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忽必烈也把皇位传给了孙子,他的9个儿子为何没有起兵反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4 09:49:00 来源:戏说三国

忽必烈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他犹如草原上的雄鹰,统治着自己的领地。可惜人终有一死,英雄亦不例外。忽必烈去世后,皇位并没有让儿子继承,而是直接让孙子继承。明明拥有着九个儿子,却唯独选择一位皇太孙继承皇位,这是古往今来十分罕见的事情。

此事实属罕见,但是并非绝无仅有。历史上另一位皇帝也曾做出这样的决定,那便是朱元璋。朱元璋本是穷困潦倒的放牛娃,却可以成为一代开国皇帝,他的实力与机遇不可忽视。朱元璋同样将皇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没有选择自己的其他儿子。

忽必烈也把皇位传给了孙子,他的9个儿子为何没有起兵反对?

两位开国皇帝做出一致的决定,纷纷将自己的皇位传给孙子而非儿子,结果却大相径庭。朱允炆继位后不久,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便起兵发难一举得到皇位。而同样将皇位传给了孙子的忽必烈,为何他的9个儿子没有学朱棣起兵呢?

朱元璋的一生充满艰辛波折,小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长大后一路起义万分疲惫。正是品尝过社会底层的艰辛,朱元璋格外看重得到的皇位,他希望朱家后代可以将皇位代代传承永不间断。所以,朱元璋始终十分看重孩子的教育问题。

忽必烈也把皇位传给了孙子,他的9个儿子为何没有起兵反对?

针对皇子的教育分为军事训练和知识教育,朱棣和众兄弟从小便接受这样的教育。所谓军事训练就是如同士兵一样每天承受着复杂的训练,丝毫没有皇子的优待。他们通常脚穿麻鞋,脚上不免伤痕累累。所谓知识教育是设立专门的学堂,聘请博学多才的大臣作为老师传道授业。

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兄弟几人收获颇丰,武功才学不相上下。虽然兄弟几人之中必然可以分出优劣,但是总体实力相差不大,各有各的优势。他们拥有着傲视群雄的资本,有着自己内心的抱负与目标。不得不承认,朱元璋的教育方式是充满智慧的。

忽必烈也把皇位传给了孙子,他的9个儿子为何没有起兵反对?

朱元璋担心皇子之间相互斗争损害利益,于是决定采用分封诸王的方式保护皇权。朱元璋特意增加皇子们礼法的学习,想要凭借礼教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为臣者尽力辅佐皇帝,不可有任何非分之想。

朱棣拥有着过人的军事才能,他曾经智取元军,并且展示诚意使得对方首领归降麾下。他常年征战沙场,解除边境的隐患。朱棣在军中的威望逐渐增加,百姓对他亦是敬爱有加。朱棣并不甘愿为人臣子,他想要拥有绝对的权力。

忽必烈也把皇位传给了孙子,他的9个儿子为何没有起兵反对?

朱棣有着想要继承大统的想法,同时拥有着继承皇位的实力。朱元璋一度将他视为朱家皇权的守护者,但是却不愿意立他为太子。朱元璋坚持立朱标为太子,原因便是朱标最为年长。朱标去世后,宁愿将朱允炆立为皇太孙,也丝毫不考虑朱棣。

另外,太子一直敌视朱棣,种种不公平的待遇扑面而来,朱棣又怎会善罢甘休?朱棣一直暗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实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朱允炆当上皇帝后,削弱各个藩王的势力,众藩王先后被废所剩无几。朱棣只能暂时隐忍,表面上谎称重病,实际上加紧练兵。

忽必烈也把皇位传给了孙子,他的9个儿子为何没有起兵反对?

朱棣看准时机,起兵攻打朱允炆。最终攻破南京,获得胜利,成功登上皇位,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允炆的功绩平平,仅仅改变了一些苛政,其他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朱棣的功绩远超过朱允炆,但是起兵谋反始终成为一大弊端,许多问题没能得到根本解决。

朱棣起兵的原因十分明显,首先他是朱元璋众多儿子中的佼佼者,拥有着绝对的实力。他本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却因为不是长子而被耽搁。这无疑是不公平的,朱元璋和朱允炆没能平衡这一点,使得朱棣心中谋反的种子茁壮成长。

忽必烈也把皇位传给了孙子,他的9个儿子为何没有起兵反对?

其次,朱棣是一位优秀的战场指挥官。在战场上,他的名字使得敌人内心恐慌,使得军队士气大增。他立下战功赫赫,自己的性命受到威胁的同时积攒着军中的威望。朱棣想要继承王位,自然有许多人争相辅佐。他有着绝对的军队基础,这是他夺位成功的关键。

最后,朱允炆深知朱棣等各藩王的实力与意图。可惜的是,他没有十足的能力让他们臣服,而是选择了最容易引发谋反的削弱方法。藩王们本就愤懑不平,加之权势地位被剥夺,又怎会任人宰割呢?朱允炆的制度使得朱棣不得不反,谋反既是野心又是谋生。

忽必烈也把皇位传给了孙子,他的9个儿子为何没有起兵反对?

朱元璋将皇位传给皇太孙引发了子孙之间的斗争,可谓得不偿失。或许无论是谁登上皇位都会是这样的结果,因为朱元璋的儿子们各怀鬼胎,难以和谐。反观元朝忽必烈将皇位传给铁穆耳并没有引发叛乱,忽必烈的儿子并没有想要将皇位收入囊中。

忽必烈把皇位传给了孙子,为何他的9个儿子没有学朱棣起兵呢?忽必烈的儿子普遍平庸,并没有如同朱棣一样战功赫赫的人物。即便他们想要登上王位,也会因为缺少实力而失败。铁穆耳同样不是一位聪明机敏的君主,他统治期间甚至出现国库匮乏的局面。

忽必烈也把皇位传给了孙子,他的9个儿子为何没有起兵反对?

朱元璋的儿子们虽然从小接受着各方面的训练,但是没能保持着和谐友爱的氛围。或许生于皇家向来如此,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承受着权谋利益的世界。所幸忽必烈的儿子没有发动叛乱,百姓不会因此深受其害。

忽必烈和朱元璋都是一代开国皇帝,要知道并非谁都可以成为开国皇帝。他们拥有着超人的远见和决心,值得人们细细品味一番。两人各有千秋,但是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忽必烈也把皇位传给了孙子,他的9个儿子为何没有起兵反对?

两人选择孙子继承王位的原因相近,都是秉持着立嫡立长的原则。只是没有想到儿子比自己去世得早,加上年迈之后两位皇帝普遍迂腐不清醒。并没有选择最有能力的子孙继承皇位,而是直接省时省力将皇位交给孙子。

朱元璋的儿子并没有就此尊重父亲的选择,而是公然树立反抗的大旗。他们的眼中更多的是权势和利益,亲人之间的血浓于水少之又少。相比之下元朝要平淡许多,但是元成宗的存在为元朝埋下了争夺皇位的种子。由此可见,皇帝不称职的话引起争夺战的可能性极高。

忽必烈也把皇位传给了孙子,他的9个儿子为何没有起兵反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4 11: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为何不让朱棣继承皇位?
大家都知道,在朱元璋去世之后,明朝还曾经因为皇位发生过一段时间的战乱,就是因为朱元璋最后决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孙子,而不是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而朱棣这个人非常的有才华,所以对于这件
2023-11-18 11:30:00
明宣帝的身上又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的开端从“放牛娃”到“开国皇帝”,“逆袭成功”的朱元璋如愿的于元至正二十八年成功称帝,开辟了明朝的新纪元。顺利登基后,世子朱标也被立为太子,是未来钦定的皇帝之选。 “嫡长
2023-04-18 15:35:00
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死后,为何会影响大明王朝近300年的历史?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病逝,太子朱标也在洪武二十五年去世,大明王朝皇位便落在了皇太孙朱允炆的身上!这个曾在自己父亲朱标死后,由自己的爷爷明太祖朱元璋一手调教出来的皇太孙朱允炆
2022-12-19 15:47:00
盘点历史上将皇位传给孙子的皇帝
...号成宗,谥号钦明广孝皇帝。蒙古汗号完泽笃可汗。五、朱元璋传位朱允炆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允炆的父亲朱标病死,朱允炆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众所周知,朱标是朱元璋最器重的
2023-04-23 07:09:00
他是朱元璋指定的继承人,对其精心培养却成亡国之君
...比的就是明孝宗的太子,因此他只有一个老婆一个儿子。朱元璋将朱标的文臣武将班底全部给他安排好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朱超后来因病去世,在儿子和孙子间权衡利弊后,朱元璋选择了孙子朱
2023-05-21 09:33:00
朱元璋为孙布局防藩王,朱允炆急功近利终败北
朱元璋,这位从平民一步步奋斗成为大明开国皇帝的传奇人物,晚年时却遭遇了重大的打击。他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标,竟然因病早早离世,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孙子朱允炆和一个充满未知的未来。朱元璋心
2024-11-21 10:36:00
揭秘朱元璋的皇位继承之谜
...清朝,恢复了传贤不传长的制度。大家都知道,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中间还有个燕王朱棣。虽然最后朱棣还是当上了皇帝,但一开始,朱元璋是将皇位传给皇长孙朱允炆的。就治国能力来说,朱
2023-04-25 17:30:00
山河月明:朱标病逝,为何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而不是儿子朱棣
导语:《山河月明》朱标病逝,为何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而不是儿子朱棣《山河月明》是由冯绍峰和颖儿主演的古装历史剧,该剧讲述了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从年少起就喋血沙场,历经战阵,终
2023-04-23 21:05:00
...期,这一时期里边产生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尤其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人的手上,他这一人还十分的有个性化,性格能够说成非常无情无义的,但是也是几句老话,那便是人的心不狠,江山便坐不稳。
2024-06-26 17: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
大皖新闻讯 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非虚构历史长篇《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章宪法
2025-08-13 19:16:00
山河铭记|圩主把易守难攻的堡垒无偿给新四军用
大皖新闻讯 肥东白龙镇褚老圩被一圈宽阔的水域包围着,知情人士介绍,这水域是护城河,宽13米多,让褚老圩变成了易守难攻的堡垒
2025-08-13 20:23:00
山河铭记|彭雪枫忍痛卖马筹军费 马贩子得知实情将马返还 索要“报酬”让人至今泪目
大皖新闻讯 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庐江县汤池镇一直流传着新四军抗日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彭雪枫和马贩子的。近日,在重走新四军抗战路探访过程中
2025-08-13 20:27:00
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研学活动
8月13日,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历史文化研学活动。讲解员带领小学生们制作铜钱拓片,让孩子们领略古钱币的独特魅力。牛利敏 摄
2025-08-13 22:25:00
拍摄/剪辑:孙国梁
2025-08-13 10:04:00
杨晋豪——九一八事变后国立中央大学重建地下党支部【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杨晋豪,1910年出生。192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
2025-08-13 0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