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青龙三年正月丁巳(235年3月14日),曹魏皇太后郭女王去世,然而她的死因众说纷纭,有不少传言称她是被养子魏明帝曹叡逼死的。那郭女王真是被曹叡害死的吗,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郭女王死因
根据史料记载的不同,郭女王的死因有三种说法,一是《三国志》里的正常死亡,二是《魏略》里的忧惧而亡,三是《汉晋春秋》里的被曹叡逼死。
青龙三年春,后崩于许昌……(三国志·郭女王传)
《三国志》记载郭女王是在许昌去世,虽然并没有提到她的死因。不过作者陈寿是西晋官员,若郭女王是非正常死亡,那他在书中完全可以秉笔直书,没有必要为魏明帝遮掩。因此郭女王在陈寿眼里当是正常死亡,所以他仅用“崩”一个字表示她的去世。
明帝既嗣立,追痛甄后之薨,故太后以忧暴崩。甄后临没,以帝属李夫人。及太后崩,夫人乃说甄后见谮之祸,不获大敛,被发覆面,帝哀恨流涕,命殡葬太后,皆如甄后故事。(魏略)
《魏略》记载甄宓遭到郭女王陷害,所以被丈夫魏文帝曹丕赐死。甄宓临死前将儿子曹叡托付给了后宫的李夫人,让她好好照顾曹叡。后来曹叡长大即位,对母亲甄宓的死痛惜不已。郭女王听了很害怕,担心曹叡早晚会知道甄宓的死因而替母报仇,于是忧惧而亡。
郭女王死后,李夫人才敢把甄宓的真实死因告诉曹叡,提到甄宓死时丧礼简陋,还被头发盖住了脸庞。曹叡听了是又恨又痛,便依照母亲甄宓死时的礼节来对待郭女王。
帝知之,心常怀忿,数泣问甄后死状。郭后曰:“先帝自杀,何以责问我?且汝为人子,可追仇死父,为前母枉杀后母邪?”明帝怒,遂逼杀之,敕殡者使如甄后故事。(汉晋春秋)
《汉晋春秋》也记载甄宓是被郭女王害死,不过甄宓死时不仅被头发盖住了脸庞,还被米糠塞住了嘴巴。然后曹丕就立心爱的郭女王为皇后,还把曹叡过继给没有孕育子嗣的她当儿子。
曹叡一直对母亲甄宓的死愤愤不平,便在即位后多次向郭女王质问她的死因。郭女王于是回答说:“你母亲是被你父亲所杀,为什么要来责问我?况且你是做儿子的,难道能找死去的父亲复仇,为生母而枉杀后母吗?”
曹叡听了十分生气,决定为母报仇,便逼死了郭女王。然后曹叡安排郭女王的葬礼时便仿照母亲受辱时的丧礼来报复郭女王。
二,郭女王是否被害
船长认为郭女王是寿终正寝,魏明帝曹叡将其杀害的说法并不可信,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三国志》是正史,史料的可信程度远在《魏略》和《汉晋春秋》之上。而《魏略》的成书时间要稍早于《三国志》,那陈寿肯定也见过曹叡逼死郭女王的记载,但他在《三国志》对此事未有丝毫提及,可见该事的可信度不高。而《汉晋春秋》的成书在东晋时期,距离郭女王去世已经百年,可信度自然不如距当时仅三十年的《三国志》。
初,甄后之诛,由郭后之宠,及殡,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后,使养明帝。(汉晋春秋)
其次《魏略》对甄宓的丧礼只提到了“被发覆面”,而《汉晋春秋》却多了“以糠塞口”,就连郭女王的死也由“以忧暴崩”变成了“逼杀”。这就很奇怪了,《汉晋春秋》成书较晚而详细程度却远多于成书较早的《魏略》和《三国志》,可见其书中的说法当是据《魏略》及各种传言穿凿附会而成,并不可信。
(魏明帝)事父以孝,父没,事母以谨,闻于天下,于今称之。(晋书·阎缵传)
再次西晋官员阎缵在皇太子司马遹被废后曾向晋惠帝上书为他求情,奏折中提到魏明帝对母亲十分孝顺,至今仍受到天下人的称赞。而甄宓死于曹丕之前,那魏明帝在父亲死后侍奉的母亲只能是郭女王。可见在西晋时期,人们都认为魏明帝是个大孝子,并不认为他毒杀了郭女王。
维青龙三年三月壬申,皇太后梓宫启殡,将葬于首阳之西陵。哀子皇帝睿亲奉册祖载,遂亲遣奠,叩心擗踊,号啕仰诉,痛灵魂之迁幸,悲容车之向路(魏书)
最后曹叡即位是在黄初七年(226年),而郭女王去世是在青龙三年(235年),中间隔了九年的时间。而按照《魏略》和《汉晋春秋》的说法,曹叡是非常恨郭女王的,恨不得立即杀了她报仇。可郭女王却是在曹叡即位九年后而亡,曹叡要真想报仇不会等那么长时间,由此可见二书的说法不可靠。况且郭女王死后是和曹丕合葬于首阳陵,曹叡是十分悲痛且亲自送葬。可见郭女王是病逝而非曹叡毒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19: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