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山西大同大学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组织领导,积极构建“三全”育人、突出“五育”融合的“大思政课”建设新格局,构筑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立德树人体系。
坚持“三全育人”,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三全育人”目标在“人”、重心在“全”、方法在“育”,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作为山西省首批“三全育人”示范点,全力汇聚育人力量,将“三全育人”引申为体现学院特色的“五个三工程”,即“三心合一,三思并用,三标创建,三课联动,三文化育”。其中,“三心合一”为班子齐心、师生同心、上下一心,班子和师生上下拧成一股绳,一心一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三思并用”为全盘思维、协同思维、生态思维,实现育人无不尽责、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三标创建”为标兵党支部、标兵教研室、标兵班集体创建,标兵的意识让教职工更关注学生,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三课联动”为打造以课程育人为主导的专业课堂践行课程育人、以实践育人为主导的活动课堂践行时间育人、以科研育人为主导的学术讲堂践行科研育人,强化学习的丰富性、实践性,提升自觉性、主动性;“三文化育”为用文学、文化、文艺滋养学生心灵,文学是文学院坚守的阵地,文化是灵魂,文艺是情趣和品位的开拓和提升,铸魂育人,筑牢立德树人坚实基底。
坚持“三全育人”,建立全员协同育人机制,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行政及后勤人员等全部纳入育人主体,将育人要求纳入各岗位首要职责,推动部门间、校企间、校家间的有机联动;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育人资源和力量,挖掘各群体、各岗位的育人元素,将育人贯穿学生“入校—在校—离校”全周期,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结合学生年级及特点,优化思政课程设置,建设思政精品课、示范课,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螺旋上升;统筹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和制度育人,深度融合育人资源,努力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提升大学生的成长驱动力、核心竞争力,实现全方位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卓越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和方式,把五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德育为先、培根铸魂,智育为重、润心增慧,体育为基、强体固本,美育为要、尚美塑人,劳育为本、培劳养志。常抓第二课堂建设,组织各学院结合各自特色,专业院系指导非专业学生开展活动,内外协调,形成合力,持续开展大思政课、体育第二课堂、美育第二课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体育运动、竞赛风气充盈校园各个角落,为了让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体育第二课堂”率先交出山西大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成绩单。秉承“健体铸魂、以体育人”教育理念,坚持“教会、勤练、常赛”总体思路,开设包括健身操、武术、篮球、田径等52个项目,每项科目都配有专业老师和大三、大四实习生进行现场教学,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建设“体育强省”“体育强国”贡献力量。以“体育第二课堂”为抓手的体育教学改革方兴未艾,“教会、勤练、常赛”成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常态,“改变一种依赖、提高一项技能、养成一个习惯”成为越来越多学子的共识。“朗诵角”涵养语言之美,多彩活动感受韵律之美,生活劳动从宿舍抓起,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朗诵角、英语角、体育角、音乐角等第二课堂,呈现出全面开花、多点散射的良好局面。
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山西大同大学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持续深化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深化“青马工程”建设,打造思政引领精兵。通过“线上线下”矩阵,进一步夯实学生工作体系,党委、团委、班级纵向贯通,学校、学院、学生相互联动,确保思政责任清晰、任务明确、闭环完备、科学有效。强化政治引领,开展特色学习活动,山西大同大学以“大思政课”建设为统领,书记校长带头走上讲台,打造思政金课,覆盖所有学生的“开学第一课”系列思政大课持续开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真研学。针对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加强精准思政建设,定期普查、动态感知学生思想和成长状况,在学生成长的关键处、要紧时帮一下、拉一把。充分发挥每门课程、每名教职工的育人功能,发挥学生工作的基础性能动性作用,注重学习实效,联通教学课堂、科研课堂、社会课堂。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促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全面融合,用知识体系教,用价值体系育,用创新体系做,着力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者:山西大同大学 赵慧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