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王猛为何不愿跟随王猛南下辅佐东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1 06:28:00 来源:戏说三国

官至丞相,追谥武侯。

如果要从后世选一个人比肩诸葛孔明者,非王猛莫属。

诸葛亮逝于公元234年,王猛生于公元325年,虽相隔91年,却有颇多相似之处。前者生活于汉末乱世,后者生活在“五胡乱华”这个更加动荡惨烈的时代。前者早年隐居南阳隆中,以观天下,后者避世西岳华山,待机而动。前者遇见刘备,后者邂逅苻坚。

诸葛亮文治武功,王猛同样文韬武略。这也是二人虽都位居一国丞相,但死后追谥皆为“武侯”之原因。

王猛的运气显然比诸葛亮更好,诸葛亮鞠躬尽瘁,数次北伐,出师未捷身先死。王猛却辅佐苻坚,荡平北方,打下了一个比曹魏政权更广大的国土。

王猛所辅佐的前秦政权,乃是五胡之一的氐人政权。王猛是个汉人,接受儒家思想。作为当时最顶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为何他没有南渡,以助汉人政权东晋呢?

王猛为何不愿跟随王猛南下辅佐东晋?

(王猛)

首先我们必须回答的是,王猛有没有可能南渡?

答案是肯定的。五胡乱华,北方生灵涂炭,兵连祸结,北民南徙,衣冠南渡已是常态。王猛有脚,自然也能南下。即便王猛不愿自己主动南下,也有人来请他。这个请他的人,就是东晋大人物桓温。

公元354年,东晋荆州镇将桓温挥师北上,挺进关中,击败前秦苻坚,驻军霸上,遥望长安。王猛麻布短衣前去求见,侃侃而谈天下大事,桓温深以为然。于是桓温邀请王猛南下共赴东晋,最终却被本有意入仕的王猛拒绝。

桓温率军挺进关中,驻军霸上而不取长安,颇类似秦末刘邦入关中之事。

不过当时刘邦未取咸阳,只是因为害怕项羽,有心无胆。刘邦没有占据咸阳,部下司马曹无伤给项羽一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便搞出了一出鸿门宴的大戏。假如刘邦真干了,后果自然不堪设想。

桓温当然没有害怕的对象,关中的前秦政权已经被他打趴下。在东晋,他也是权势熏天。之所以不取长安,四个字——养寇自重。为了保存自己的军事实力和在朝中的地位,桓温选择了观望。

桓温的这点小心思,岂能瞒过顶级政治家王猛?这是王猛不愿跟随桓温南下的主要原因。桓温权势越来越大,后来果然有篡晋之意,被谢安所阻。其后人贼心不死,桓玄成功篡位,建立桓楚政权,不久兵败被杀。

王猛为何不愿跟随王猛南下辅佐东晋?

(桓温)

说实话,王猛的眼光是毒辣的,判断是准确的,选择是明智的。

请客的人不对付,那么如果换成“江左第一人”风流大名士,李白的超级偶像谢安,王猛会不会南下辅佐东晋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中国自两汉至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社会中有一个特殊的阶层——门阀士族。东汉的察举制和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垄断选拔人才和官吏之人,逐渐形成了门阀世家大族。这些家族把持社会舆论,垄断政治生活,并且具有经济主导性。即便有政府职位分流至下层社会,也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东晋政权便是在南北两地门阀士族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此时士庶之别已成鸿沟,加上东晋内部南北士族之间、皇室与士族之间、中央与地方士族之间矛盾错综复杂。在这种政治格局下,出身寒门的王猛即便去了东晋,仍然不会有立足之地。

对于志向高远、心怀天下的王猛来说,是不会为一个没有用武之地,没有前途和希望的政权服务的。

士族门阀制度,一直延续到隋唐,随着科举制的发展而逐渐衰落分化。直至唐哀宗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朱温将朝中官员三十多人杀于白马津,投入黄河,让所谓“士族清流”与“黄河浊流”同为一体。大河东去,中国世家大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王猛为何不愿跟随王猛南下辅佐东晋?

(苻坚)

如果王猛没有生活在五胡而是五代,有人来请,他应会予以考虑的。

王猛出生时,西晋已经灭亡九年。早年家贫,颠沛流离,常年的军阀战乱, 再次重创了其对司马家的残存记忆。贾后乱政,“八王之乱”的西晋黑历史和“永嘉之乱”时西晋的无能与堕落,也让王猛等知识分子,彻底丧失了对司马家的期待和想象。这也非个例,后赵羯人石勒的大谋士张宾,也是如此。

公元前355年,五胡时代第一名主苻坚的出现,最终牢牢地将王猛留在了关中,留在了北方,留在了五胡氐人的前秦政权。

公元375年,临终前王猛对苻坚留下遗言,两件事:一是东晋乃华夏正统,不可图之;二是着力削弱前秦国内的鲜卑、羌等胡族势力,以安国家。可惜这两件事苻坚终究都没有采纳。

王猛死后八年,公元383年,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攻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惨败,鲜卑、羌等势力趁机而起,大大的一个前秦,顷刻间土崩瓦解。

东晋乃华夏正统,不可图之。这无疑是一代智者的远见卓识,是否还有王猛对华夏正统的隐隐眷恋和庇佑?不得而知。

(参考资料:《晋书》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1 11:45:4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同据巴蜀,为何刘邦成功了,而诸葛亮失败了
...国的皇帝,史称西汉。大约过了四百年,天下再次大乱。诸葛亮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备奋然而起,终于建立了蜀汉政权。223年,刘备身死,恢复帝国
2024-04-25 23:08:00
如果诸葛亮多活二十年,蜀汉会怎样
...这一目标最终在曹操儿子曹丕手中完成。有些魏粉认为,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不仅让人民重新走进了战火之中,而且穷兵黩武,注定是徒劳的。但小编仔细研究了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后,发现姜维的
2024-04-12 22:35:00
刘备为什么一定要向益州发展?
...,而刘备的命运转折点就发生在公元207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刘备在没有请出诸葛亮之前,属于典型的志大才疏类的政治集团,刘备从小的理想就是能坐上羽葆盖车,这意味着刘备终极理想
2023-08-23 15:34:00
如果魏延子午谷奇谋成功占领长安城,会发生什么?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魏延向诸葛亮提出子午谷奇谋一计,愿意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奇袭长安,魏延认为若如此必能成功,这一计策引发了大量的争议,一部分人认为子午谷奇谋能成功,并且是诸葛
2023-08-25 21:42:00
三国时期的荆州为什么被称为东汉十三州?
...进攻,这个地方就是南阳盆地的襄樊,当时归属于荆州。诸葛亮北伐 西边的秦岭是长达数百公里的崇山峻岭,别说骑兵了,就算是人也是很难走的,东边虽水网密布的淮河以及典型的江南水乡,
2023-08-24 17:13:00
韩信能出川,为什么诸葛亮五次北伐却无法出川呢
...,那么当年的韩信能够成功出川与项羽争夺天下,为什么诸葛亮五次北伐却无法出川呢?可以说诸葛亮和韩信,在古代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更是受到后世的追捧,尤其是两者都是唐宋时期的武庙十
2024-06-14 19:05:00
蜀汉灭亡的真相:黄皓专政与刘禅的无力
...,有四种比较流行的观点。一是蜀汉后期人才凋零,二是诸葛亮的北伐耗尽国力,三是蜀汉没有得到士族门阀的支持。第四,刘禅的能力不足,最终才会落得亡国下场。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仍然人
2023-10-06 09:03:00
...方足兵足粮,并为刘裕处理朝廷政务,刘穆之就是刘裕的诸葛亮,刘穆之一死,朝廷中失去了刘裕的心腹,刘裕担心后方会在政治上出现问题,因此刘裕不得不率军南返。刘穆之是刘裕的“诸葛亮”
2024-07-18 22:01:00
吴懿对蜀汉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向刘备投降,至此刘备平定益州,刘备随后大宴士卒,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对有功将佐论功行赏、加官晋爵。同时,采纳刘巴建议,铸直百钱,开办官市,稳定物价,恢复生产,很快巩固了在益州
2023-05-31 15: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