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晋武帝司马炎为何还要坚持立他为太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21:4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前言

晋武帝司马炎为何还要坚持立他为太子

注重清淡的世风,占据西晋时代的主导地位。于是,有人将清淡进一步热门化、官僚化。这时的清淡名士精英已明显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人已谈不上什么思想了,纯粹是为清淡而清淡。另一部分人,实际上是为了名声和实力而淡。王衍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崇尚虚无,清淡误国

王衍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是司马遹的太子妃,一个女儿嫁给了当时独揽大权的贾皇后的侄子贾谧。王衍一生可谓官运享通,他做过太子的人,历任黄门侍郎、尚书令、中书令、尚书、仆射太尉,威势煊赫。那些想升官发财的士人都把他当成了楷模。小时候的王衍,娇生惯养,细皮嫩肉,长得秀美,而且非常聪明。“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见了他,忍不住赞叹了很久,说:“什么样的妇入,生下如此漂亮的孩子!但是将来害天下百姓的,很可能就是这个人。”王衍很能伪装,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都显得淡定从容。

每次与人谈玄,他都故意露出手腕,挥动用白皙温润的玉做成的尾手柄,显得非常高雅。再加上他皮肤白哲,长得帅气,二者相映生辉,超凡脱俗,让人赞叹不已。王衍思维敏捷,辩司马遹利,善于应变,遇到老庄理论中认为不的义理,便随口加以更改。能将黑的说成白的,正的说成反的,错的说成对的。因此、他总能在清淡中克敌制胜,保持不败。当然,话说多了难免有不到位的地方,他能随时发觉,随口改正,自圆其说,且衔接不露痕迹。古时抄书,遇到抄错字需要改正时,用一种叫“雌黄”的东西。

所以世人称王衍“口中黄”。“信口雌黄”这个成语就来自于此。王衍特别虚伪,即便在家里也装腔作势,显摆清高。他老婆郭氏仗着是皇后贾南风的亲成,拼命搜刮钱财。对于夫人的贪梦,王表现出不屑的样子。为了显示自己的清高,他在任何场合下从来不说“钱”这个字。一次,郭氏趁王衍熟睡的时候,让人用钱绕着床撒了一圈。王衍早晨醒来看到满地的钱后,对侍女说:“把阿堵物拿开!”阿堵物是当时的口语,意思是这个、这些。从此,阿堵物也被当作钱财的代名词。

300年,宫廷发生了太子司马被软禁一事,作为岳父的王衍,居然奏请皇帝解除女儿的婚事,贾皇后随即批复。女儿王惠风一路大哭回家,路人皆为之流泪。司马通致书妻子和王衍,陈述被诬陷的过程,请求王为其申冤。王衍为了自保竟隐瞒不报。自私虚伪谷噬了他的良知,对任何入包括他的女儿,他已毫无人情味。王衍虽然身居要职,但他不考虑国家安危,只想方设法保全自己。史书称“行虽居宰轴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靠着一张嘴皮子,左右朝政,一切为自己打算。

他名声很高,却不是因为有多大的政绩,而是因他的清淡和善保,他的一生就是四个醒目的大字:自私自利。当东海王司马越攫取了朝政大权的时候,王衍趁机向司马越建议:“如今朝廷局势混乱,全靠地方支撑,因此一定要选择可靠的、能够担当重任之能臣,任地方长官。”司马越认为他说得很对,便问道:“你认为可以派谁?”王衍立即回道:“王澄乃大名士,可以让他担任荆州刺史;王敦声望也很高,可以让他担任青州刺史。王澄、王敦赴任时,王衍毫不掩饰地对他们说:“荆州有长江、汉水之天险,青州有靠大海之险要。”

“皆是进可攻、退可守的稳固基地。你二人在外面镇守,我在朝廷,可以称得上狡兔三窟了。”310年农历十月,羯族人石勒率叛军长驱直入进攻洛川。接着,举兵渡过黄河,攻占了宛城。洛阳不保,司马越和王衍带领四万精兵向东南撤退。军队至项城,司马越病死,他将西晋的军国大事全权委托给了王衍。王衍见贼寇横行,局势混乱,便以不堪胜任为由推让给襄阳王司马范,但司马范也拒不接受。最终,大家共举王为元帅,王衍才不得不接受。虽然狡兔有三窟,但王衍还是难免一死。

石勒得知司马越的死讯后,便率领轻装骑兵追击司马越的灵车,在宁平城将晋军击败,王衍等一批王公大臣被俘。石勒向王衍询问晋朝失败的原因,王衍不愧是谈玄高手。他从杨骏专权、贾后乱政、“八王之乱”谈起,陈述西晋祸败的惨痛教训。大讲天下兴亡的经验,有条不素,娓娓道来。石勒听得津津有味。王衍趁机为自己推脱,说自己不过一介书生,信奉老庄,淡泊无为,从政是身不由己的事,随波逐流而已。为保性命,他讨好石軌道:“现在晋朝大乱,即将灭亡,将军乃盖世英雄,何不早早称帝。”

“我王衍怎么说也是晋朝一大臣,有吾之扶助,定能干一番大事业!”石勒不吃这一套,将桌子一拍,指着王衍呵斥道:“你年轻之时就爬上朝廷高位,居然还说自己没有当官的欲望?晋朝现在乱成这个样子,难道说你没有责任?我看扰乱天下之人就是你!”石勒决意杀死王衍,但令不可用刀杀,于是,士兵推倒土墙砸死了王衍。绝境来临,鸟语发悲,人言趋善。王衍临死的时候,对周围的人说:“真后悔呀!我等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要是不整天搞那些空谈,而是一心匡正天下,为苍生做点实事,怎么也不能到这个地步!”

死时五十六岁王衍的清淡姿态,迎合了当时浮躁、空虚的社会心理,使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因而累居显职。遂使后进之士,莫不景幕效仿,矜高浮诞,遂成风气焉。士族名士,皆以政事为俗务,宅心事外。成天手持尾,谈玄论无,高谈阔论。朝廷官员以不过问行政事务为荣,地方官员以不过问人民疾苦为荣,法官以不过问诉讼为荣,将领以不过问军事为荣,“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每天乐此不疲的就是清淡。

从皇帝到官员,都不遗余力地捞钱,不择手段地享受挥霍。试想,让这样的一群腐败奢侈的人掌舵,甩袖清淡的名土拉纤,西晋这艘满载着虚伪、荒淫、压榨、怨气的航船,在历史的长河中又能航行多远呢?

疼爱痴儿,立为太子

晋武帝司马炎的荒淫无道、奢侈腐化、污浊不堪,使得世风日下。同时,司马炎还做了一件后果最为严重的荒唐事,他把一个智力发育不健全的儿子司马衷立为太子。司马炎生有二十六个儿子,有八个儿子早死。长子两岁时天折,次子司马衷九岁时理所当然地被立为皇太子。司马衷呆痴愚笨,七八岁的时候还不认识几个字,怎么教也教不会。司马炎请了几位大臣当老师,时间不长,他们都辞职了,乃“朽木不可雕也”。这位司马衷到底呆痴到什么程度呢?

《晋书惠帝纪》记载:一次他在华林园玩要,突然听到池塘里的蛤蟆正欢快地叫着,司马衷问身边的侍从说:“你们说这乱叫的东西是为公事叫呢还是为私事叫呢?”弄得身边的人个个哭笑不得,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其中个侍从故意以愚对愚地答道:“在公家里叫的,就是为公事,在私家里叫的就是为私事。”司马衷觉得有道理,大为赞赏。有一年,全国各地都在闹饥荒,很多百姓被活活饿死了。有人向司马衷报告此事,他听了却反问道:“他们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喝肉粥呢?”

这就是后来的“肉糜帝”。由此可见司马衷的确是一个愚钝的人。史书中说:“其蒙蔽皆此类也。”“蒙蔽”就是愚昧无知之意。司马衷如果生于平常百姓家,他可以平平淡淡与世无争地度过生,惋惜他生在帝王家,如果让他锦衣玉食,那是他的福分,是苍天的眷顾。然而,他那个腐败透顶的爹偏偏让他当皇帝,对他来说,宝座得来全不费功夫,可他坐在那里真是百分之百地不合适。知子莫若父。对司马衷,司马炎私下也犯嘀咕,了解儿子“不堪奉大统”,也曾想废黜另立。

封建社会帝王家天下,撤换太子,说是国事,其实就是皇上家事。于是,司马炎向太子的生母、皇后杨艳征询意见。杨艳,其父杨文宗,为魏国通事郎,先事汉,四世为三公。杨皇后自小聪慧,擅长书法,精于女红,而且肌肤细腻。有看相的人见其相貌之后,言其享有极贵。时为晋王的司马昭信之,将杨艳聘为世子司马炎之妻。如果司马炎不是做了皇帝,他绝对是高禁金枝。杨艳与司马炎成亲后大受宠爱,生有司马轨、司马衷、司马三个皇子与平阳、新丰、阳平三位公主。

司马炎称帝后,虽然纳妃众多,但对杨皇后仍非常尊重。在“母以子为贵”的封建时代,换太子关系到自己及其家族的地位,所以杨皇后表示坚决反对,言称:宗传下的规矩是立嫡以长不以贤,这是西周后传承皇位的原则。立司马衷为太子适合上的规定,怎么能随意换呢?司马炎一时无言。杨皇后见司马炎犹豫不决,便找到自己的表妹赵桀,让她吹吹枕边风。赵桀貌美风流、柔情似水,也是司马炎钟爱的女人。赵氏得了杨皇后的好处,便为司马衷说好话。

“太子只不过是幼时贪玩,不长进而已。小时候就显露出超常能力之人毕竟是少数。太子大智若愚,将来必成大器,定能继承大统。”耳朵根软的司马炎被枕边风一吹,也就把换太子的事搁了下来。274年农历七月,杨皇后病危。她不瞑目,最放不下的是自己死后,再立皇后,太子地位会变。司马炎得知杨皇后病危,来到明光殿的病榻前,看着多年夫妻的杨皇后已处于弥留之际,心中甚感哀伤。夫妻恩爱的场景一幕幕浮现眼前,他禁不住鸣咽起来。

束手无策的御医们呆呆地立在一旁,官女、太监们个个垂首而立,大气不敢出一口。一会儿,杨皇后突然苏醒过来,苍白的面频上泛起红晕,无神的眼晴也溢出了光彩。御医们赶紧临榻探视,侍女们急着捧药送水。司马炎心里明白,皇后这是回光返照,夫妻诀别在即,慌忙坐到病榻旁边,将皇后的头放在自己膝上,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前额、面,潸然泪下。杨皇后依偎在武帝怀中安静如睡,显然是对这诀别时分格外珍惜。她紧握司马炎的手,说:“叔父骏女芷有德色,愿陛下以备六官。”

言罢,悲泣不止。泣不成声的司马炎,只是一个劲地点头。杨皇后似乎再也无憾事,轻轻合上了眼睛,握着司马炎的双手陡然松开,重重地落在司马炎的双膝之上,时年三十七岁。两年零三个月后,276年农历十月丁卯日,司马炎不忘杨艳枕膝临终之言。册立其叔父之女杨芷为皇后,史称武悼皇后。至此,司马炎为了不负杨艳的遗愿,打消了换太子的念头。虽说君王家天下,毕竟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君王的贤与不司马遹,关系到悠悠苍生的福祉。太子不能荷天下之大任,很快满朝文武都认识到这个问题。

关于太子的废立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太子感到失望与否定。但太子废立关乎国家兴亡、言者的身家性命,谁又敢妄言?虽不敢乱说,但朝臣们还是不甘心,便小心谨慎地来了一番劝谏。侍中和峤劝司马炎说:“皇太子有古人淳朴之风,但是现在的世道人心险恶、虚伪狡诈。”“恐怕太子料理不了陛下这份家业!”司马炎眼皮没抬,默然不答。还有一次,司马炎召集百官在凌云台宴饮。司空、太子少傳卫瓘假装喝醉,走到武帝御座前,抚摸着御座,欲言又止,拐弯抹角地说:“此座惋惜!”言外之意是说,大晋国这么好的一座江山。

让一个痴儿执掌太惋惜,干脆把他废了吧!司马炎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故意装糊涂语带双关:“你真的喝多了!”卫从此不言,他从中悟出了司马炎的弦外之音,不要再过问此事到一边凉快去吧,这事不该你们来操心。让愚钝的太子做皇帝,怎样让朝野上下心悦诚服、真心拥戴,让他们俯首帖耳?得想法把太子聪明有的形象树起来,以说服心怀异议的朝廷官员。司马炎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司马炎对太子进行了一次考核。他把东宫里的大小官员都召到官里来喝酒。

把一些难以处理的国事写在纸上密封送到东宫,立等太子写出处理方案。司马衷一看,一脸茫然,不知该怎么办。太子妃贾南风急了,她明白能不能答好试题意味着什么,赶紧请人代答。没想到这人引经据典,写得文绉绉。侍从后妃的给使张泓一看,这个不行,太子哪有这么大学问,博览古今,一看就是假的,定会露馅,不能送,送了非挨骂不可。不如写些实在的话,把问题说明白就成。贾南风一听有道理,便让张泓起草,太子抄,抄完后送给司马炎看。

司马炎一看,龙颜大悦,行啊,条理清楚,先给太子少傅卫瓘看。卫瓘恭恭敬敬拿在手里,慢慢地读着。他是太子少傅,太了解这位学生的水平了,今天怎么突然长进了,答得如此顺当?他越想越觉得蹊跷,脸上的表情显得很不自然。读完了,他什么话也没说。不过,那些讨好司马炎的大臣,听完之后赞叹“太子进步太快了”,竟高呼“万岁”,庆贺起来。当时,皇太子的老丈人贾充也在现场,目睹这一切,回到家后,便派人告诉贾南风事情经过。贾南风至此恨透了卫瓘,决定找机会报复。

如果司马炎真正要考察太子,为什么不把他叫到自己跟前面试呢?自己的儿子是聪明还是笨拙,谁能比做父亲的了解?司马炎了解,关于太子白痴的笑话,多半是东的僚属们传出去的。他故意纵容贾南风弄虚作假编造答案,目的就是为了堵住这些僚属的口。司马炎坚持传位给自己的亲生愚儿,就得继续自欺欺人。一天,司马炎对中书令和峤与中书监荀勖说:“听说太子最近学识有长进了,你俩去看看究竟如何?”他俩回来后,荀勖满口赞扬,逢迎的话讲个不尽,司马炎笑在嘴边,喜在心里。

和峤却直愣愣地说:“还和以前一个样。”司马炎当时就变了脸色,一用衣袖,转身进了内宫。对太子的事,从此再无人敢对司马炎说真话。经过这一件事,中书令和峤对中书监荀勖的虚伪谄媚非常厌恶。中书监和中书令是中书省的最高官员,两者职务相当。但中书监位次稍高。原先二人上朝退朝,都坐在一辆牛车上。但现在和峤一见荀勖就两眼冒火,一上车就大模大样地坐在正中间。荀勖随后来到,一看自己屁股没地方搁了,心中有数。红着脸找了另外的车坐。从此以后,历任的中书令和中书监再也不同车上朝退朝了。

虽然百官们大都担心这个白痴太子今后怎么坐天下、理朝政,但还是有一些居心测的大臣,尤其是司马炎的老丈人杨骏,巴不得有这么一个白痴,这样他们今后就可以大权独揽,胡作非为了。司马炎却因疼爱痴儿,看不透杨骏这伙人的险恶心肠。杨骏,就是当年皇后杨艳死前,向司马炎推荐的继位皇后杨芷的父亲,这时他官为侍中、车骑将军,逐步掌握了朝廷的实权。杨骏自以为了不起,目中无人。镇军大将军胡奋对他说:“你依仗女儿是皇后,就可以这么骄横了吗?”

“你瞧,从古至今,同皇上结亲的权臣,开头不可一世,最后有几个不被满门抄斩的?”杨骏反问道:“你女儿不也嫁到皇家吗?”胡奋说:“我的女儿不过是给你女儿做婢女,那算得了什么?”杨骏没话说,但也不把这些劝告放在心上。

结语

关于太子的废立问题,已经不只是司马家的家事,而是几个利益集团的博弈和斗争。许多朝臣已牵扯进来。太子妃贾南风的家族、皇后杨芷的家族,还有贾、杨两家的党羽荀勖等人,他们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当然不容许太子的地位动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贾南风如愿把持朝政,居然想出了废太子的“昏招”
...充与杨皇后一拍即合。皇族与豪族的政治联姻本是惯例,晋武帝司马炎本就没理由反对,加上杨皇后天天吹枕边风,这场亲事就这么定下了。太子要成亲了,晋武帝却开始发愁了:太子刚满十四岁,
2023-02-12 20:22:00
宫廷阴谋:晋惠帝司马衷与太子司马遹的悲歌
晋惠帝司马衷的长子司马遹,自幼聪慧过人。他的爷爷晋武帝司马炎,十分喜爱这个孙子。晋惠帝脑子不好使,但他儿子司马遹却与父亲迥然不同,才干非凡。《晋书》记载,皇宫中有一次夜间不慎着了
2024-04-20 12:25:00
为何晋武帝会让贾南风当太子妃并成为日后的皇后呢
...,史称她黝黑丑陋,长男相,且属残暴善妒之人,但为何晋武帝司马炎还是继续让她当太子妃并成为日后的皇后呢?史书所载,晋武帝并非不知贾南风黑丑善妒,但在杨皇后及群臣坚持下还是让她过
2023-05-04 09:56:00
相貌丑陋的贾南风,做下的天怒人怨的事
...姬妾,她就毫不考虑地杀害。当时的皇帝是晋惠帝的父亲晋武帝,晋武帝对悍妇贾南风惨杀太子姬妾很不满意,想废掉贾南风这个太子妃。可是晋武帝的第二任皇后杨芷念在贾南风是重臣之女,可以
2023-04-20 15:29:00
司马炎有十几个儿子,为何却要立一个痴呆儿为太子
...偏偏选择一个傻儿子为皇帝呢?这位皇帝就是建立晋朝的晋武帝司马炎。晋武帝作为晋朝的开国皇帝,可谓能力出众,眼光长远。而他所选择的继承人司马衷,则刚好背道而驰,为人痴呆愚钝。及天
2024-06-11 15:45:00
晋武帝司马衷的一生
司马衷,晋武帝的嫡次子,母亲是杨艳皇后。267年,晋武帝想册立太子,但没有考虑司马衷,便询问杨艳的意见。司马衷当太子时,晋武帝为他选择妃子,又担心司马衷“不懂事”,便将自己的妃子
2023-08-20 17:57:00
司马炎为何要选贾南风为太子妃?
...娶了十五岁的贾南风为妻。这场婚姻是由司马衷的父亲、晋武帝司马炎确定的,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因为人们都知道贾南风不仅相貌丑陋,而且妒忌凶狠,并非太子妃的最佳人选!那么问题来了,
2023-08-28 15:20:00
这位皇太后只因写了6个字,结果就被活活饿死
...著称,可惜这样一个美丽贤惠的女子,最终却死于非命。晋武帝司马炎有过两任皇后,而且这两任皇后还是一对姊妹花。第一任皇后是杨芷的堂姐杨艳,杨艳也以贤良美貌闻名,深得晋武帝欢心。可
2023-05-14 05:51:00
西晋八王之乱:皇族内战、权力更迭与贾皇后专权之路
...带来灾难。皇权旁落1、大业将倾公元265年,西晋建立,晋武帝司马炎恢复了周曾经设立的分封制。晋武帝的下一个继承人是晋惠帝司马衷。但他生来愚钝软弱。很多大臣因此对司马衷并不看好
2023-11-21 08:22:00
司马炎为何没有废掉司马衷?
...钝,智商有些问题,难以亲自处理国政。对于这些情况,晋武帝司马炎心知肚明,然而他却没有废掉司马衷,而是继续让他做太子,最后还把江山社稷交给了这样一个人!正是由于司马炎的这个错误
2023-08-27 14: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