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统筹做好“茶文章”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22 12:32:00 来源:杭州网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统筹做好“茶文章”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福建通过挖掘资源弘扬茶文化,集聚发展做强茶产业,持续创新提升茶科技,努力促进三者统筹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缕缕茶香,弥漫着哲思与诗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弘扬中国茶文化,有助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企业带产业、以产业带农户,农户、集体、企业合作抱团、共同发展。预计到2025年,福建省将建立茶叶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00个,带动茶农3万户以上。

◇借鉴葡萄酒庄园生产模式,集生产、加工、营销、品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茶叶企业“茶庄园”,在福建悄然兴起。2019年,福建出台全国首创的省级地方标准《茶庄园建设指南》,目前全省已建和在建的茶庄园超过60个。

◇以资源圃为依托,福建已成功育成了高香型茶树良种“金观音”“金牡丹”“春闺”“瑞香”等国家级、省级良种34个。

◇2021年以来,福建全省累计选认涉茶科技特派员369名,组建茶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388个。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作为我国重点茶区,福建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涉茶人口众多,是多彩中国茶大家族中一颗闪亮明珠。千百年来,茶深深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成为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

既关文脉,又系民生,小小茶事牵动着总书记的心。

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把茶业作为精心培育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调研足迹踏遍重点茶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地方考察中多次深入茶乡,为茶业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以此为指引,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先后出台《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加强引导扶持,提升茶产业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1年8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出台《关于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专项政策措施,各茶叶重点市县相继成立工作小组、工作专班,通过挖掘资源弘扬茶文化,集聚发展做强茶产业,持续创新提升茶科技,努力促进三者统筹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一缕香”弘扬千载中华文化

缕缕茶香,氤氲着哲思与诗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弘扬中国茶文化,有助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工夫茶,闽中最盛。”茶是福建名片,早在《茶经》诞生前300多年,福建便有关于茶的摩崖石刻。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茶文化,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遗迹、习俗和技艺。福建深入挖掘保护茶文化资源,大力推动茶文化传播,持续推进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全力保护厚重茶遗产。北苑御焙遗址位于福建南平建瓯市,作为400多年御贡茶史的见证,这里也是我国唯一的国保级涉茶遗址。2021年,建瓯市为北苑贡茶重点文物(重要遗址)投保4亿元,聘请考古专家组团开展考古调查。2022年,北苑御焙考古遗址公园被福建省文物局公布为“福建省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这是福建省挖掘保护茶文化资源的一个缩影。“我们鼓励茶叶主产区收集整理当地茶史、茶俗、茶技等茶文化相关资料、遗存,积极编纂地方茶志,修缮保护茶文化遗址,深化茶文化研究,形成了一批茶文化成果。”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林德福说。

丰富多样的传统制茶技艺,是福建茶文化的重要资源,也是传承保护重点。近年来,福建建立“国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体系,加强传统制茶技艺传承保护与创新运用。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福建有6个项目在列。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建现拥有与茶相关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6项,省级非遗项目29项,在全国产茶省份中位居首位。

促进茶文旅融合发展。龙岩永福台品樱花茶园,一树树樱花竞放。行走在万亩茶园中,茶绿樱红交相呼应,游客行在画中,感受双份浪漫。

凭借高“颜值”,永福樱花茶园已成为火爆出圈的拍照打卡地。茶园负责人谢东庆介绍,樱花盛时平均每天有2万至3万名游客前来参观。

以茶兴旅、以旅促茶,是福建创新发展茶文化的重要抓手。

武夷山是万里茶道起点,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武夷山国家公园所在地。“我们推动茶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吃有茶宴、住有茶宿、行有茶径、游有茶园、购有茶礼、娱有茶戏’的新业态,武夷茶文化已成为文旅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书记杨青建说。

福建瞄准“茶旅+”,鼓励各地将农耕文化、传统工艺、民俗礼仪、风土人情等融入茶文化,茶园生态游、茶乡体验游、茶保健旅游、茶事修学游等以茶为主题的旅游体验项目不断推陈出新,让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民房变民宿、茶山变金山。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梁全顺介绍,福建将进一步挖掘茶文化体验、研修和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潜力,进一步研发多元化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持续拓展茶旅融合业态。

用情讲好中国茶故事。“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英国诗人拜伦在《唐璜》中写下的语句,是闽茶和中国茶文化曾风靡欧洲的历史见证。

如今的闽茶再次走出国门,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媒介。

近年来,“闽茶海丝行”活动已成为传播福建茶文化、讲好中国茶故事的品牌项目。2016年以来,福建共举办境外闽茶专场推介会20场,设立“闽茶文化推广中心”16个,在推动全省茶叶出口增长的同时,持续宣传“茶和世界共享发展”理念。

“我们的品牌已入驻巴黎米其林三星餐厅,通过将茉莉花茶作为餐后饮品,让顾客感受‘中国春天的味道’。”福建春伦集团董事长傅天龙介绍,该企业先后走进俄罗斯、欧盟、东南亚、日本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让世界通过“一泡茶、一朵花、一杯水”体验中国茶文化。

“一片叶”做强特色产业

茶产业是福建重要的优势特色产业。立足稳面积、提单产、提品质、提效益,福建持续提升茶产业绿色化、精加工水平,不断拉长产业链,全省茶叶单产、总产、毛茶产值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一批区域品牌和龙头企业脱颖而出。

整村推进建设生态茶园。福鼎市点头镇江美村依山傍海,站在村内茶山之上放眼望去,碧海青山交汇处,满眼都是生机勃勃的绿色茶园。

江美村海拔低、温度高,茶树易得病虫害,过去村民治虫往往习惯用“猛药”。为实现绿色发展、提升茶叶品质,2021年起,江美村整村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党员带头、群众跟进,全部签署不打化学农药承诺书。

“我们根据相关规定,对违规使用化学农药的农户亮‘黄码’,暂停交易7天,7天后恢复交易但全年展示‘黄码’,提醒收购人员注意农残风险。违规使用除草剂、吡虫啉的,发现一次直接‘红码’并全年禁止交易。”江美村党支部书记缪起笋介绍,村里从农药销售环节开始严格管理,并向村民低成本供给生物农药,还安装了智能诱捕器、色卡诱捕器等生物设施,辅助消灭虫害。

“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引导,村民的理念慢慢转变了,茶叶品质得到提升,能以略高于市价的价格稳定供给本地大型茶企。”缪起笋说,如今,江美村的茶叶产值达每年三四千万元,年户均茶叶收入达五六万元。

围绕基本实现全省茶园不用化学农药目标,福建重点推进茶园生态化改造。通过严禁高度密植和过度矮化等掠夺性生产方式,综合采取种树、留草、间作、套种、疏水、筑路、培土等措施改善茶园生态,示范推广套作大豆、油菜等茶园土壤生境优化技术,应用遥感卫星、通信卫星、数字气象等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福建的生态茶园快速发展,面积已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83%。

支持龙头企业组建联合体。福建现有266家茶叶类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占农业同类企业数量的20.5%。全国百强茶企有1/4在福建。支持龙头企业持续做大做强,福建鼓励他们牵头建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在闽北松溪县,总投资约2.1亿元的福建省重点项目——“熹茗松溪白茶产学研综合基地”正在火热建设中。这个集智能化白茶工厂、智能白茶仓储中心、检测中心等为一体的现代化茶叶基地建成后,将带动松溪茶农持续增收。

熹茗集团董事长朱陈松说,松溪是白茶四大原产地之一,自然资源和种植基础好。基地将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方式联农带农,龙头企业既给订单,又辅导科学种植,实现“鱼渔兼授”。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企业带产业、以产业带农户,农户、集体、企业合作抱团、共同发展。预计到2025年,福建省将建立茶叶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00个,带动茶农3万户以上。

三产融合健全涉茶产业链。泉州市安溪县龙涓乡长新峰一座海拔约千米的茶山上,中闽魏氏茶庄园被云雾环绕,茶垄翠色如流,空气湿润而清新。

与单一功能的茶山、茶厂不同,这座占地面积近万亩的茶庄园,集铁观音生产、新品研发、参观体验、休闲度假、茶文化传播为一体,除了年产近20万斤毛茶,游客还可以在这里“沉浸式”体验采茶制茶。

借鉴葡萄酒庄园生产模式,集生产、加工、营销、品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茶叶企业“茶庄园”,在福建悄然兴起。2019年,福建出台全国首创的省级地方标准《茶庄园建设指南》,目前全省已建和在建的茶庄园超过60个。

茶庄园是福建省推动茶产业三产深度融合的成果之一。围绕“一片叶”,福建已形成覆盖茶饮料、茶食品、茶器具、茶化工、茶机械、茶文旅等涉茶产业全链条发展。2023年,福建毛茶产量55万吨,位居全国第二位。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的速溶茶年产能超过1.5万吨,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速溶茶生产商;福建仙洋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茶粉、茶浓缩液及商务出口国家标准参与起草单位……福建大力支持茶产业延伸产业链,一批涉茶企业提取利用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茶氨酸等有效成分,有力提高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率。

集聚发展点亮“多彩闽茶”。闽诸郡皆产茶。福建是全国茶类品种最齐全的省份,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闽茶体系。

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教授级高级农艺师苏峰介绍,近年来,福建积极拓展国内外茶叶市场,开辟茶叶销售渠道,促进享誉全国的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福州茉莉花茶等福建茶类特色产业集聚。

“十四五”期间,福建重点打造安溪、福鼎、政和、漳平、永春5个茶叶类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福州茉莉花茶、福建红茶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40个农业产业强镇和200个产业强村,促进闽茶产业“圈状”发展。

聚焦提升“多彩闽茶”知名度、美誉度,福建着力提升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等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茶叶企业品牌。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省茶叶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0个、中国驰名商标40个。

“一杯茶”透出浓浓科技范儿

走进宁德市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村落周边的千亩茶园延绵起伏,绿意盎然;村中茶行沿街一字排开,不时飘出阵阵茶香……一百多年前,红茶品牌“坦洋工夫”发源于此。

“闽茶每一次引领潮流,都与创新分不开关系。做大做强茶产业,关键靠科技创新。”苏峰说,通过加强茶树资源保护与品种创新,提升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装备水平,大力培养高素质的茶叶人才,闽茶正展现出越来越浓的科技范儿。

挖掘种质优势推动茶叶创新。福建素有“茶树品种宝库”之称,茶叶种质资源丰富。近年来,福建着力推动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社口镇既种茶又育苗,福建规模最大的茶树种质资源圃就坐落在这里。资源圃共收集保存茶树品种资源1000多份(个)、乌龙茶种质材料1000个(品、株、系)、其他种质材料4000个(品、株、系)。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陈常颂介绍,目前福建共有国家、省级审(认、鉴)定及登记的茶树品种61个,茶树良种覆盖率96%。以资源圃为依托,福建已成功育成了高香型茶树良种“金观音”“金牡丹”“春闺”“瑞香”等国家级、省级良种34个。

宁德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李辉介绍,宁德借助茶树新品种“金牡丹”,以乌龙茶的工艺制作红茶,推出创新型高香红茶,迅速获得市场青睐。“宁德年产红茶2.6万吨,创新型红茶占1/3。”李辉说。

“三化”创新提升工艺水平。一杯好茶,一靠原料,二靠工艺。福建以茶叶生产加工标准化、智能化、科技化,持续提升闽茶工艺水平。

萎凋是白茶生产的核心工序。传统的萎凋基本依靠露天曝晒,天气对茶叶品质影响极大。

“‘通风透凉、阳光明媚的北风天’是萎凋最理想的天气,但能否碰上这样的好天气,完全属于‘看天吃饭’”。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郑兆基表示,LED光源控温萎凋技术的成熟应用,让这一感性描述转化为标准化的生产环境。

走进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干净整洁明亮的厂房里,白茶精制生产设备顺着车间延展开来,充满现代化气息。

“通过自动化精制生产线的六道精制工序,剔除老叶、蜡叶、非茶类夹杂物等,只取75%精华茶叶。流水线不仅实现降本增效,更保证让消费者喝到放心茶、健康茶。”郑兆基说,这项技术解决了白茶生产标准化难题,推出的“晒白金”系列产品已成老白茶标杆,累计单品销售超1100万条,2023年销售额突破3.5亿元。

近年来,福建持续提升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装备水平、推进茶产业数字化应用、促进茶产业技术成果转化,持续提升闽茶品质。预计到2025年,全省名优茶比例可提高到70%。

“科特派”传技培育“新茶人”。普及生态茶园种植理念、教授传统的制茶技艺、推广新技术新设备……近年来,不论制茶淡旺季,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科技特派员刘国英总是十分忙碌:“我的使命就是把制茶技艺传授给更多人,让整个行业都有好工艺。”

这些年,跟着刘国英学习制茶的学生不下百人,有的已自立门户办起了茶企,有的成为茶厂技术骨干。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发端于福建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带动乡村茶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2021年以来,福建全省累计选认涉茶科技特派员369名,组建茶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388个。福建省茶科技研究院面向省内外集聚210名茶科技专家作为智库人选,打造茶科技专家智库平台,为茶企员工、茶农等1000多人提供技术培训、举办技术讲座。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建省将持续开展茶农培训行动,预计“十四五”期间,全省培训高素质茶农10万人次,远程培训30万人次以上;开展制茶工程师、特级制茶工艺师评审(选)活动和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等,培育中高级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制作技艺传承人、制茶大师等高技能人才,为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提供人才保障。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统筹做好“茶文章”

(《瞭望》2024年第26期 )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2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八闽大地念好“山海经”
◇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提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闽东穷在“农”上,也只能富在“农”上,“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立足“
2024-01-28 12:03:00
...文化与现代经济巧妙融合。文化产业发展要抓重要着力点茶文化产业,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这个拥有世界级文化魅力的产业在浙江熠熠光彩,有迹可循——2004年4月,
2025-07-20 21:35:00
做好“三茶”文章  富裕一方百姓
...药茶叶绿色生产示范基地24个,示范面积4.3万亩。书写“茶文化”文章走好茶旅融合之路霞浦县始终坚持“三产共生、三产融合”,不断在茶产业“接二连三”上下功夫,促进茶旅融合发展、
2023-08-09 07:54:00
福建武夷山打牢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基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福建武夷山打牢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基础本报记者 蒋升阳 刘晓宇《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5日 第 01 版)习近
2024-03-25 09:05:00
围绕“土特产”做文章 各地特色产业稳步发展
...建省三明市则立足高山生态资源和茶产业优势,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文章,探索出一条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连日来,一场原创音乐情景微剧在2023年海峡两岸(三
2023-11-14 13:11:00
...五个突出特性观照闽北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朱子文化、茶文化、闽越文化、建盏建本文化、宋慈法律文化等的研究和阐释,做好活化、物化、教化文章,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文化动力。7月
2023-07-15 19:52:00
福建仙游:统筹发展“三茶”助力乡村振兴
...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中,仙游县立足优势,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文章,在保护传承中成为茶界“新势力”,拉动乡村振兴新引擎。仙游山灵水秀、风光旖旎,人文荟萃、底
2023-06-07 19:05:00
...国茶产业综合实力最强的产茶大省。福建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茶品质独特性、茶产品国际竞争力以及产品价值都是中国茶产业的标杆。福州茉莉花茶的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
2022-12-31 07:39:00
拉动农产品销售、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2023福州永泰茉莉花丰收季举办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做好提升茶科技、弘扬茶文化、服务茶产业等工作,有效推进福建茶科技水平提升,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此次活动是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
2023-09-10 20:3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央视《经济半小时》聚焦首衡:打造京津冀“菜篮子”冷链与数字双引擎
9月9日,央视财经王牌栏目《经济半小时》将镜头对准了位于河北高碑店的首衡市场,以其为样本,深度解读了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代化变革
2025-09-12 13:57:00
近日,在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第二作业区北十一采油班的早会上,党支部书记肖辉组织了拒绝“黄赌毒”行为,酒驾醉驾的宣传活动。在早会上
2025-09-12 13:57:00
爱心护成长 京东携西诺思、猫太子为广东乡村小学捐赠午睡枕与学习用品
9月10日,京东联合家居日用爱心品牌西诺思、猫太子,携手广东省广州市商务局共赴丰顺县黄金镇,为当地学生送去数百件学生午睡枕及学习用品
2025-09-12 13:58:00
军娃鄞领先锋队教师节献礼:非遗手作传情 红色感恩润心
9月9日中午,在宁波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统筹指导下,朝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宁波市鄞州区江东中心学校,共同打造了一场以"红色传承·尊师感恩"为主题的教师节特色活动
2025-09-12 13:58:00
今年以来,采油一厂第七作业区中十四联合站集输班党支部紧扣厂、作业区重点工作,在理论上“下功夫”摸索研究,在实践中“出实招”开拓创新
2025-09-12 13:59:00
百姓看日报|这些钢厂,有多“绿”?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 郭伟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史晟全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王木者
2025-09-12 08:01:00
汾水映绿,青春澎湃。2025年暑期大学生实习实训活动近日圆满落幕。这场由共青团太原市委牵头的实践活动,紧扣“人才强市”战略
2025-09-12 08:04:00
近日,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拟设置医疗机构公示,山西同欣康复医院有限公司筹备建设的“山西同欣康复医院”正式进入公示环节
2025-09-12 08:04:00
【强堡垒·促振兴】普安“组工业务小课堂”开讲啦!
9月4日,黔西南州普安县委组织部2025年首期“组工业务小课堂”学习活动正式开启,旨在进一步提高组工干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2025-09-12 05:29:00
晚安,世界第一高桥!
位于黔西南州贞丰县和安顺市关岭自治县交界的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是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桥预计2025年9月建成白天的大桥气势恢宏入夜后山野漫漫 皓月当空横跨在峡谷上的大桥在灯光和月色下
2025-09-12 05:30:00
华商网讯 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9月11日晚发布情况通报:9月10日,有网民在连霍高速公路布隆吉服务区(兰州至新疆方向)“尚味思”小吃店发现有老鼠在食品加工区域活动
2025-09-12 07:06:00
餐饮店油烟管道发出异响噪声扰民
本报讯(王熠帆、全媒体记者曹智健)近日,井冈山市红星街道杜鹃百合苑小区居民陈先生(化姓)在大江网《问政江西》发帖反映,其居住楼栋外有几家餐饮店违规安装油烟管道
2025-09-12 07:10:00
“问计江西”网友建言解开民生结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罗玉珍)“现在电动车都停到校内车棚了,早晚进出再也不用侧着身子挤通道了!”吉安市吉水县文峰镇鉴湖社区翰林苑小区居民王女士站在重新畅通的楼栋前
2025-09-12 07:10:00
南昌老城区屋顶将焕新
屋顶漏水、隔热层破损、乱搭乱建影响城市“第五立面”——这些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如今有了系统性解决方案。9月11日,记者从南昌市老城区房屋屋顶整治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
2025-09-12 07:10:00
萍乡市“十五五”规划建言征集活动延长至9月30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罗玉珍)今年6月,萍乡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萍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问计江西”平台开展“我为萍乡‘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人民建议征集活动
2025-09-12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