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
◆本报见习记者张冰
香港大学气候与碳中和研究院招生负责人倪丹菲有些惊喜和意外。不久前,香港大学首次开启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研究生招生,首轮申报于1月14日结束。倪丹菲收到近千份申请,“申请数有些超出我们预期,毕竟后期还有多轮申请,最终只有100个入学名额,仅就目前申请情况来说,近乎1:10的竞争算比较激烈了。”
随着“双碳”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学生把求职眼光瞄准“碳中和”领域,也在求学路上提早谋划。
正是注意到国内对于“碳”的求学求职热度不断攀升,香港大学量身打造了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研究生项目。这无疑是一个信号,“碳中和”专业人才精英化培养迎来新发展。
强调跨学科合作,以地球科学作为基础课程
教育部此前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到,要加快紧缺人才培养,推动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支持部分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的综合高校和行业高校,建设一批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新学院、新学科和新专业,在探索、总结经验基础上,引领带动全面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
一般情况下,“碳中和”相关专业的设置多涉及政策、经济及技术等层面,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此前开设了“碳经济”硕士项目,清华大学开设了“碳中和系统科学与技术”硕博项目等。
而香港大学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项目是由气候与碳中和研究院、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共建,强调跨学科合作。
“这个专业特别适合那些热衷于探索科学、政策和技术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相互联系,以及在地方、国家和全球各级实施这些解决方案的申请者。”倪丹菲告诉记者。
专业课程将商业智慧与对气候和政策的理解融为一体,以地球科学作为基础课程,目标是培养具备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所需的跨学科专业知识专业人才。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感兴趣的学生也多了一个新选择。
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包含了5门必修和4门选修。其中,必修课有气候变化政策、气候数据科学与分析、气候国际发展与管理、气候解决方案和创新、全球生态与气候系统等,整体实现从科学到政策再到商业手段全方位的闭环学习。
选修类课程涉及城市规划类、公共卫生、法学类课程。比如,城市规划类聚焦在建筑学领域如何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如何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法学类课程主要聚焦环境法学习及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公共卫生类则聚焦气候变化与公众健康方面的研究学习。
鼓励不同专业背景共同学习,带动学科发展
招生前期,倪丹菲和团队伙伴前往内地的多所大学,对学生申请气候风险与管理硕士的诉求开展了调研。其中43%的受访者认为,申请当前热门的气候风险与管理硕士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道路转换。
“有些学生在本科阶段对职业规划很迷茫,本科阶段培养又是全方位的,没有专注于哪些细微方向,有些学生毕业后并不想从事对口工作。申请一年制的气候风险与管理硕士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转换,在硕士阶段有更好的就业方向,既不抹杀本科的专业背景和知识,又能进入全新的热门领域,帮助学生打开未来就业的职业通道。”倪丹菲向记者介绍。
由于硕士阶段课程相对专业,是否存在没有本科专业学科背景、硕士阶段专业学习跟不上,或者课程安排过多、完不成学业的情况?
“截至目前,我们收到的近1000份申请里,有香港大学本校学生,还有部分来自内地高校,学生们的专业背景多元化。”倪丹菲表示:“因为是经管学院专业,商科专业学生申请率较高,其他以建筑学、化学、法学、新闻传播学学生居多,一些学生还有新材料、电池行业的实习经历。”
倪丹菲表示:“气候变化领域复杂,本就不是一个学科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们鼓励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申报和共同学习,反而可以促进大家多交流、带动学科发展。专业课学习属于普及类学习,主修课程大多是类似监测手段、气候监测技术方法等基础性学习,对专业背景要求低,合理搭配必修和选修课程,课程完全能保质保量完成。”
倪丹菲举例说,如果本科专业是新闻传播,叠加气候风险与管理硕士的背景,未来的求职方向很多。
“应对气候变化涉及面广、抽象难懂,新闻传媒类的毕业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更好地把气候变化的相关热点传播给社会大众,比如,在一些气候变化会议上,有专业背景的记者可能会更加得心应手。再如公共卫生相关领域,气候变化对公众健康影响很大,具备了专业知识才能做好相关报道。”倪丹菲解释道。
ESG就业前景广阔,但对其高薪应理性看待
“双碳”背景下,ESG受重视程度显著提升,投资规模和参与人数都在逐年增高,成为实现“双碳”战略、引领经济转型的有效手段。某专业咨询机构曾发布报告称:在2026年前,ESG领域将创造大批就业岗位。
在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要求之下,ESG可以在企业层面让“双碳”目标落地,从公司治理、环境保护、服务社会等方面与整体战略高度契合,相关ESG投融资、企业ESG评级等服务也有大量的人才需求。
ESG相关专业的人才,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如何?
一般来说,毕业生会选择进入传统的金融机构、投资管理机构以及清洁能源上市公司,从事商业投资、风险管理投资建议等工作。
“从香港当前的大环境来看,由于港交所要求上市企业每年都要披露ESG报告,企业对CCO(气候变化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尤其是清洁能源类的企业需求量极高。”倪丹菲介绍:“像公共政府部门、能源公司、智库或研究型组织等也有需求,诸多头部咨询公司都开始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发力。”
“香港的汇丰、中银等金融机构都是气候与碳中和研究院的定向合作机构,学生可以申请去实习,表现优秀的也有留下来的可能。”倪丹菲补充道。“当下很多机构都会针对高管进行ESG培训,很少会把相关专业知识输送给普通本科生,通过硕士课程,能够给当前的毕业生就业打开更广阔的通道。”
对于网上流传的ESG年薪百万,属于超高薪行业等传言,倪丹菲也提醒有志于从事ESG行业的学生应理性看待。“目前ESG是一个热门的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ESG人才也具有稀缺性,具体还是要根据从事行业、企业需求以及整体经验水平综合考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9 0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