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甄宓:三国时期的绝世佳人,死因成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4 11:15: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乱世三国中出现了大量的英雄人物,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绝世佳人。也许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貂蝉,但是历史上貂蝉是不存在的,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而今天的主人公是存在的,她的结局也让人唏嘘不已。

甄宓:三国时期的绝世佳人,死因成谜

她就是文昭甄皇后,全名甄洛,字嫦娥,别称甄宓。曾经有一个叫刘良的相士指着甄氏说:“这个女孩贵不可言。”

不同于古代其他的女子,甄宓从小就喜欢读书写字,九岁时,看过的文字都能熟记于心。她哥哥曾劝她去学习女工,她答道:“听说古时候贤惠女子,都学习前人的经验,用来借鉴。不读书,拿什么借鉴呢?”

建安年间,袁绍的次子袁熙对甄宓一见钟情,不久之后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但是这段婚姻没有维持多久,建安九年,冀州邺城被曹操攻破,袁家许多女子被侵犯抢夺。

甄宓:三国时期的绝世佳人,死因成谜

此时甄宓不过21岁,正处于女人的黄金年龄。曹丕是第一个进入袁府的,见甄宓姿貌绝伦,心动不已,于是将她纳为妾室。

婚后,甄宓受到了曹丕的独宠,并生下了儿子曹叡和女儿曹氏(东乡公主)。有一次,甄宓得知婆婆卞夫人生病,自己又不能侍奉问安,忧愁害怕,日夜流泪。见到卞夫人过后,甄宓悲喜交加,感动了周围的人。就连卞夫人都夸她是孝顺的媳妇。

甄宓:三国时期的绝世佳人,死因成谜

生活中,甄宓从不恃宠而骄,她经常劝那些受宠的妃子们要努力上进,对那些没有得到曹丕宠爱的姐妹们加以安慰开导,还常常劝曹丕要多娶出身好的女子,以便让子孙旺盛,可以说是贤妻良母,真正做到了母仪天下。

但是男人终究会变的,更何况是当上皇帝的男人。曹丕称帝后,刘协把两个女儿许配给曹丕,另有郭贵嫔和李、阴两位贵人得到宠爱,甄氏日益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语。

由于易地而处,想见又见不到曹丕,甄姬只能寄情丝于笔墨,写下了她唯一一首传世作品《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甄宓:三国时期的绝世佳人,死因成谜

曹丕是诗人,完全可以看出甄姬诗中流露的爱怨之情,先是爱,后是怨。情由心生,回忆起两人之前的美好记忆,唤起旧情才对,但是曹丕见了之后大发雷霆,直接赐死了甄宓。

当时,曹丕曾请术士周宣解梦,周宣答:“天下将有贵族女子冤死。”曹丕闻言后悔,派人追回赐死甄氏的使者但已不及。

甄宓冤死后,为了防止她到阎王那里告状,她的头发披在脸上挡住面部,嘴里塞满米糠下葬。

甄宓:三国时期的绝世佳人,死因成谜

自古君王皆薄情,最是无情帝王家,甄姬这么贤惠的女人,跟曹丕曾是一对恩爱夫妻,却抵不过一首诗带来的误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第一美女甄宓因美丽引发的悲剧
...去世时的惨状,整日以泪洗面。于是他质问郭女王母亲的死因,郭女王一口咬定和自己无关,让他问死去的父亲。曹睿一怒之下,逼死了郭女王,也以同样的方式下葬:“以发遮面、用糠塞口”初,
2023-09-11 23:04:00
...上郭妃从中挑拨,干脆赐了甄氏一被毒酒。可怜这位绝代佳人死后,还被用头发盖住脸,路口嘴里塞满糠,用意是让她在阴间无脸见人,有苦难诉。两年后,曹植到洛阳拜见哥哥曹丕,曹丕仗着喝醉
2023-09-03 16:25:00
三国绝代佳人郭女王:父母双亡沦为婢女,却逆袭为曹魏第一皇后
...以数量多少忖度之,凡出现的绝对是属于凤毛麟角的绝色佳人。能配得上帝王将相的当属绝代佳人矣。这些绝世而独立的佳人,或禀绝代姿容,或杀伐决断,或顾全大义,在男性世界中留下浓墨重彩
2024-04-14 19:53:00
...甄姬,又名甄洛。甄洛是裹在重重历史迷雾中的一位乱世佳人,她的美貌,她的才情,她的贤德令历史上三位赫赫有名的男子所倾慕,就连她的命运和这三位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就是曹操,曹丕,曹
2024-09-10 13:58:00
文德皇后郭女王,是被养子魏明帝曹叡逼死还是寿终正寝?
...丁巳(235年3月14日),曹魏皇太后郭女王去世,然而她的死因众说纷纭,有不少传言称她是被养子魏明帝曹叡逼死的。那郭女王真是被曹叡害死的吗,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郭女王死因根
2023-01-31 17:29:00
洛神甄氏:三国时代的绝世佳人与她的传奇人生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在三国才子曹植的笔下,超尘脱俗的洛神呼之欲出。传说洛神就是曹植思慕的嫂嫂甄氏,也就是魏文帝曹丕的妃子甄洛甄夫人。甄氏才色双绝,甄氏是中山无极县人,原名甄
2024-03-11 14:37:00
三国第一美女甄宓,深受曹丕宠爱却突然将其赐死,她究竟得罪了谁
...的绝色美人。她是引领魏晋新时尚的美妆达人,还是三国时期曹魏集团最大的绯闻女主。她以二婚身份嫁给曹家的同时,还征服了曹家父子三人。但在年老色衰之时,却因失宠心生抱怨,被魏明帝无
2024-11-17 10:47:00
三国时期魏国文昭甄皇后的死亡之谜
...因为魏明帝曹叡追问亡母之事最后忧惧而死。不过具体的死因在史书中也不统一。文昭甄皇后之死绝对是魏国的一大秘辛,所有的史书记载都不统一就可以看出来这背后绝对是涉及到了皇家的秘辛。
2025-05-06 13:01:00
郭女王打败三国第一美人甄宓,她有何过人之处?
...面,以糠塞口使她的灵魂在黄泉路上无处申冤。荣登后位死因成谜甄宓死后,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册封郭照为皇后,遭到了众大臣的一致反对。身为天子,家事也就是天下事,朝臣们认为,皇
2023-01-31 17: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