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谈谈“机器人创业”圈子里的鄙视链丨焦点分析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1-27 07:24:00 来源:36氪

作者丨邱晓芬

编辑丨苏建勋

2024年,虽然大模型掀起的“具身智能”创业潮还没多久,但在「智能涌现」访谈过数十家机器人公司后,我们发现一条圈子里的“鄙视链”。

“搞软件的,鄙视搞硬件的,搞大模型的,看不起强化学习的”,多位行业人士给出了类似的观察。

认知的不同,决定了机器人创业者的入局姿势。

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向智能涌现表示,国内涌现出的几百家机器人创业公司中,大概有三类基因:

一是原来机器人出身的创始团队,更关注机器人硬件能力,主要围绕控制和电机。本体派的核心是机器人本体(人形/四足狗),其次是机器人的臂或关节。

二是软件背景的团队,更关注机器人的智能化和泛化能力,但“软”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一批是上一波AI热潮中的创业者,转型至机器人领域,比如CV、强化学习;另一批则是真正大模型背景的玩家,这波人更少,处于鄙视链顶端。

"看不上国内那些搞硬件的公司。”一家具身智能大脑公司创始人对智能涌现直言。在他看来,软件才是机器人发展的卡点,但目前硬件公司在AI软件上的预算太低,“只是简单接接国外开源的大模型”。

宇树科技是典型的“硬件派”,其创始人王兴兴曾在一次公开采访中回应过这一点——他们对于AI的投入很克制,因为太烧钱了,“机器人才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他甚至直言,“欢迎客户用我们的硬件,哪怕把我们的软件全删了”。

一位机器人硬件公司人士无奈表示,目前机器人在“软”的方面还没收拢共识——行业存在太多的技术范式和路线,大脑和小脑的边界是什么?具身智能到底怎么做?目前行业还很混乱,留有很多问号。

谈谈“机器人创业”圈子里的鄙视链丨焦点分析

宇树 Unitree G1

而“软硬之争”的结果是,国内大部分硬件公司,还在用传统的硬件思维来做机器人,对于“脑”的运用只是蜻蜓点水;而大部分做“脑”的公司,则选择自己从头开始做一个硬件。

各自为政,行业呈现出一种隐约的割裂状态。

大模型,还没办法“赋能”机器人

“现在搞硬件的公司,就是视频拍摄公司!”多位投资人、行业人士向智能涌现表示。

今年以来,许多机器人厂商在demo里展示的场景足够酷炫:比如机器人可以在汽车工厂搬东西,帮忙分拣货架商品,给人一种AGI时代机器人照进现实的感觉。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一个完美demo的幕后往往是:若拍摄一个机器人从抽屉里抓水杯的场景,比如训练的时候是早晨,到拍摄的时候天黑了;或者训练时抽屉里多摆了两个杯子、抽屉位置挪动了——这些细枝末节一改变,都可能导致机器人任务失败。

“有的demo,甚至一万次才成功一次,(视频里)不诚实的情况非常严重。”一位行业人士表示。

但你可能会疑惑,大模型在手机、电脑各类终端上已经足够智能,为何无法让机器人大脑变得更聪明?以至于让硬件公司们需要在“完美”demo上如此努力。

谈谈“机器人创业”圈子里的鄙视链丨焦点分析

figure 02

据智能涌现了解,目前大部分硬件公司对大模型的理解和应用并不深入——基本只是简单接入国内外通用语言大模型。但实际上,大模型与机器人真正需要的”空间智能“,还有很远的距离。

多位行业人士向智能涌现表示,语言大模型的数据量越大,反而更容易产生“幻觉”,干扰任务执行。“语言大模型和机器人落地一点关系都没有,区域任务上的成功率,惨不忍睹!”

而前述具身智能大脑公司创始人表示,目前国内没有一个团队真正从机器人出发,去做适配具身智能的大模型。

此前,机器人行业的一项解决方法是,在多模态大模型和机器人身体之间,引入一个中间层“小脑”——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存放多项“子任务”(比如把“让机器人冲咖啡”任务拆成“拿杯子-磨豆子-冲水”等多项子任务),供大脑调配,也让机器人身体能读懂并且动起来。

但新的难点又出现了。一方面,小脑的引入,意味着机器人厂商们需要在其中预设无穷无尽的子任务,若遇上复杂的任务,各个子任务还需要再进一步拆分。

另一方面,数据匮乏则是更艰巨的难题。目前,政府和一些公司已经投入大量资源进行集中训练,但多位行业人士表示,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大家既不清楚应该收集何种数据,也不知如何界定优质数据的标准。

以抓杯子的场景为例,理想状态下的高质量数据应该是,拿一个机械臂控制它从头到尾做一遍,告诉他——抓杯子要怎么抓,当任一场景变化了,又要怎么抓。但这也意味着,一个简单抓取的动作,就需要几千万条、甚至几亿的数据。

当大家怀揣着“大模型改变一切”的心态闯进机器人领域,才发现中间的gap远比想象的更大。

一场集体纠偏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割裂的状态并不健康,而如今的投资人、产业玩家们,正在出现一场关于“纠偏”。

2024年下半年,机器人行业的投资风向隐秘出现变化。王晟告诉智能涌现,在2024年前,很多投资人粗浅认为,投机器人=投资人形机器人硬件。

在过去的一年半,人形机器人公司烈火烹油,估值飙升。据智能涌现了解,以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为例,两家炙手可热的机器人硬件厂商,近两年连续完成数轮融资后,估值双双迈过10亿美金大关,“贵到大家投不起”。

谈谈“机器人创业”圈子里的鄙视链丨焦点分析

智元远征A2-max

而彼时,国内众多专攻机器人小脑/大脑的公司,则面临融资困境,有一些甚至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向市场讲故事。

“今年下半年以前,我们和投资人讲,做机器人统一大模型、讲端到端,谁信呢?”前述机器人大脑公司创始人告诉智能涌现——“但是今天你不讲端到端,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投资风向直至今年下半年,出现逆转。

一家做人形机器人关节的公司创始人向智能涌现直言,今年以来,明显感觉纯做硬件的初创公司很难拿到大笔融资了,“市场有点冷”。

而从近期消息面上看——在海外,Skild AI、Physical Intelligence成立短短时间内,估值飙升至百亿;在国内,不久前机器人小脑公司「星海图」拿到蚂蚁投资,大脑公司「自变量」、「千诀科技」也先后拿到融资。

“现在投资人从投人形,改投具身智能了”,王晟向智能涌现表示,因为大家现在意识到,具身智能才是更好机器人驱动完成泛化任务的关键。

反思不止是在投资层面,一波硬件厂商也开始集体复盘过去的模式——在以前,机器人厂商更多是在专用领域里收集数据,再去做专用的场景,大家信奉 “通用,就是没用”。

如今,虽然大模型还没办法真正用起来,但它给这一派创业者的启示是,或许要先学会忘记专项场景,先构建通用的基础模型能力,再在上面长出专用的能力——这或许才是系统解决通用性的关键。

机器人领域的软硬之争,暴露的是,在AI的冲击下,机器人行业目前还处于一种共识尚未弥合的混沌状态。但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是,机器人的终局是硬件与具身智能的结合,软硬件缺一不可。

“无论是从软件出发还是从硬件出发,大家的终局是接近的,就看谁的商业效率更高”,一位行业人士表示,“而AGI时代的机器人公司,本质上需要够既懂AI、又懂硬件的团队。但更关键的是,大家还要相互认同”。

(本文图片都来自官方渠道)

谈谈“机器人创业”圈子里的鄙视链丨焦点分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7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焦点复盘沪指日线3连跌失守5日线,金融、白酒等权重板块疲软,超100家北交所个股跌逾5%
...3板及以上连板股仅有2只晋级失败,而晋级成功个股多为机器人和深海科技等近期热门方向。昨日大面积退潮的北交所个股亏钱效应居高不下,昨日跌近7%的北证等权指数今日再度大跌超4%,
2025-03-20 18:01:00
科技巨头齐聚MEET2025:共话AI、Agent、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浪潮趋势
...主题,汇聚了科技界的璀璨星光,AI、互联网、云计算和机器人等前沿科技领域的代表性大咖齐聚于此,分享了最前沿的进展和最新的洞察思考,带来了一场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的盛宴。MEET
2024-12-11 13:56:00
焦点复盘指数午后V型反转收光头阳,多只算力股再创历史新高,涨价概念持续火热
...海南华铁和云鼎科技也走出超预期的修复行情。尽管AI和机器人双主线内部分歧依然居高不下,但整体高位人气股整体表现持续转暖印证10厘米方向的接力情绪处于修复中。昨日创出新高的北证
2025-03-11 18:17:00
丰坦机器人入选“2024值得关注的硬科技创变者50强”
...00未来独角兽大会暨创业邦年会在成都召开。 作为建筑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先锋,杭州丰坦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坦机器人”)成功入选“2024值得关注的硬科技创变者50强
2024-12-23 09:45:00
坐轮椅的CEO敲钟,这家光伏公司拒绝躺平 | 焦点分析
...。在美国接受了最尖端的治疗吼,目前只能依靠体外骨骼机器人行走。相比不少光伏同行,瞿晓铧尤其低调,他曾经说:“做不到老大,做老二老三也很好。 阿特斯不是行业最光鲜和强悍的,不紧
2023-06-29 11:09:00
焦点复盘沪指弱势震荡跌0.4%,金融权重股延续调整,军工人气龙逆势晋级8连板
...29亿。板块方面,PEEK材料、可控核聚变、智能座舱、人形机器人等板块涨幅居前,物流、美容护理、保险、白酒等板块跌幅居前
2025-05-16 18:00:00
花了1.3亿,九阳“卷”进扫地机淘汰赛|焦点分析
...前身,其实是小米生态链公司绿米联创在内部孵化的扫地机器人项目。在竞标小米扫地机器人项目失败后,团队成员随即出走,成立“甲壳虫”。“甲壳虫”成立的2021年初,刚好撞上了扫地机
2023-12-31 09:42:00
三年增长100亿,洗地机仍在逆势狂奔 | 钛媒体焦点
...保持着上涨的态势。作为行业的新旗帜,洗地机成为扫地机器人之后崛起的一匹“黑马”。来自苏宁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618,洗地机销量同比增长72%,超越扫地机器人。与此同时,在
2023-06-22 12:00:00
人形机器人背后有牛人
...乐聚创始人、董事长冷晓琨加速进化创始人程昊“夸父”机器人进行表演 在2025中关村论坛的舞台上,一众机器人成为全场焦点:乐聚的“夸父”机器人以行云流水的太极舞步和双语导览惊
2025-04-08 11:4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大河网讯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9月5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长江之畔重庆开幕
2025-09-06 13:08:00
国家级5G工厂,钟经开+1!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5年5G工厂名录》钟楼经济开发区企业江苏电力装备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成为继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钟楼区第二家国家级5G工厂5G工厂是充分利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
2025-09-06 06:08:00
从玻璃到微纳新材料 从企业更名看龙口一家民企的转型跃迁
大众网记者 林晓冬 烟台报道说起玻璃大家都不陌生,餐桌玻璃、门窗玻璃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在烟台龙口有一家企业多年来持续在玻璃上“钻研”
2025-09-05 09:08:00
科创泉城 智启未来| “硬科创”需要“软传播”,网络达人共话“出圈”新思路
9月4日下午,在济南市委网信办联合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举办的“科创泉城 智启未来”知名网络达人济南采风活动的对话沙龙上
2025-09-05 09:51:00
本报讯(记者雷嘉)围绕国产车规级芯片搭载应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北京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办公室
2025-09-05 11:08:00
河北新闻网讯(王丽英)“后厨不只是生产中心,更是服务体验的心脏。”“服务不仅仅是完成交易的过程,更是以关怀为主利他主义精神的体现
2025-09-05 11:08:00
海信冰箱五款产品通过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自动制冰性能认证
日前,经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严格检测与评估,海信冰箱旗下五款产品成功通过“电冰箱自动制冰性能认证”,并获颁认证证书。此次获证不仅是对海信冰箱自动制冰技术性能的肯定
2025-09-05 11:57:00
京东全球80+高校招聘 清华、剑桥等80校专场 现场面试拿offer!
9月5日,京东招聘公众号发文:全球80+高校!京东2026校园招聘进校行程发布。文中称:将在全球20+城市,80+院校
2025-09-05 12:10:00
花一万元植入DeepSeek,一场没有终点的流量游戏
文|邓咏仪编辑|苏建勋让你的产品在DeepSeek的答案里有一席之地,需要多少钱?答案是:数千甚至上万元。人在哪,流量就在哪
2025-09-05 14:56:00
爱尔眼科开启老视多学科诊疗新时代
9月4日,2025年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国际论坛(IRCS)暨第一届老视矫正MDT管理国际高峰论坛在杭州举办我国超八成60岁以上老年人正面临老视(老花眼)与白内障的“双重眼病困扰”
2025-09-05 15:18:00
获SIAL创新奖:诺啦格兰诺拉脆片让生活更美好  
消费日报网讯 9月1日,在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深圳)举办同期,第24届SIAL创新大赛获奖榜单正式发布。吉丽莎(广州)贸易有限公司选送的产品诺啦格兰诺拉脆片跻身TOP10
2025-09-05 15:18:00
桃李面包广告语引争议“五仁不好吃是你还年轻”官方账号发文:领导拍的板,这个锅只能他来背
近日,桃李面包一则电梯广告文案引发争议。社交平台上流传的图片显示,桃李蛋月烧产品的广告语写道:“有人说五仁不好吃,我们认为
2025-09-05 15:29:00
京东超市布局产地直采 加大力度进口澳洲水果 助力澳洲水果深耕中国市场
今年开始,京东超市加大力度布局澳洲水果的供给和销售,投入资源帮助澳洲橙子、提子等水果进一步扩大销量。近日,在2025中国国际水果展上
2025-09-05 15:30:00
潍坊寿光市圣城街道一企业酿出康养“新食尚”
大众网记者 刘建永 潍坊报道为企赋能、助企发展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器。潍坊寿光市圣城街道在政策引领、优化营商环境
2025-09-05 15:50:00
大众网记者 王帅 通讯员 孙丽霞 杨阳 潍坊报道走进山东禾汇食品有限公司黄豆酱生产车间,一排排瓶装黄豆酱准备打包装箱,发往各大连锁商超
2025-09-05 1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