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
杨萍:
“贡茶”兴业香溢远
杨萍
通讯员 柏驰 刘启航
正值隆冬时节,行走在平利县城关镇三里垭村贡茶新村观光步道,整齐青翠的茶垄、碧波荡漾的池塘、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映入眼帘,美丽乡村充满勃勃生机。
香气氤氲的茶垄里,村民杨青文正握紧锄头翻沟、施肥、覆土,躬下身子熟练地清除杂草。谈及在茶园务工的收入,杨青文扬起袖子擦擦汗,憨厚淳朴的笑容在脸上绽放开来。“现在上了年纪,体力活干不动了,在杨书记的茶园里采茶、拔草、施肥,一年也能挣四五万,还能照顾上老人小孩,已经很满足了。”
杨青文口中的杨书记是三里垭村党支部副书记杨萍,正是因为杨萍对发展茶饮产业的执着坚守和敢想敢干,才将曾经村集体的低产荒地变成了如今的高效茶园,把撂荒地变成了“打卡地”,带领村民实现“因茶兴业,因茶致富”。
回想起种植茶叶的经历,杨萍打开了话匣子。“三里垭被誉为‘贡茶之乡’,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大面积种植茶叶,风一吹就能闻到茶叶清新的香气,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管护技术跟不上、销路打不开、种茶收入低,不少茶农选择外出务工,茶园出现大面积撂荒,茶园面临无人种植管护的尴尬境地。于是,把生态资源利用起来,让‘贡茶之乡’的名片亮起来的想法就在我脑海萌生了。”
杨萍流转村集体土地种植茶叶的想法却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农业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收益还要看‘老天爷脸色’,之前县上好几个流转茶园的企业都陆续经营失败了,我们都不赞成种茶叶,而且那时候家里没多少钱,一旦投资失败,一家人生活都是问题。”杨萍的爱人杨存军说道,“我咋也想不到,她为了种茶宁愿卖房子!”
性格直爽的杨萍向来说干就干、干就干成。“当时为了流转这片地种茶叶,我把县城边上的一套房子都卖了,凑了80多万,下决心解决茶叶销量不高、销路不畅、品牌不亮的问题。我们改造提升老旧茶园,邀请农技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注册茶叶公司和茶叶商标,并开直营店加强宣传推介。”杨萍说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萍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她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下,三里垭茶名声日甚,凭借着优良的品质,三里垭茶叶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2023年,公司共销售茶叶9吨,产值120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务茶增收30余万元。
随着茶园渐成规模,拓宽加固茶园观光步道,依托茶园打造廉政文化园,三里垭贡茶新村逐渐成了附近村民和县内外游客游玩的新选择。看到游客接踵而至,杨萍又有了新点子:“游客越来越多,但周边没有吃饭休息的地方,正好县上在推进茶旅融合,鼓励发展绿色经济,开餐饮、民宿生意肯定不错。”
2023年3月,位于三里垭贡茶新村村口,可同时接待150人,集餐饮、住宿、茶艺、露营、K歌为一体的“贡茶山庄”正式投入运营,成为县城及周边游客赏景、品茶、休闲娱乐的热门打卡地。“没想到县城周边还有这个好地方,今天不但逛了茶山、品了贡茶,还在帐篷营地K歌、野炊,真是超出了我的期待,下次还会带家人朋友过来游玩。”来自县城的游客张先生笑着说。
站在茶山向远处眺望,杨萍聊起未来的产业规划:“我将持续做精做优茶产业,提升茶园管护水平,规范生产加工标准,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让三里垭‘贡茶’的茶香飘得更远。同时,在做好茶叶首位产业的基础上,在延长产业链、丰富旅游业态上投入更多精力,为游客提供可观光、可餐饮、可娱乐、可休憩的全面体验,带动更多村民就近就业、实现增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1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