时也激励年轻人去成为‘日常英雄’。”

这就是津巴多对我们的期望——摆脱内心和外界那无数个隐形的牢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6 14: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出诸多恶果。心理学家津巴多主持过一次著名的实验叫“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征募了一批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作为参试者,这些人则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随后进入模拟的
2023-06-08 02:05:00
一年一度搞笑诺奖“开奖”
...搞笑诺贝尔奖公共卫生奖得主Seung-min Park坐在他发明的“斯坦福马桶”上。图片来源:Science又到了一年一度纸飞机满天飞
2023-09-18 07:04:00
津巴布韦:一个被西方妖魔化的国家
...是一个被众多西方国家大量殖民的大陆。位于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是非洲倒数第二个独立的国家,曾因为经济上取得的成就被称为南部非洲的“面包篮子”和“度假天堂”。津巴布韦当然这个国家
2025-01-12 19:25:00
津巴布韦经济保持增长势头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近日,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举行的经济与商业展望研讨会上,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斯特拉·伊利耶娃表示,津巴布韦经济持续向好并显示活力,预计2023年该国经济有望增长
2023-03-14 07:39:00
津巴布韦旅游局发言人:欢迎中国朋友来做客
...家的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的消息,引发了津巴布韦旅游主管部门的关注。当地时间2月15日,津巴布韦旅游局发言人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试点恢复出境游提振全球经济
2023-02-17 17:06: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哈拉雷4月20日电 通讯:津巴布韦青年流行学中文新华社记者张保平尽管中国和津巴布韦远隔重洋,但学习中文正在津巴布韦青年中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拉近着两国之间的距
2023-04-21 10:56:00
5月12日至18日,津巴布韦众议长穆登达应全国人大邀请率团访华,这也是其担任众议长以来的首次访华。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穆登达表示,两国元首就构建“五星铁杆”合作架构达成重要共识
2025-05-19 15:23:00
津巴布韦参议院副议长:俄罗斯对从津巴布韦购买锂感兴趣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圣彼得堡5月28日电津巴布韦参议院副议长尼亚姆布雅向卫星通讯社表示,俄罗斯流露出从津巴布韦购买锂的兴趣,双方可能已经在进行谈判。尼亚姆布雅称
2023-05-29 08:47:00
鑫闻界|黄金新高之际津巴布韦第六次币改击穿股市,新币4月30日在经济中流通
周知股市瞬息万变,但近日津巴布韦股市发生的暴跌事件还是让人惊叹,新币种的推出直接摧毁了津巴布韦的资本市场。自2024年4月5日津巴布韦央行推出ZiG(津巴布韦新货币“津巴布韦金”
2024-04-24 15:40: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近日,外国网友在TikTok上热议中国国庆假期,惊讶于中国的车流和人流量,直呼:太疯狂了!"It's so crazy
2025-10-07 23:58:00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格林尼治时间7日11时5分(北京时间7日19时5分),巴布亚新几内亚莱城附近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99.4公里。来源 新华社编辑 杨羽二审 杨
2025-10-08 01:31:00
全球最大冰山正在加速解体
近40年前从南极冰架断裂后,代号“A23a”的冰山长期位居世界“巨无霸”冰山榜首。然而,相关信息显示这座冰山正在迅速解体
2025-10-06 20:54:00
澳大利亚悉尼发生无差别枪击事件 至少20人受伤
澳大利亚悉尼5日晚发生一起无差别枪击事件,包括枪手在内已有至少20人受伤,多辆车辆受损。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5日晚
2025-10-06 19:20:00
朝鲜武器装备展览会“国防发展-2025”于10月4日在首都平壤开幕,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2025-10-05 13:36:00
国庆中秋假期好去处!鼓岭中美青少年交流营地柱岗顶营区开营啦!
2025-10-04 19:19: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日就墨西哥近日连续对我国发起多起反倾销调查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损害中方正当权益的保护主义行为
2025-10-04 02:11:00
记者当地时间10月2日获悉,韩国法院驳回尹锡悦保释申请,继续拘押。来源 央视新闻编辑 徐然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0-02 17:56:00
央视《中国新闻》10月2日关注福州:福州港新增“一带一路”中东直航新航线。
2025-10-02 22:36:00
中华美国侨社庆国庆贺中秋暨新职员就职联欢晚会在纽约举办
中华美国侨社职员合影9月26日,中华美国侨社在纽约隆重举办晚会,同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秋佳节,并举行新职员就职仪式
2025-10-02 20:04: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前夕,阿里高德全球化打车服务再增14国,且首次进驻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分别是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2025-10-01 10:55:00
国庆、中秋假期将至,中国驻美国使馆提醒计划赴美中国旅客及在美中国公民注意出行安全,做足行前准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平平安安外出
2025-09-30 09:28:00
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精彩感言合集责编:秦雅楠、王珊宁
2025-09-30 17:53:00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9月30日签署总统令,要求在俄罗斯被制裁的背景下,为“保障国家防御能力和安全”,缩短俄联邦财产私有化程序
2025-10-01 03:55:00
用一段旋律,牵起侨胞与祖(籍)国的思念;用一场演出,传递祖(籍)国对侨胞的牵挂;用一种情怀,凝聚全球华人共创未来的力量——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以乐为桥,读懂
2025-09-29 1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