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糖尿病病人应该用点阿司匹林,有病治病没病防身!医生辟谣讲清楚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22 14:20:00 来源:神外医生张伟

阿司匹林一直以来,都是医生口中的神药,曾经写过很多有关于它的文章,甚至第一个专栏,就是有关于阿司匹林的,虽然聊了这么久,至今仍然没有黔驴技穷的感觉。今天,咱们再来聊一个有关于它的热点话题,就是糖尿病病人,应不应该吃点阿司匹林?

糖尿病病人应该用点阿司匹林,有病治病没病防身!医生辟谣讲清楚

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朋友都知道,患上糖尿病以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就会大大提升,而阿司匹林又是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两大基石之一,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演下去,糖尿病病人使用阿司匹林,似乎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用朋友们的话讲:有病治病,没病防身!

但现实却往往很打脸,在医疗界,阿司匹林对心血管事件二级预防的有效性已经达成共识,但在一级预防方面,确实还有很多的争议。早期医生健康研究和女性健康研究等一级预防试验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对高风险患者有低到中等程度获益。

但 2018 年发表的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研究、阿司匹林降低初始血管事件研究以及阿司匹林降低老年人事件研究却表明,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中心血管获益较小,且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这提示阿司匹林对于糖病朋友心血管事件一级预防的使用应慎重。说的简单一点,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同,甚至有些结论是截然相反的。

糖尿病病人应该用点阿司匹林,有病治病没病防身!医生辟谣讲清楚

聊到这里,咱们稍微说一下什么是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什么是心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定义肯定很晦涩,咱们直接说大白话,所谓的一级预防是指没有患过心血管病,为了预防其发生而采用的措施,属于未雨绸缪的行为;而二级预防是指已经患过心血管病,为了预防其再次发生而采用的措施,属于亡羊补牢范畴。

咱们回到问题本身,看到上面的描述,是不是就意味着,糖尿病病人一级预防的时候,是不是就不能服用阿司匹林了呢?还真不一定。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二级预防中,推荐患有糖尿病的朋友单独或联合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如果不能耐受,氯吡格雷可作为替代药物。这完全没有争议。

糖尿病病人应该用点阿司匹林,有病治病没病防身!医生辟谣讲清楚

对于糖尿病病人的一级预防,到底需不需使用点阿司匹林呢?指南给出的意见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目前对于这类朋友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至少要满足3个条件:

年龄 ≥50岁;

合并至少1项主要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包括早发动脉硬化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慢性肾脏病或蛋白尿;

无出血高风险 。

这3个条件是朋友们在使用阿司匹林前的底线,不要太过激进的使用,万一引发出血,真就得不偿失了。这可不是张医生自己的意见,糖尿病诊疗指南也提出,不推荐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低危病人中使用阿司匹林,这些人包括年龄<50 岁,糖尿病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糖尿病病人应该用点阿司匹林,有病治病没病防身!医生辟谣讲清楚

这是因为服药的获益会非常有限,而且可能会被出血风险抵消 。还有中危的朋友,是指非老年病人,只是伴1个或多个危险因素;或老年病人不伴危险因素,对于这类朋友是否需要应用阿司匹林,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很多朋友就会好奇,指南的意见是怎样的呢?张医生还真找到了,它的意见是:需要根据临床具体状况评估,同时也应考虑病人的意愿。这个意见就有点和稀泥了。

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对于年龄>70岁的老年人,无论他伴或不伴有糖尿病,使用阿司匹林做一级预防,出血的风险会大于获益。因此,对于年龄>70岁或<50岁的人群,目前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做一级预防。 特别需要提醒朋友们的是,年龄不足16 岁的病人一般禁止使用阿司匹林。

聊完了该不该用,再来聊一下具体使用问题,由于规则的限制,张医生不能说的太精细,请大家见谅。在包括糖尿病朋友在内的大多数临床研究中,阿司匹林的平均剂量为每天50~650 mg,但大多集中在100~325 mg范围内。鲜有证据支持某一特定剂量,但用最低剂量会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这是因为药物副作用的发生概率,是与使用剂量成正比的。

糖尿病病人应该用点阿司匹林,有病治病没病防身!医生辟谣讲清楚

其实,医生一看这些数据就知道,这都是老外搞出来的东西,阿司匹林在他们那里应用的范围比较广,只要有一点问题就吃两颗,真正做到了有病治病,没病防身。但是他们的身体条件和咱们是明显不同的,他们能够耐受的剂量,咱们真不一定行。

在咱们国人中,阿司匹林的合适剂量是每天75~ 150 mg。但是,现在研究结论有很多,关于用量和用法,还在不断的讨论中。2016年的一项研究显示,阿司匹林每日多次给药,较相同剂量单次给药,更能抑制糖尿病病人血小板的功能。

同时,2018年的荟萃分析发现,小剂量阿司匹林仅对体重不足 70 kg 的朋友,无论他有或没有有糖尿病,都可以显示出不错的疗效。而对于体重≥70 kg的朋友,则需更高剂量的阿司匹林。

糖尿病病人应该用点阿司匹林,有病治病没病防身!医生辟谣讲清楚

正因如此,对于糖尿病朋友阿司匹林的给药方式及给药剂量仍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在结论没有敲定前,朋友们在应用的时候,还是需要遵守现有的原则,起码不会犯大错,如果太过冒进,很容易引发其他的问题。

在这里,张医生要提醒朋友们的是,无论是多么权威的机构提供的数据,最后都要的到指南的认可,因为指南往往会采用多个权威机构的研究结论做支撑,才会给出推荐意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朋友们的用药安全。毕竟,是药三分毒,没有副作用的药物是不存在的。指南给出的意见虽然保守,但是,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最后,咱们再来聊一下一种特殊的情况,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特殊体质的朋友,他们用不了,或者是过敏,或者是不耐受,总之无法使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替代方案呢?

糖尿病病人应该用点阿司匹林,有病治病没病防身!医生辟谣讲清楚

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朋友可能早就猜到了,我们还有一些可以替代阿司匹林的药物,比如氯吡格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应用氯吡格雷作为阿司匹林的替代方案来进行二级预防。效果也不错。

聊到这里问题就又出现了,既然氯吡格雷可以替代阿司匹林,为什么我们不直接使用氯吡格雷呢?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相比,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它的药物抵抗发生率是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的。所以,阿司匹林才是价格便宜量又足的选择。

再多提醒朋友们一下,对于哪些患有急性脑梗死或急性心肌梗死的朋友,需应用1种氯吡格雷一类的药物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一般心梗至少使用1年,延长一些,可能获益更多,当然,承担的风险也会更高一些。具体怎么选,还是那句和稀泥的话,需要根据临床具体状况评估,同时也应考虑病人的意愿。

糖尿病病人应该用点阿司匹林,有病治病没病防身!医生辟谣讲清楚

现有的临床证据支持,非介入治疗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或普拉格雷。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史的朋友,替格瑞洛加阿司匹林是可以显著减低缺血性事件的,包括心血管病和冠心病死亡 。尚需更多研究明确这些治疗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朋友的长期疗效。

总的来说吧,阿司匹林虽然是一款老药,但是,它的使用,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对于糖尿病朋友来说,二级预防,如果不是过敏或不耐受病人,都应该使用,一级预防,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限制的使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2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糖友健康】:糖尿病人要慎用这些药物!
...加低血糖的风险。◆某些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如布阿司匹林,长期使用或高剂量使用可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影响胰岛素作用,导致血糖升高。糖友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应尽量选择对血糖
2024-12-08 11:05:00
阿司匹林虽是“良药”,但医生提醒:服药需牢记3点,否则易伤身
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的药物,对于头痛、肌肉痛、痛经、牙痛、神经痛等症状,都有着非常好的缓解效果。除此之外,对于抑制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也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防止血栓的形
2024-02-26 10:21:00
颈动脉斑块有多危险?早了解早预防
...脉形成。医生根据黄先生的状况,给他开了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嘱咐黄先生回去后按时服药,等下一次来复查。颈动脉出现斑块必须吃他汀类和阿司匹林吗?没想到过了三天,黄先生又来医院了
2023-02-22 20:52:00
急性心肌梗死高发期,65岁男子胸痛加剧被120送医
...左肩痛、恶心呕吐等预警信号,要及时就医。“回家吃点阿司匹林就好了”65岁男子第二天胸痛加剧被120送医11月6日,65岁的江先生突发胸痛,伴随后背痛,随后来到东部战区空军医院
2023-11-14 22:26:00
心肌梗死的预防和药物治疗
...患者需要服用抗血栓药物。一般会联用两种抗血栓药物,阿司匹林合用替格瑞洛。服用一年后根据复查结果,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帮大部分患者停用一种抗血栓药物,只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但有部分
2023-07-29 04:38:00
这4种药一旦吃上,不能随便停!突发停服风险大,放在心上别大意
...态监测血糖,以便对血糖和药物的疗效了如指掌。第二,阿司匹林很多老年人都在服用阿司匹林,大家都知道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药,可为什么那么多老年人在吃呢?原因就是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
2023-10-27 08:46:00
玉米是冠心病“导火索”?医生提醒:不想心脏罢工,3食物别嘴馋
...致,要立即就医进行检查。四、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阿司匹林怎么用?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对这三种药物都不会陌生,但要说起来具体的区别,相信很多人说不出,接下来就跟随小九一起来具
2025-01-07 00:39:00
阿司匹林真的可防心脑血管病吗
...康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目标,因此,积极防治尤为重要。阿司匹林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作用不可忽视冠心病和脑卒中是危害极大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变血管及血栓形成导致心肌
2023-06-26 14:40:00
吃他汀类药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担心引起糖尿病怎么办?分析下
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一起被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被称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两大基石。近些年来随着阿司匹林副作用的不断出现,他汀类药物的地位明显超过了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
2023-07-08 23:1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健康“医”点通丨单县孙英凯:如何科学应对子宫肌瘤
编者按:为进一步传播健康科学知识,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结合当地资源和季节特点,大众网联合单县卫生健康局
2025-08-31 14:35:00
水果烂了一点还能吃吗?放大600倍后让人头皮发麻
很多人觉得水果烂一小块,直接扔掉太浪费,会把腐败部分切掉,留下完好的部分继续吃。而且,不少人这样做过,似乎也没发生什么事情
2025-08-31 07:51:00
无籽西瓜吃不得?不吃晚饭瘦得快?8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流言1哺乳期母亲生病不能吃药真相:哺乳期妈妈的确不能盲目服用药物,但如果生病不吃药加剧病情,反而更不利于宝宝健康。哺乳期药物安全评价体系将药物哺乳风险等级分为L1—L5
2025-08-30 10:25:00
2025年度十大保肝品牌排行,旗舰店热门款盘点
凌晨2点还在刷着短视频或者是和朋友在游戏中厮杀?这其实是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日常大家总会觉得自己年轻,熬夜根本就不算什么
2025-08-30 12:05:00
健康“医”点通丨胡泳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编者按:为进一步传播健康科学知识,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结合当地资源和季节特点,大众网联合单县卫生健康局
2025-08-30 14:39:00
十大保肝护肝品牌用户实测,肝益莱效果获高频好评
真正靠谱的护肝产品并不是事后补救的解酒药,而是在肝脏被酒精反复摧残时就能有效发挥防护效果的东西。到底哪一个护肝片效果比较好呢
2025-08-30 15:36:00
共筑健康未来 共创产业新篇 ——2025 健康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
8月28日,2025健康产业高质量合作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杭州成功举办。大会以“聚势赋能·共筑健康产业新生态”为主题,旨在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
2025-08-30 15:38:00
秋季打虫正当时 儿童驱虫科学指南
秋风渐起,不少地方流传着“秋季打虫效果好”的说法。夏季孩子接触外界多,感染寄生虫卵的机会确实增加,经过一段潜伏期,秋季虫卵可能发育为成虫
2025-08-30 15:49:00
邢台市中心医院中医护理门诊应用药物竹罐技术治慢病
近日,邢台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中医护理门诊就用药物竹罐技术为患者治病。该技术通过发挥“药、罐、治”协同增效作用,广泛应用于风寒湿邪、气血瘀滞引起的各类痛症及慢性疾病等。梁利红摄影报道
2025-08-30 17:34:00
济南泉眼烹珍味
吃,大约是人世间顶顶要紧的事。饥肠辘辘时,一碗白米饭也赛过山珍海味;饱食终日者,便是龙肝凤髓也未必能勾起食欲。这道理,人人都懂
2025-08-29 11:39:00
内切、外切、眶隔释放,三种主流手术方式我该怎么选?厦门美莱整形享大额福利补贴!
眼袋、泪沟、皮肤松弛不仅显老态,更让整个人失去精气神。面对内切法、外切法、眶隔释放术这三种主流眼周年轻术式,不少求美者陷入选择困境
2025-08-29 11:51:00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梁士兵博士参加第13届GP-TCM国际年会并荣获“国际学术交流旅行奖”
近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梁士兵博士受邀赴英国参加第13届国际中医药规范研究学会年会(GP-TCM RA,The 13th Good Practice in Tradition
2025-08-29 11:51:00
吃益生菌什么牌子好?看真实体验与科学搭配选对品牌
这篇文章将结合成分、活菌量、工艺等,聊聊“吃益生菌什么牌子好”这个问题。毕竟,肠道是“第二大脑”,选对产品真的很重要。排名TOP第一名
2025-08-29 11:52:00
传承中华千年养生文化精髓,创新通络养生八字经理论——第八届中华健康节助力健康行业发展
2025年8月28日,第八届中华健康节在石家庄以岭健康城开幕。本次盛会由中国OTC协会健康产品专委会、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主办
2025-08-29 11:52:00
吃益生菌如何选品牌更靠谱?
作为一个常年关注肠道健康的人,刘女士从大学时期就饱受腹胀、便秘困扰,试过各种饮食调整和运动方式,效果都不持久。直到五年前偶然接触到益生菌
2025-08-29 1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