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吴健) 一些人洗澡或游泳时耳朵进水了,或感觉耳朵痒时,会习惯性地掏耳朵。当掏耳勺、棉签在耳洞里游走,特别是把耳垢掏完后的那一瞬间,感觉非常舒适。因此,不少人沉迷于掏耳朵,经常给耳朵“搞卫生”。然而,长期不正确地掏耳朵会带来健康风险。 “医生,我的耳朵进水后就非常难受,一掏就疼。”近日,市民张先生因为经常耳朵不适前往温医大附属一院耳鼻咽喉科就诊。起初,他以为只是洗澡时耳朵进水导致的不适,然而,症状却越来越严重,每天不挖耳朵就感到痒,可一挖耳朵,疼痛更加剧烈。 该科副主任医师方练经过询问得知,张先生掏耳朵的习惯已多年,有事没事他都喜欢用棉签或挖耳勺在耳朵里面掏一掏,尤其洗澡后更得掏几下。经过检查,张先生的耳道虽然异常干净,但耳朵内皮肤充血,被诊断为慢性外耳道炎。 方练表示,外耳道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症状包括耳朵痒、疼痛、耳垢增多等。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鼓膜穿孔。此外,很多人享受挖耳舒服的感觉,掏出一些耵聍也认为耳朵更干净了,但实际上这样往往容易把更多的耵聍都塞到耳道更深的地方,久而久之形成耵聍栓塞。 方练介绍,大家俗称的耳屎,又叫耳耵。它由外耳道耵聍腺分泌,对耳道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掏得太干净的话,耳道皮肤失去保护层,反而容易发炎或感染。当掏耳勺或棉签探入外耳道时,就像人体其他敏感部位受到刺激一样,会产生强烈的酥麻和满足感,因此很多人掏耳朵时会有种奇异的舒爽感。即使没有耳垢,有些人也沉迷于掏耳朵,隔三岔五给耳朵“搞卫生”。 如何预防外耳道炎?方练说,当水进入耳朵时,不要急于掏耳朵,可以采用调整头位的方法让水出来。不要频繁挖耳朵,以免刺激外耳道。如确实需要清理耳道,要注意方法和工具的卫生。 同时,对于那些掏耳朵引起不适的人来说,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医生可以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安全有效地清理耳垢。他们能够判断耳垢的堆积程度,并诊断是否存在其他耳部问题。专业医生还可以提供正确的耳朵清洁指导,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耳朵健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1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