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通辽
300余人共“话”羊草 本报通辽7月3日电 (记者 薛一群 鲍庆胜)日前,2023年中科羊草发展现场观摩会在通辽市举行,国内草业及相关领域的3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参会。
在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集中连片的羊草一片翠绿,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科羊草团队工程师刘辉介绍:“羊草是生态效益与饲用价值兼顾的多用型饲草,我们在这里已经种了4年,效果远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好,羊草根径强大,像蛛网一样迅速把土壤表层固住,防沙固土能力非常强。”
开鲁县小街基镇沙沼地多,过去草场退化沙化盐碱化严重,生态脆弱,治理难度大。2019年,开鲁县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科羊草团队合作,联合建设中科羊草种子繁育基地,探索“乡土羊草改良扩繁、治沙治碱增绿”的新模式,在比较试验和草种混播示范的基础上,选出最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品种,经过4年的发展,该基地种植面积达到了4.2万亩。
据了解,生长旺盛期的羊草每亩可收获2茬干草约0.6吨,产羊草种子15至20公斤,亩效益可达1800元以上。开鲁县依托羊草规模基础,着力打造羊草的种植、深加工、仓储、交易全产业链,订单式、保底式收购牧草及草种,实现了农户种植有定向、销售有方向、增收有保障。小小羊草发挥出了优质牧草的生态、饲用、景观等综合价值,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近年来,通辽市紧紧围绕服务落实五大任务,把“绿色”作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通过探索发展中科羊草产业,在重度沙化、盐碱化草地推广种植方面,取得了扎扎实实的生态成效,形成了“科研团队+政府+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总结出生态增绿、土壤改良、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等一系列比较好的经验做法,为自治区乃至全国其他省份荒漠化治理提供了“通辽方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4 05: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