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花鸟岛,永远有一束光照亮航船回家的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20 01:16:00 来源:阿宅社会

在浩渺的大海中,灯塔是指引方向的信标,也是航海者的希望。在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花鸟岛上,有一座百年的花鸟灯塔,每个夜晚它都会发出璀璨的光芒,穿透海上的迷雾,为过往的船只引航。

花鸟岛,永远有一束光照亮航船回家的路

守塔工孔趁东在擦拭灯罩。

花鸟岛,永远有一束光照亮航船回家的路

守塔工俞忠使用遥控器开启灯光。花鸟灯塔建造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是中国沿海最早的灯塔之一。沿着一条风光宜人的盘山道,便来到灯塔下。这座灯塔呈圆柱形,高16.5米,由光源、雾警、无线电指向标三部分组成,顶部四面直径1.84米的牛眼透镜,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灯塔透镜,光束射程可达24海里。2001年,它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进花鸟灯塔,值班的守塔工——31岁的孔趁冬和58岁的俞忠正在维护设备、擦拭牛眼透镜的灯罩。目前,这里共有7位常年驻守的守塔工。

花鸟岛,永远有一束光照亮航船回家的路

位于舟山市嵊泗县花鸟岛的花鸟灯塔。花鸟灯塔下的陈列馆,记录了这里的历史沿革、起源发展,也讲述了一代代守塔工在“引领、坚守、担当”的灯塔精神指引下,默默坚守、努力奋斗的故事。这里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佳灯塔工叶中央一家四代人在百余年时间里守护灯塔的故事……灯塔离不开守塔工,灯塔的光是用守塔工的生命和时间换来的。他们常年只能与灯塔形影相吊,倾听海浪的声音。岁月赋予了守塔工甘于寂寞的力量。“守塔是寂寞的,但是这个工作是和船只、生命关联的,容不得马虎。”守塔工俞忠很少说守塔的艰苦,他说守塔工已经将生命交给了灯塔,无论天气多么恶劣,都得让灯塔准时亮起来,为海上船只指路。

花鸟岛,永远有一束光照亮航船回家的路

自然景色优美的花鸟岛。百年灯塔,岁月沧桑,无数次的风雨侵袭让灯塔得以涅槃新生。现在,花鸟灯塔从最初的依靠灯光定位助航,已经发展到用北斗卫星遥测、AIS航标等高新科技手段导航。“我把塔守好,哪怕再难再险也决不回头!”这是曾经在这里守塔的叶中央铿锵的话语。花鸟岛,永远有一束光,照亮航船回家的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09: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浙江嵊泗县打造“侨爱岛”——以侨为“桥”,助力海岛发展(侨界传真)本报记者 刘军国“阿姨阿伯吃饭嘞!”临近中午,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嵊山镇的“侨爱餐厅”饭香四溢,
2025-02-16 05:25:00
浙江海岛观察:“老龄”如何变“乐龄”?
...零花钱,日子越过越幸福!”近日,91岁的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花鸟乡居民张荷青拿着100元购物券,购买了牙膏、肥皂等生活用品,“还给自己买了一些零食,虾意(惬意)足了”。在嵊泗县
2024-05-21 21:45:00
期待蔚蓝-看见海洋运动之美
浙江省第四届海洋运动会将于5月18日在舟山市嵊泗县正式开幕。本届海运会以“运动浙江-共富海岛”为主题,在5月至6月期间,分别设置了环岛三项、沙滩五项和涉海七项共十五项海洋运动比赛
2024-04-30 17:28:00
...体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鸟灯塔位于舟山嵊泗县花鸟岛,建造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因其地理位置重要、规模大、功能全,被称为“远东第一灯塔”。 “在人类文明史中
2024-01-31 06:38:00
...载快递物品和药品从高新区管委会起飞点腾空而起,飞往嵊泗县泗礁岛。11时,最大载重20公斤、最大航程100公里的丰舟90无人机装载民生物品从泗礁岛飞往花鸟岛。经过19分钟飞行,
2024-06-26 05:44:00
“路途短了,花销减了,治疗水平没缩水。”日前,在嵊泗县人民医院做完透析,刘先生面色略有改善。因受尿毒症折磨,他1周需要透析3次,他感慨,先前4年,不得不独自在舟山市区租房接受治疗
2024-04-14 07:47:00
...特色,石雕砖雕木雕工艺精湛,壁画壁书碑刻内涵丰富。嵊泗县花鸟乡花鸟岛浙派民居花鸟岛位于舟山群岛的最北端,以岛建乡,由花鸟岛及其周围11个岛屿组成,除花鸟岛外,其余均为无人岛屿
2023-08-20 19:43:00
5月20日上午,“遇见花鸟一天一生”青年人才集体婚礼活动在嵊泗花鸟岛举行。本次活动由共青团浙江省委作为指导单位,舟山市委人才办、共青团舟山市委、舟山市民政局主办,县委人才办、团嵊
2024-05-20 15:39:00
...初,家住我国最东端海岛——绿华岛的刘阿婆拉着浙江省嵊泗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刘阿婆今年70岁,身子骨还算硬朗,但性格倔强,与女儿关系长期紧张,后因生活琐事发生争
2024-05-19 00:3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