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华农揭示城市微生物机制,助力城市规划政策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18 09:58:00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你知道吗?对于城市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环境因素也会起到一定影响。同时相关数据显示,城市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然而,影响这些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因素尚不明确。

因此,华南农业大学孙峪教授和团队,通过分析城市环境因素与微生物组成,揭示了环境因素和微生物以及人类健康之间的潜在联系。

研究中,他们利用 MetaSUB 联盟的大型全球城市微生物组调查数据,结合环境和人口统计学特征,研究了它们对于城市微生物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

这一研究不仅填补了现有科学研究的空白,还有望对城市规划和公共卫生政策制定产生重要意义。

华农揭示城市微生物机制,助力城市规划政策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

图 | 孙峪(来源:孙峪)

此外,通过分析和理解城市环境微生物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与环境相关的疾病,比如有助于识别特定环境因素对特定微生物群的影响,从而指导城市环境的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总之,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理解城市环境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居民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来说:

其一,可用于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本次成果能为更精准地评估城市环境因素如何影响环境微生物、病原体、以及微生物耐药基因的传播等公共卫生问题提供依据。

其二,城市规划与管理:本次成果为城市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了更深入的科学依据。例如,可以根据微生物组的分布特征,来设计城市绿化区域,从而减少病原体的传播,以及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健康水平。

其三,疾病预防策略:本次成果促进了对环境微生物组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理解,为疾病预防策略提供了新的方向。

未来,可以针对城市特定区域的微生物特征,制定个性化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比如,在特定季节或地区,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和预防;针对易感人群提供定制化的健康建议等。

华农揭示城市微生物机制,助力城市规划政策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

(来源: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

作为通讯作者,孙峪在这次研究中第一次挑战了全球级数据库的挖掘和分析,这对他来说是全新且充满不确定性的。

一开始,他充满了忐忑和期待。因为他和课题组不仅要整合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库,还要在这些庞大且复杂的数据中寻找发现科学新知识的线索。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给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孙峪还表示:“我的学生也就是本次论文的第一作者陈扬,也感受到了发表论文的艰难。自 2023 年 2 月投稿以来,我们历经了三轮审稿和反复修改,response to reviewers 长达 27 页,几乎每个段落、每张图片、每张表格都经过了精心调整。”

投稿和修改的时长,几乎与投稿前的实验分析和初稿撰写时间相当。“这也让陈扬深刻感受到了科研的复杂和严谨,对她来说也是一次宝贵的成长机会。”孙峪补充称。

最终,相关论文以《环境决定因素和人口对全球城市微生物组、抗菌素耐药性和致病性的影响》(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and demographic influences on global urban microbiomes,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pathogenicity)为题发在 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1]。

华南农业大学陈扬是第一作者,广东药科大学付曦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邓诣群教授和孙峪教授担任共同通讯作者。

华农揭示城市微生物机制,助力城市规划政策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

图 | 相关论文(来源: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

未来,他们会继续深入探索微生物组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下一步的目标是利用更广泛、更深入的公共数据库资源,结合先进的生物信息学技术,来分析和理解不同因素如何影响微生物组的构成。

其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能够揭示更多影响人类健康的潜在机制,从而更好地助力于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方面。

参考资料:

1.Chen, Y., Fu, X., Ou, Z.et al.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and demographic influences on global urban microbiomes,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pathogenicity. npj Biofilms Microbiomes 9, 94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22-023-00459-4

排版:刘雅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8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城市人要找回“微生物”老朋友
...自: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城市人要找回“微生物”老朋友■本报记者 刘如楠“人类最早期是从丛林中走出来的,后来又从农村走向了城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身上带着很多看不见
2023-06-12 06:35:00
我国农村居民主要膳食营养问题及解决思路
...村居民作为营养改善的重点人群。(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2024-01-13 03:26:00
海尔生物: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达18.26亿元 净利润3.57亿元
...现营业收入18.26亿元,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剔除去年同期公共卫生防控业务后,核心业务同比增长11.35%。数据释放出强烈的信号,即在价值成长的路上,海尔生物正迈出自己的
2023-10-27 10:41:00
...造成为以妇产生殖为核心,慢性疾病、康复为重点,兼具公共卫生(传染病)职能全科布局的“大综合、强专科”智慧型三级甲等综合院区,并配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院区还将加挂“天河区第二
2023-12-13 09:51:00
科学家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进化,为抗生素使用带来指导
...耐药性。可以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广泛抗药性,给国际公共卫生构成了严峻挑战,不仅增加了全球患者和各国卫生系统的财政负担,也拉高了该类细菌感染病患的死亡率。因此,针对全球金黄色葡
2024-01-31 10:44:00
养花种菜降低癌症风险
... Hebert说。园艺组的身体活动水平每周也增加了约42分钟。公共卫生机构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体育活动,但只有1/4的美国人符合这一建议。参试者每周只去两到三次社区花
2023-01-15 09:33:00
癌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全覆盖;搭建了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平台,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和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在全省组建了30个癌症筛查基地,已完成高危人群评估近40万人,人群筛查近30
2023-04-20 02:51:00
...海事技术;4)改善粮食和农业质量和可持续性;5)改善公共卫生;6)加强经济关系;7)科学和技术。上述合作领域的交流旨在促进双方政府机构、商业代表、利益相关组织和学术界等参与的
2023-08-19 01:42:00
用“智慧+ 技术+”守护城市“碧水”
...要,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寒地污水处理、污泥处置和环境微生物相关技术研发,经过多年来探索与实践,新方法、新技术得以转化与应用,为生产稳定运行和投资产业延伸提供技术支撑。污泥调理剂
2022-12-29 06:2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