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男子称登顶珠峰后被向导抛弃险些遇难,13小时一人无氧气罐下撤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04 15:50: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连日来,今年5月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登山爱好者王先生,在社交媒体上披露:珠峰峰顶被当地向导抛弃,在海拔8750米到海拔8100米的区间,13个小时一个人孤独地无氧气罐下撤。王先生还发出其他登山者路过拍下的现场视频。视频里,他努力地大口喘气,氧气面罩上只有一个呼吸气囊,气囊里边全是冰雪。拍摄者通过对讲机在联系营地,“这样做咋行啊?你看看,一个人坐这里好几个小时,宝哥(王先生)一个人在这待着,一个下午,心里难受成啥样……”

男子称登顶珠峰后被向导抛弃险些遇难,13小时一人无氧气罐下撤

昨天,橙柿互动联系了登山者王先生,他是自主创业者,上海一家公司负责人。这次原本计划是攀登珠峰下来,再攀登另一座高峰。事先缴纳了五六十万元的费用,仅仅装备就花费了十多万元。因为珠峰上遇到的变故,后续的攀登计划也搁浅了。

男子称登顶珠峰后被向导抛弃险些遇难,13小时一人无氧气罐下撤

攀登者自述:珠峰峰顶被向导抛弃以下是王先生关于此次经历的讲述——5月17日那天,我状态很好。天亮,整装待发。12:28,我们到达珠峰四号营地。19:00,攻顶开始。我和向导一直走在前面。很快到达阳台开始左转,上行100米。经过数小时的拼搏,我们翻过南峰,发现氧气用光了。向导开始更换氧气,他备份的氧气有三瓶,马上给我换上一瓶。在给他自己更换时,发现两瓶氧气无论怎么拧,螺纹口就是漏气(能听见声音的那种漏),向导慌了,只能硬拧。就这样,我们捣鼓了一个多小时,在氧气瓶漏气的情况下,于18日6:50登上珠峰顶。

男子称登顶珠峰后被向导抛弃险些遇难,13小时一人无氧气罐下撤

简单的拍照完成后,马上下撤,前后花费20多分钟。向导一直走在我的面前。再次翻过南峰顶时,我发现我的氧气没了。后来想想是三瓶备份氧气都漏气,强行拧了。

男子称登顶珠峰后被向导抛弃险些遇难,13小时一人无氧气罐下撤

大概8:10,喊向导,人不知所踪。我当时的感觉就是胸闷气短,失去行动能力。在南峰的下面,我看到了很多我们的队友,有队友让他的向导把我的羽绒手套绳子割断,方便我移动。

男子称登顶珠峰后被向导抛弃险些遇难,13小时一人无氧气罐下撤

另一个队友陈律师登顶下来赶上了我,他摘下他的氧气面罩,让我吸几口。我很感谢他。当时,路上很多人都说我要挂了。有队员让我等,直觉告诉我:不能再这样等了。自救!我自己爬着挪下去。我用屁降、翻滚来对付恶劣的降雪天气。

男子称登顶珠峰后被向导抛弃险些遇难,13小时一人无氧气罐下撤

其间,我看到了我们的队友在行进,我不再求援。大家都不容易,都自顾不暇,不能陷人于不义。有一次下降倒挂,感谢我的头盔,虽然重击头部,但无损我的脑袋。18日15:30左右,我看到一个向导从下面冰坡爬上来,10分钟内,我喊他几次,他不应。之后,他朝自己的氧气背包跪拜一次,转身下去了。我再次往下挪,下行四百米,我不敢走了,全是亮冰。直到下午,向导终于来了,简单说几句,他让我下撤。在交谈中,他把我的头盔、UVEX四级防护雪镜,抓绒手套,扔到了山下,只几秒钟,就消失不见了。我已经没有喜怒的感觉了,麻木了。他拿起我的头灯,又放回来,没有扔。他又消失了……我慢慢往下走。路上我看到很多往上走的人。其中,有一个队伍中走在最前面的领导看到我没有氧气,他很惊讶,把他备份的崭新的氧气面罩和崭新的氧气给我换上了。我感激涕零。过了一个多小时,我那位向导又出现了,他准备带我回C4营地了。就这样,我们一前一后,向营地走去。中间,又一次跌倒倒挂,我的脑袋离黄色的岩石在毫厘之间!这应该是我最危险的一次。想想没有头盔保护,我要去烧香了。我们俩于第二天凌晨5点左右,回到四号营地。19日中午,我反复申请后,依然没有等来一瓶水,我和向导出发了。下午5点左右,我又累又渴,严重脱水,来到C3营地。向导钻进路边第一个帐篷休息,我也钻进第二个帐篷休息。不知多久,我发现向导不见了。喊他,没人应声。坏了,他带走了我的睡袋。这一夜,我的左脚严重冻伤。

男子称登顶珠峰后被向导抛弃险些遇难,13小时一人无氧气罐下撤

20日早晨天亮,我独自绳降。上午10点,我步履蹒跚到达C2营地,到了营地,我一口气喝光一壶多奶茶。回想这次冲顶行动,面罩没有备份在先,氧气螺纹漏气在后,饮水也极度缺乏。这些人祸出现后,我的向导带走了所有备份氧气。我呢?被无情抛弃了。大自然固然凶险,但人祸排第一。20小时缺氧对我大脑的影响,还有待医院检查评估。有一点可以确定,每天都蒙蒙的,嗜睡,流口水……

男子称登顶珠峰后被向导抛弃险些遇难,13小时一人无氧气罐下撤

对话登山者王先生希望给后来登山者借鉴和警示记者:你提到这次攀登珠峰,曾有长时间的缺氧。这对健康和生活是否造成影响?王先生:因为那次缺氧,我大脑不能集中注意力去思考,记忆老是断片。当时很头痛,左脚大拇指被冻伤。我及时自救,没有受重伤,如果重伤的话,我现在没办法和你对话了。为了治疗冻伤,回到上海立即辗转多家医院救治,有医院建议切掉冻伤的脚趾。后来转到了瑞金医院,冻疮治疗了一个多月,到现在没有完全好。记者:5月份攀登珠峰,为何时隔近半年才在网上披露此事?王先生:攀登珠峰后回到上海,我忙着治疗。一个月后,有正义感的人士在登山群发出了几段我在珠峰上的视频,在群里引发争议。也引起尼泊尔登山公司的注意,他们作出了一份调查报告,认为责任全在我。我不认可这份调查报告,因为缺氧造成的健康问题,我用了整整半年时间,努力去回忆去反驳他们的报告。记者:注意到当时在山上,曾有队友愿意帮助你,后来为什么自救?王先生:攀登珠峰的每个人,都处在身体的极限状态,只能自己照顾自己。我要是在南峰峰顶等待救援,肯定会在上面遭遇不幸。我没氧气,也快没了气力,只好在南峰往下滑,滑了几百米。如果途中有一个冰裂缝,直接就掉进去,我就没了,彻底冷冻在珠峰上。这就是拿命在对赌,赌下面没冰裂缝。滑的速度很快,说不好听的话:当时要有人给我录像,我早就上热搜了。记者:为什么攀登珠穆朗玛峰?王先生:我40多岁了,我想趁体能还在,办成我自己梦想中的事。登珠峰也是我毕生的一个梦想,这在我人生中是非常大的一件事。我平时比较注意锻炼身体,私下里我给儿子说:老爸给你打个样,言传不如身教,锻炼身体,然后爬山。儿子5月份还初三呢,现在是高中生。逃生后,下山在加德满都的酒店,很多队友在聊这个事儿:怎么没有氧气瓶的情况下,人还能下来?好多人赞赏说我蛮厉害的,我心里苦笑:自己只不过是没死而已。心里很不是滋味,很悲凉的那种感觉。

男子称登顶珠峰后被向导抛弃险些遇难,13小时一人无氧气罐下撤

但我这人心硬,也不慌,也不会掉泪,老是想着我老婆孩子,虽然非常难过,但非常不甘心,那个心情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我下来的时候,自己连一张照片,一段视频都没有拍,全部注意力就是逃命。这段经历,希望能给后来的登山者一个借鉴和警示,能给旁观者一个了解珠峰真相的窗口。尼泊尔登山公司出具调查报告向导从未放弃过他的客户事发后,负责这次攀登珠峰服务的尼泊尔一家登山公司,就此作出调查。调查称,涉事向导过去已经登顶珠峰14次,从未放弃过他的客户。如果他放弃了一个客户,他就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如此成功。调查报告还称:当他们从南峰下来时,向导的视力开始出现问题,眼睛灼热。“就像他们从南峰下来后一直在做的那样,向导先走了,等待王先生会合。但王先生没有下来。向导联系了领队,告诉他等了很久,但王先生仍然没有下来。”

男子称登顶珠峰后被向导抛弃险些遇难,13小时一人无氧气罐下撤

针对这份调查报告,王先生提出不同意见。他质疑,“向导的眼睛出现问题,却能跑得更快了,这符合逻辑吗?”调查报告还称,王先生并没有被向导抛弃,他是被向导带到4号营地的。王先生回忆的事件与当天发生的情况不符,很有可能是患上了高原脑水肿。在海拔8000米以上,如果没有氧气和向导的支持,他是不可能下山的。王先生反驳,“从海拔8750米到海拔8100米这个区间,没有得到任何氧气和帮助。只有翻过南峰之后,陈律师让我吸了几口氧气。再次向陈律师表示感谢。”“由于我登顶比较早,我的下撤如同现场直播,至少有200人次看到我。在无数对讲机舆论的压力下,他们才采取了迟到的而没有效果的救援。我还能找到很多人给我作证。证明我在孤独地下撤……”

男子称登顶珠峰后被向导抛弃险些遇难,13小时一人无氧气罐下撤

他特别强调:“如果我患上脑水肿,我还能自主下撤吗?”业界人士认为,随着不断商业化,这里也成为缺乏经验的探险者的乐园。每年,来自世界的数百位野心勃勃的客户尝试征服这座世界海拔最高峰。遗憾的是,由于天气状况,高海拔影响,及个人原因等,人们并非总能得偿所愿。

男子称登顶珠峰后被向导抛弃险些遇难,13小时一人无氧气罐下撤

攀爬珠穆朗玛峰让登山者的体能和心理能力得到极限测试,所以,过程绝非易事。一个错误或可能导致身处山壁的人们丧生。公开数据显示:自20世纪20年代(1920s)珠穆朗玛峰最初的尝试起,根据喜马拉雅数据网站,1922年-2022年之间,珠穆朗玛峰两侧有310人在攀爬期间遇难。部分遗体被找到,并被带离山峰,但是依然有一些人的尸体从未被发现,依然留在山峰某处……(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4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穆朗玛峰峰顶被当地向导抛弃两次,13个小时一个人无氧气罐下撤,差点遇难。针对攀爬珠峰这类极限运动的安全问题,在上观微信公众号评论区,网友展开了讨论。高金虎:攀登珠穆朗玛峰,是
2023-11-09 06:24:00
...气瓶并将他抛弃。无奈之下,他只能进行长达13个小时的无氧下撤。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王先生,他表示,所幸途中遇到好心人给予一些氧气补给,虽然最后安全抵达营地,但高海拔缺
2023-11-06 07:39:00
商贩与执法人员起冲突,拧开煤气罐当街怒砸?警方已介入
...经营与执法人员发生冲突,情绪失控后竟当街砸了两个煤气罐。目击者张女士称,事发前男子开着车在路边卖东西,因占道经营被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处罚,暂扣了他的汽车,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2024-11-22 10:57:00
...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人在海拔8000米以上进行无氧下撤几乎坚持不了,脱离了氧气2分钟之后人就会变得胸闷,10分钟估计人就会变得虚脱。“如果是在8700米左右没有氧气,
2023-11-09 01:26:00
云南哈巴雪山一向导和一徒步者身亡 救援队:一人系旧病复发,一人系“户外小白”
▲救援现场。受访者供图近日,网传今年国庆假期,位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的哈巴雪山,分别在10月2日、4日发生两起死亡事件,一名当地向导和一名徒步者不幸身亡,引发网友关注。10月
2024-10-10 13:43:00
...本文转自:三秦都市报“别过来,快给我扔块湿抹布”煤气罐起火 男子紧急灭火“快跑,着火了!”7月13日13时许,西安市太乙路与标新街十字路口的一临街商铺外,突然有几位市民从店铺
2023-07-14 02:16:00
南宁三名大学生相约爬山,不料一人不慎摔伤腿
...救援装备赶赴现场经了解,现场有三名男子被困,其中有一人腿部受伤无法移动。考虑到山顶海拔高气温低,三名被困人员存在失温的危险,消防救援人员立即联系当地政府安排向导,并将相关信息
2024-03-27 10:24:00
“永远都有下一座山峰等待我去攀登”(运动人生)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何静无氧登顶全部十四座八千米以上高峰——“永远都有下一座山峰等待我去攀登”(运动人生)本报记者 李 硕 郑 轶《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2日 第 1
2024-10-22 06:37:00
湖北一男子在自家院中倾倒煤气罐引发大火
...起大火监控记录下惊险一幕只见该男子在自家院中倾倒煤气罐里的液化气废水下一秒火焰突然窜起紧接着将地面点燃火焰掠过停放着的轿车幸好地面有水才没导致车子烧起来火势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024-02-06 14:3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我来自易县,是“满族结绳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小时候看太姥姥编绳,我觉得很神奇,几股彩线在她手里绕来绕去,一会儿就能变成漂亮的平安结
2025-11-13 07:57:00
“郎奶奶,我们来了,您好好休息一下吧。”近日,来自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2024级中西医临床医学班的三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石家庄市裕华区八五零小区
2025-11-13 07:58:00
一块手表的英雄城奇遇
手表不见了!来自江苏南京的向女士是一名竞技跑者,在11月9日举行的2025南昌马拉松中获得半马女子第六名的好成绩。拿到奖牌后
2025-11-13 06:45:00
“同学你好!经学校信息统计,你的BMI指数偏低。请携带有效证件,到学生综合服务楼一楼大厅咨询台领取两张营养券。”这条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短信
2025-11-12 11:46: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重点领域深度开放、融资支持、权益保障等提出13条针对性举措
2025-11-12 11:47:00
近年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持续强化,成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一环。然而,当防护网越织越密,一些执行层面的做法,是否在无形中模糊了必要的边界
2025-11-12 11:48:00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委金融办《关于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以案促稳”百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防范非
2025-11-12 12:55:00
【执笔下乡 墨香满村】文化指导员走进潍坊临朐县柳山镇,为乡村振兴添“文艺范儿”
鲁网11月12日讯初冬暖阳洒进院落,临朐县柳山镇庙山村的乡村文化站里,墨香袅袅,笑语盈盈。11月11日,潍坊市基层文化建设指导员
2025-11-12 14:46: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每年“双11”,直播间都是商家必争之地。今年,在一些直播间一片“为家人们谋福利”的口号下,记者发现
2025-11-12 15:02:00
河北日报讯(王永晨、刘子辉)“父亲生病住院花了一大笔钱,出院后通过职工医疗互助报销了5000元,真是太暖心啦!”10月31日
2025-11-12 16:07:00
贵州·人物 | 苟家坪:十年公益路 一片助学情
多彩贵州网讯 在遵义市播州区,提到苟家坪的名字,人们总会联想到奉献与担当。1979年出生的他,现任播州区石板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八级职员
2025-11-12 17:07:00
“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第二季正式开幕
作为2025年北京文化交流领域的引领性事件,“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第一季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良好口碑。经过近半个月紧张的筹备工作
2025-11-12 17:15:00
主讲教师: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张骥
2025-11-12 17:33:00
主讲老师:石家庄第二十八中学邢甫
2025-11-12 17:41:00
第八届进博会再次印证:这里不只是商品交易的展台,更是全球创新成果登陆中国、链接世界的“入海口”。从尖端医疗设备到绿色低碳技术
2025-11-12 1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