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实习实训衔接法学人才培养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2-22 06: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全国各地120余名大学生汇聚上海法院实习3个月

实习实训衔接法学人才培养

王闲乐

本报记者 王闲乐

龙年春节前夕,一场特殊的结业式在国家法官学院上海分院举行。台下坐着的是来自涵盖“五院四系”在内的20余所法学院校、科研院所120余名在校大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上海法院实习法官助理。

这是全国首家省级高院牵头开展的实习实训项目。3个月时间里,这些大学生从全国各地汇聚到上海,在带教法官和法官助理的指导下,协助参与案件办理、考察调研等法院日常工作,并完成自己的实习任务。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上海高院积极研究落实,和各合作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推出了这一实习实训项目,旨在系统性地锻炼在校学生的法治工作实践能力,探索实现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有机衔接。

不一样的工作内容

中国政法大学研二学生陈益聪是在学校官网上看到这次实习实训招募公告的,当他习惯性下拉到底时,却看到一个附件:上海法院实习法官助理管理办法。

“我当时就想,这份实习好像和以往的不一样,感觉特别正式。”陈益聪说,点开之后,他发现上海高院已经对实习法官助理的选拔、培养、管理、考核等内容作出了非常细致的规定,“其中提到,实习法官助理可以协助审查诉讼材料、归纳诉讼争议焦点、起草阅卷笔录及庭审提纲等供案件承办法官及合议庭参考,这些工作内容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

事实上,不少报名的实习法官助理之前都有过法院实习经历,但大多是从事一些“跑腿”的辅助工作,真正参与到法院审判实务中的并不多。

因此,当得知自己要协助草拟一份判决书时,来自上海政法学院的实习法官助理吴熙辰格外激动。“这是一起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其中还涉及刑民交叉问题。”吴熙辰伸手比划了一下,案卷材料大概有三四十厘米厚。她用一个星期时间先厘清了其中的关键问题,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和示范下,用两个星期协助草拟了50页左右的判决书初稿。

很快,她就收到了带教法官和帮教法官助理的反馈:初稿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修改痕迹。“通过这些修改痕迹,我认识到判决书是要释法说理的,而我写得太‘法言法语’了。”吴熙辰说,此外,在事实认定部分,她过于相信原告单方面的陈述,也存在较大问题。

像吴熙辰这般,一上手就发现理论和实践能力存在较大差距的实习法官助理不在少数。西南政法大学研二学生杨如梦在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实习时,曾协助草拟过一份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判决书,她想当然地以为电子借据就是借据,直到带教法官指出,法律上对电子借据有明确的认定标准。

不一样的考核方式

虽然也犯了一些错误,但让这些尚处在“象牙塔”中的学生参与“实战”,本就是上海高院组织实习实训的目的。

这从此次实习考核方式就能看出来,上海高院要求,所有参与实习的同学都要执笔完成一项调研报告、协助草拟一篇法律文书、撰写一个典型案例,旨在全方位考察同学们的能力。

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宋鑫在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实习,他跟随的带教法官主要负责审理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他因此注意到,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涉及的当事人众多、法律关系相对复杂且相互交织。

“在案件审理中,法院对实际施工人与承包人之间存在的真实法律关系的认定至关重要,将决定双方之间施工合同的效力,从而影响司法裁判的走向。”宋鑫说,他就此确定了调研方向,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基于近三年上海杨浦法院的裁判案例,在法官指导下完成了《违法分包、转包、挂靠、内部承包的司法认定及法律后果》调研报告。

“好的判决书,就是你写好以后,相应的裁判规则也就蕴藏在其中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在读学生、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实习法官助理王瀚斌在协助草拟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二审文书时,不仅梳理清楚了食品药品纠纷惩罚性赔偿的原理,还充分关注到裁判规则的可操作性,在认定标准中列举若干常见的考虑因素,形成具有操作性的审查指引。

记者了解到,第一期实习法官助理的“三个一”成果关注领域非常广泛,从数字法治到金融衍生产品,从快递物流到国际司法协助,有的同学还在法官指导下协助草拟了司法审判的白皮书。他们的优异表现和开阔视野,让一些资深带教法官都在感慨:“后生可畏。”

不一样的实习收获

三个月的实习结束后,很多同学感到收获满满。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在读学生唐鸿宇被安排到全国基层法院首家知识产权审判庭——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实习。每周要读完一本知识产权领域书籍、协助完成一篇法律文书,每次观摩完庭审必接受提问……在“实战”强度下,唐鸿宇感觉到自己的业务能力飞速提升。到结业时,他已经协助草拟了近10篇法律文书,深入调研了著作权法中关于短视频平台责任研究的相关内容,撰写的论文即将被全国法院优秀期刊录用。

陈益聪则在实习中发现,校园内教授的知识领域存在“盲区”。在上海高院金融审判庭实习期间,他曾参与到一起涉私募基金纠纷案件的讨论中,其中涉及受托人和管理人责任认定问题。“我们在学校仅仅学习了私募基金的结构等知识,但对于责任划分认定完全不了解,导致我完全找不到头绪,这就产生了很大的知识落差。”陈益聪说,在带教法官的帮助下,他对相关监管政策、最新法律规定等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学习,这才对案件有了宏观的了解。

还有一些同学在带教法官身上看到了理想中的自己,由此确立了未来的从业方向。“我原本想当一名律师,现在改主意了。”吴熙辰说,自己的带教法官戴姣总是行色匆匆,走路“带风”,充满能量与干劲。吴熙辰逐渐确定了未来的职业道路——成为一名法官。

“无论身处体制内外,你们都将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法治中国建设进程发光发热。”结业式上,上海高院相关负责人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2 0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岳麓区法院与湖大法学院、湖师大法学院达成战略合作
...发正当时。10月31日,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与湖南大学法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在岳麓区法院举办协同育人基地揭牌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湖大法学院院长黎四奇,湖师大法学院副院
2023-11-03 11:56:00
...才是新时代法学教育的重要使命,吉林大学法学院在法治人才培养中突出实践性,摸索出培养法治人才的“吉大模式”,打通理论与实践间的壁垒。实践要素融入教学课堂“律师与法官的最好关系状
2023-10-17 07:13:00
本文转自:法治网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法院是泉州市“涌泉·扬帆”大学生实习基地。2023年暑期,共有35名学生报名参加实习并顺利结业,实践岗位共涉及法院6个审判业务庭室,并由20
2023-10-10 15:30:00
...正值暑期,镇江经开区法院迎来5名朝气蓬勃的江苏大学法学院实习学生。日前,该校“法律诊所”实践课程带队老师方晓霞院长、游文静老师来到法院,座谈了解学生实习情况。此次实习活动,为
2023-08-10 09:34:00
...“两院”支持协助下,学校法律与经济学系不断探索法治人才培养新方式,连续三年推行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实习项目,取得良好效果。签约仪式后,还举行了协同育人研讨会。长治学院法律与经
2023-07-14 01:28:00
深化院校合作,共育法治人才|吉林警察学院一行到净月法院调研交流
...交流,促进司法实践与法学教育良性互动,不断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和司法实务工作水平,共同推进司法事业与法学教育的繁荣发展,1月4日,吉林警察学院王平副院长一行到长春净月高新技术
2024-01-05 16:22:00
...等学科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综合性、跨学科、融通性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专业素养高、学术能力和综合实力强、有创造视野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扎实推进专业建设夯实新文科建设基础法学专业
2023-09-25 09:12:00
创新人才培养,山政打造“A+B+N”协同育人教学新模式
...具体要求,山东政法学院深耕“教育+行业链”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经过“3+N”1.0初级模式、“1+1+N”2
2023-12-22 13:36:00
...才,近日,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人民法院在商丘师范学院法学院举行“驻校党员法官工作站”挂牌仪式。据悉,这是梁园区法院首次在大学校园设立“驻校党员法官工作站”。在挂牌仪式前的座谈中
2023-01-09 06:20: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