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网络暴力 人性之恶不容放纵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6-08 02: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网络暴力 人性之恶不容放纵

罗力玮

日前,武汉一小学生在校园里遭车辆碾压而丧生,部分网民却将这位小学生之母的妆容、表情、心态、动机之类无关紧要甚至“莫须有”的东西放到聚光灯下,风言冷语,百般挑剔,“私刑拷打”。6月2日,那位刚刚经历丧子之痛的母亲坠楼身亡,虽说依旧有网民“按常识判断,网友言论不至于产生如此结果”,但舆论的主流已将此事与之前的网暴案例并列,开始了对网暴的声讨。

鲁迅在文学作品中描写过刑场边上的麻木看客,现实生活中也有过聚在楼下高声叫唤“跳啊,快跳”的冷漠路人,类似的诸多事例足以说明,人性之中并不全是高贵温暖且永恒不变的闪光点,相反,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情境、因素,都可以成为“人性之恶”的培养基、扩增器,进而制造出诸多恶果。

心理学家津巴多主持过一次著名的实验叫“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征募了一批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作为参试者,这些人则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随后进入模拟的监狱环境。实验一开始,参试者便身穿制服或囚衣,相互间只以编号相称,受此类“去个人化”“去人性化”规范强烈影响的参试者很快“进入角色”:仅仅几天,这些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就已性情大变,“狱卒”组变成了残暴不仁的虐“囚”狂魔,而“犯人”组则备受折磨、心理崩溃,实验也因此被迫提前终止。

今天的网络环境与实验模拟出的监狱环境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网民面对的“人”,通常就很难说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相反,距离感或疏离感却很明显,可以说网络天然具备“去个人化”“去人性化”的特征。相当一部分网民偏生“自我感觉良好”,自认占据“道德高地、真理高地”,动辄无端怀疑他人动机、人品,乱设“道德法庭”;营销号则为了骗取流量不惜妖言惑众,或随意构衅,或推波助澜。倡者启其绪,和者衍其波,一个小小的“由头”就足以催生出一轮后果严重的网暴风潮,“好人”变成“恶魔”,把受害者推入深渊。

国外一位深受网暴之苦的公众人物在公开演讲中说,过去十多年间她在网上遭受了无数网暴,但在同期的线下生活中,遭遇类似言语攻击和羞辱的案例寥寥无几。可以想象,如果网暴施暴者与受害人将接触环境由线上改为线下,施暴者的恶言暴行显然不会如网络施暴那般猖狂。不过,网暴依旧是“暴”,不会因为施暴者与受害者之间缺乏物理接触而变得可以容忍。

如今,网络已经变成了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空间,线上的虚拟暴力与线下的实体暴力一样有杀伤力,就施暴者数量规模而论则尚有过之。如果人们不希望网络变成针对不特定对象的绞索,就需要对自身的“人性之恶”以及作为个体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警惕,而不是因为网络“去个人化”“去人性化”便放纵暴力、追随暴力。同时,网络平台乃至公安部门也必须以实际行动抑制网络暴力,既以此治标,也以儆效尤。

埃德蒙·伯克说过,邪恶的凯歌皆由善良之人用沉默来演奏。网络暴力植根于人性之恶,萌芽于网络这种“见人不见面”的特殊环境,自然也只有善良之人针锋相对的抵制才能逐渐消弭,而这,才是治本之策。倘使施暴者放纵人性之恶,而善良之人缄口不言、毫无作为,戾气弥漫的网络迟早会变成吞噬更多人的罗网。

从另一种角度看,现在的网络尚欠缺有效治理,有如交规欠奉之时大家却已开车蜂拥上路,一旦交规厘清,网暴自会消弭。这种看法也许有其合理性,但连续发生的网暴事件和无辜受害者的惨烈结局已经足以让类似“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乐观态度显得有些残忍。面对亟需治理的网络空间,更多普通人需要亮明态度,对网络暴力不参与、不沉默,撑好蒿、掌住舵,网络空间才不至于在暴力的礁石上撞得粉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8 09:45: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网暴为何层出不穷 心理学揭秘暴力背后的原因
...的冲突更大,而且具有匿名性。导致的结果就是网暴中的施暴者会将责任“稀释”,而把责任进一步归因于“受害者承受能力太差”。在这种情况下,施暴者主观上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从心理学的
2024-11-12 07:47:00
探寻网暴之源:施暴者是谁?为何会攻击陌生人?
...网络暴力数据,近几年女性被网暴的次数远高于男性,而施暴者多为男性。女性出于对同性的恶意产生的“排他”心理,进行的网暴也不在少数。而嫉妒、仇富、打抱不平心态是网暴发酵的主要原因
2023-06-30 13:52:00
上网被怼,别急着与键盘侠“硬刚”
...的人,如施虐狂、自恋人格者等,也比较容易成为网络暴力施暴者。除了网络用户的主观因素,网络环境的匿名性特征,也为使用者带来了“去抑制效应”。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周宗奎、刘勤学所
2023-02-25 05:05:00
...提供了规范。对于躲在暗处的“键盘侠”、积毁销骨的“施暴者”,抓到一个处罚一个警醒一片,形成震慑,让网暴者痛到不敢再犯。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常抓不懈,对肆意施
2023-07-11 20:06:00
...往往在制造了形形色色的悲剧之后还能“片叶不沾身”。施暴者隐身网络乃至逍遥法外的历史,早该终结了。值得一说的是,就在征求意见稿发布的同日,知乎平台发布了匿名功能下线公告。就此,
2023-07-12 09:21:00
粉发女孩之后,网暴者又盯上了她
...常成为下一个靶子。为什么施暴?许多人质问,难道这些施暴者没有亲人、没有共情的能力吗?为什么他们会对一个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有着如此强烈的恶意?网络暴力为什么会不停地发生? 美
2023-03-05 09:13:00
加强网络暴力治理,让“按键伤人”无法得逞 | 人民锐见
...不只是存在认定难、取证难、治理周期长等老问题,一些施暴者还会使用缩写、谐音、表情包等新形式规避审核,利用平台添加好友、发私信等功能绕开监管。为了获取流量,一些人罔顾后果炮制低
2023-02-25 11:00:00
...分享到数百个群、空间,并获得数百万评论和数亿点击量,施暴者众多;另一方面,网络具有匿名性特质,导致溯源困难,受害者往往无法自行取证追责,维权成本极高,而键盘侠们则随时可以换个
2023-09-25 18:47:00
“戾气”伤人怎么办?直面网暴不做旁观者
...检察机关可以提起公诉,最后由人民法院审判,如果认为施暴者构成刑事犯罪,可以进行刑事制裁,判处有罪。支振锋说,还有一种情况,比如说在日常生活里有一些网络暴力,情节比较轻微,没有
2023-11-24 17:02: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韩国现一中高中男排访问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中学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冯小伟)2025年10月29——30日,韩国现一中高中男排访问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中学并举行了友谊赛
2025-10-31 13:34:00
中国网10月29日讯 据中国驻荷兰王国大使馆消息,近日,荷兰发生一起涉中国公民交通事故。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提醒在荷中国公民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025-10-29 21:52:00
中国网10月29日讯 据中国驻英国使馆网站消息,日前,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英首相斯塔默涉华言论答记者问。记者:据报道,英国首相斯塔默近日接受采访时称
2025-10-29 15:01:00
中国网10月29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5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阿尔及利亚国务部长兼外长阿塔夫通电话
2025-10-29 20:49:00
中国网10月29日讯今天,中国驻札幌总领馆再次提醒领区公民警惕“熊出没”,加强安全防范。近来,日本野熊袭人事件频发。据不完全统计
2025-10-29 14:29:00
利比亚紧急救援服务部门发布消息说,一艘偷渡船28日凌晨在利比亚西部城市扎维耶附近海域倾覆,造成18人丧生、18人失踪,另有92人获救
2025-10-29 13:33:00
中国网10月29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28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2025-10-29 09:47:00
“福州—泗水”国际客运航线顺利启航
福州新闻网10月28日讯(记者 宋亦敏 通讯员 王蔚然 彭新建 江瑾婷)28日上午9时20分,搭载着136名旅客的MF8721航班从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平稳起飞
2025-10-29 00:41:00
联合国、法国27日谴责以色列军方日前再次袭击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维和人员的行动。以军承认投掷了弹药,但否认向联黎部队开火
2025-10-29 00:3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通讯员 王子毅 记者 谢嘉迪)10月27日,厦航MF8661航班从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平稳起飞,标志着泉州至吉隆坡直飞航线正式通航
2025-10-28 07:5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佘峥 通讯员 戴佩琪)基于历史事件创作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的主角吴石保护下来的“末次资料”,到底有啥意义
2025-10-27 16:27:00
东航恢复中印航线:上海浦东⇌德里航班11月9日开飞
@中国东方航空 介绍,11月9日起,东航将开飞中国上海往返印度德里航线,由空客A330-200宽体客机执飞,每周三、六
2025-10-27 14:41:00
两架美军机在南海相继坠毁
据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发布消息,当地时间10月26日下午2点45分左右,美国海军一架隶属于第73直升机海上打击中队的MH - 60R“海鹰”直升机
2025-10-27 14:07:00
政府“停摆”持续 美低收入人群食品援助将于11月1日停止
当地时间10月25日,美国农业部在其网站上发布通知称,美国联邦政府的“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将于11月1日停止。美国农业部称
2025-10-27 13:37:00
记者当地时间25日获悉,在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宣布对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及其家人、哥内政部长阿曼多·贝内德蒂实施制裁后
2025-10-26 04: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