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佘峥 通讯员 戴佩琪)基于历史事件创作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的主角吴石保护下来的“末次资料”,到底有啥意义?10月23日至24日,“末次资料”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厦门大学主办,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厦门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中国东南海疆治理实验室承办。来自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进一步解开谜团。近代日本为满足侵略与殖民需要,长期进行对华情报搜集活动。1913年,日本人末次政太郎任日本《福冈日日新闻》社驻北京记者,为了写稿便利,他经常搜集当时的新闻报道作参考。后来受日本外务省及日本军方授意,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末次研究所”。从1913年至1940年,末次政太郎搜集与整理的有关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报纸资料,被称为“末次资料”。
抗战胜利后,“末次研究所”留下的这批剪报资料由国民政府接管。1948年,时任国民政府国防部史政局局长吴石将军以“暂移福州”为由,将其连同其他档案共500余箱转运至福州。1949年,在解放军南下之际,他再次设法拖延档案运台,并与福建省研究院的章振乾、傅衣凌等学者合作,以“寄存”名义将这批资料留在大陆。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并入厦大,“末次资料”随之调拨厦大,后来成为厦大图书馆特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总主题 “末次政太郎及末次资料”和“传播学视野下的末次资料及日本情报”“近代日本的对华调查与情报搜集”“末次资料与中国海关”等几个分主题,进行研讨。
与会专家认为,深入挖掘这批资料的信息来源与学术价值,不仅有助于厘清近代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细节,还原中国人民抗日活动的历史场景,更能为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国际关系等提供一手佐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