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三体问题不可解为什么还要研究《三体》剧照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2-21 13:52:00 来源:浅语科技

这段时间《三体》电视剧在网上大火,无论是看过原著的还是对科幻不怎么感冒的,都在跟着追。故事里的各种概念也开始迅速破圈,从科幻爱好者走向普通大众。

这里面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个概念就是这部剧的名字—— 三体。很多人一开始弄不清“三体”是啥意思,具体指什么。其实英文版的名字更直白一些—— 三体问题(TheThree-BodyProblem)。

三体问题不可解为什么还要研究《三体》剧照

《三体》英文版

三体问题通常说的是天体力学中的一个物理问题,指的是由三个质点在引力作用下的力学关系,对应到故事中就是那三颗运动毫无规律的恒星。

三体问题不可解为什么还要研究《三体》剧照

剧中通过一款“三体游戏”向我们展示了三颗无规律的恒星是如何带来灾难的,这款游戏同时作为人类解开三体之谜的线索贯穿始终。游戏前期的主线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尝试找到三颗恒星的运行规律(也就是解决三体问题)。

但是我们知道,三体问题其实是不可解的,你没办法得到一个完美的答案,它不存在解析解。就是说就算你写得出公式,也算不出精确解,而且结果的误差会随时间跨度的增加指数级变大。

因为三体问题是一个对初值很敏感的混沌系统,类似蝴蝶效应。只要开始时候某个数值变化了一丁点儿(比如计算精度导致的误差),经过一定时间积累后这个变化会迅速放大,最终结果也是天差地别。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关于三体问题不可解这点,随着游戏的剧情推进,剧中也向观众做了说明。

那既然三体问题不可解,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思地去研究它呢?

首先从剧中的角度来说,像申玉菲这种ETO(地球三体组织)里的拯救派,他们是希望通过解决三体问题从而拯救三体文明。

三体问题不可解为什么还要研究《三体》剧照

《三体》剧照(申玉菲)

另一种人就是像申玉菲老公魏成那样的数学家,他们在解决三体问题这件事上,可以看做是数学家的一种执著,一种对待难题发自内心渴望解决的痴迷。

三体问题不可解为什么还要研究《三体》剧照

《三体》剧照(魏成)

其实三体问题虽然没有解析解,但是它是有数值解的,就是你可以针对性的给几个数,然后算出一个解。由于计算上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和精度问题,所以我们只能获得一定时间内的不那么精确的结果。这种方法虽然没那么精确,获得的预测结果也只是短期内的,但是你可以通过不断地收集新数据来对结果进行修正。所以理论上来说,以三体人的能力搞个“天气预报”应该不是问题。

但是剧中也说了,三体世界的那个星球是先前12颗行星的最后一颗,它将在150~200万年后和那11颗行星一样被恒星吞噬。所以对三体人来说,三体问题有没有解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毕竟无论是数值解还是解析解,都改变不了行星被恒星吞噬的命运。

说完了剧中的原因,我们再从现实角度来看看。

现实中的三体问题最早是牛顿于1687年首次提出,虽然后来问题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简化,但这一难题还是困扰了包括欧拉、庞加莱、希尔伯特等在内的每一代数学大师。

其中庞加莱率先意识到了对于一般性的三体问题它往往是混沌的,借此混沌理论还成为了后来数学领域的一个新分支。可以说对三体问题的研究,直接促使了数学这个学科的发展。

三体问题不可解为什么还要研究《三体》剧照

庞加莱

研究三体问题不仅仅有理论意义,在应用上它也展现出了实用意义。

虽然大部分三体情况都是混乱的,没办法准确预测,但是一些有规律的特殊情况也是存在的。

比如对于相同质量的三个点,其中一个位于中心,另外两个左右对称分布在两边,只要它俩同步围绕中心做圆周运动,那么这个系统就是有规律且稳定的。

三体问题不可解为什么还要研究《三体》剧照

同理,也可以让三个点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然后一起围绕中心旋转。

三体问题不可解为什么还要研究《三体》剧照

甚至于再复杂的还有这种八字形的运行方式等等。

三体问题不可解为什么还要研究《三体》剧照

研究这些特殊情况有什么用呢?

还记得之前发射的韦伯望远镜么,它目前运行在日地拉格朗日L2点附近。太阳、地球、韦伯,这三者组成的就是一个三体系统。由于航天器的质量远小于其他两个天体,且它们三个又处于同一平面,所以这种情况被称为“限制性三体问题”。

三体问题不可解为什么还要研究《三体》剧照

除了 L2 点,更靠近太阳的 L1 点常被用来放置太阳探测器。未来,我国的太阳探测器还将利用到 L4 和 L5 点,以便更好地对太阳风暴的传播情况进行观测。

除了日地拉格朗日点,地月拉格朗日点也是一些航天器的常驻地。比如用于地月实时通讯的“鹊桥号”中继卫星,它就运行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附近。

三体问题不可解为什么还要研究《三体》剧照

位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鹊桥号”中继卫星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拉格朗日等人当年在该问题上的研究,我们对太空的探索也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有时候一道题有没有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寻找答案的过程以及面对它的勇气。就像一次次面对三日凌空的三体人,明知无能为力,但还是坚持不懈拒绝躺平,因为“为自己寻找出路”是每一个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底层逻辑。就像明知被视为虫子的我们无法阻止三体人降临,但是求生的信念使我们依然坚定——“虫子从来就没有被真正战胜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15: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伯努利提出最速降线问题,拉格朗日落石运动律
...要意义。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最速降线问题可以用来研究飞行器的最优飞行路径。此外,在建筑领域,最速降线问题也可以用来研究建筑物的最优设计。 除了最速降线问题本身,伯努利的研
2024-01-09 10:32:00
拉格朗日、哈密顿和雅可比方程在物理、工程、天文中的应用
...朗日方程可能存在数值不稳定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拉格朗日方程的理论和应用。 二、哈密顿方程的意义和应用问题哈密顿方程是描述系统能量和动量守恒的方程。它基于哈密顿
2023-12-27 10:39:00
如何绕过受力分析解力学问题?《张朝阳的物理课》讲解拉格朗日力学
...朗日力学前,张朝阳先带大家回顾了牛顿力学是如何处理问题的。在牛顿力学中,需要先对物体做受力分析,这些力的合力会反映到物体的加速度上,加速度a是速度v的变化率,速度v是位置矢量
2023-10-01 17:01:00
耦合双摆的拉格朗日力学分析,《张朝阳的物理课》推导小角度耦合摆的运动规律
...为了给力学问题提供一种统一的框架,将从事相关工程的研究者从复杂的受力分析和几何问题中解放出来,将力学问题尤其是带有约束的复杂力学问题的处理整理到分析学的视角下,提供一种程序化
2023-10-23 10:34:00
什么是广义动量和哈密顿量?《张朝阳的物理课》讲解哈密顿力学
...形式,他将其应用到求解质点在中心力场中运动方程这一问题上,得到与牛顿力学完全一致的结果。从拉格朗日力学到哈密顿力学自牛顿在17世纪建立起以矢量与几何关系为基础的力学框架后,因
2023-10-29 23:02:00
《无尽的拉格朗日》组织计划圈调整,银河战事全新体验
...这一由专人统一进行指挥的方式,将有效规避沟通不畅的问题,从而保证各项战术意图的达成。指挥官能够利用丰富的策略值,调派舰队执行“封锁”“驻守”等大的地图指令,以种种精妙操作打出
2023-07-15 21:37:00
带电粒子的拉氏量是怎样的?《张朝阳的物理课》推导带电粒子哈密顿量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拉格朗日量和哈密顿量是怎样的?10月29日12时,《张朝阳的物理课》第一百八十三期开播,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坐镇搜狐视频直播间,先
2023-10-31 21:02:00
《无尽的拉格朗日》“新星”协议正式推出
人类穿越拉格朗日星门的太空探索长路,离不开每一位开拓者的点滴努力。聚沙成塔,薪火相传,每一位开拓者对于拉格朗日银河都无比重要,因此,一直以来,《无尽的拉格朗日》官方都希望能满足每
2023-03-03 17:10:00
《拉格朗日世代遗产》新内容上线
...开拓者大家好,7月上旬,小编曾和大家一起探究了关于拉格朗日世代遗产玩法(下称:「世代遗产」)的世界观故事,也了解到「世代遗产」不仅蕴含着一段宏伟的历史故事,更是「拉格朗日世代
2023-07-31 21:4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