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科创高地拔节而起 “晋创谷·太原”赋能产业链向新而行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4-06 18:07:00 来源:太原新闻网

西山有韵,汾水含光,毗邻高校的“晋创谷·太原”犹如春枝绽绿,建设发展强势起步,引领态势初步显现。

作为全省首个落子的晋创谷平台,运营15个月以来,367家团队(企业)申请入驻,255家企业完成工商注册,申请知识产权808件,签署各类合同金额4.71亿元、实现营收1.96亿元……太原以“先行先试”为使命,聚全市之力建平台、引人才、优服务、促转化、育企业,成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

谋创新激发创业热潮

万事开头难,难在是否能目标清晰、保持定力、善作减法。

与传统开发区强调生产功能不同,“晋创谷·太原”更注重创新资源集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优化和创新创业活力的激发,运营团队从一开始就拒绝“什么菜都往篮子里装”的粗放式发展思路。

在规划园区重点产业方向之初,工作专班便深入研究了太原的产业优势、能源优势和创新资源优势。在已达成入驻意向的270家企业中,先进制造业领域企业占比超过一半,能源与新能源领域企业、半导体与新材料领域企业占比均超过20%。这一系列精准布局为“试验田”走向“生产线”,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畅通了路径。

“我们将面向‘晋创谷·太原’全方位开放优质资源,加快推进共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工作,为科创型企业发展提供支持。”中北大学校长陈钱的话语掷地有声。作为“晋创谷·太原”的重要创新力量,该校已有42家科创企业入驻,其中3家企业年产值突破千万元,60余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放眼整个科创平台,超半数项目来自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教育、科技、人才优势正转化为科技创新动力,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筑天地拓展创业舞台

创业空间是吸引企业项目集聚的“硬通货”。留足发展“天地”也是创新创业的题中之义。

在“晋创谷·太原”核心承载区,创新孵化园与科创产业园平行而立,30余万平方米的物理载体,蕴藏着科创企业的成长密码。这里不仅是办公空间的一体化,更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相融相通。科创园一期内,通透明亮的服务大楼全面投用,7栋厂房已具备生产条件,59家企业正在已认租的厂房内实施装修改造和投产准备,一批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将在这里完成“中试”,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通达。

“挂牌建设‘晋创谷·太原’拓展区,破解现有承载空间不足的问题。考虑先期选择太重科技大楼、太原第一实验室、国投信息产业创新园、中北高新区等区域闲置的楼宇厂房。”市科技局局长王强表示,面对数十家未落实场地企业,全力挖潜存量空间成为解题思路。与此同时,现有空间如何集约利用、科创园二期如何规划设计成为当务之急,“站在区、校、谷一体发展的视野上谋划”“让空间布局真正切合科创人才需求”,探索“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集聚生态,让“工业上楼”、建“垂直工厂”,全面提升亩均效益等一系列理念措施在这里酝酿。

优生态培育创业沃土

杭州科创“六小龙”的崛起,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一座城市厚植创新生态的久久为功。良好的科创生态犹如肥沃的土壤,是创新主体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

今年1月,高校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科技服务平台、运营服务平台等五大平台全部迁入科创产业园配套楼服务大厅。市国投运营公司统一对接基金、银行、融担、保险、律所、财会等机构,为企业提供从招引到入驻、从融资到市场开拓的全流程服务。“所有服务都在一个大厅完成,效率提升非常明显。”一位企业负责人感叹。

对于初创科技型企业而言,融资难是绕不过去的坎儿。“晋创谷·太原”通过构建全链条科技金融保障体系,让企业吃“定心丸”。组织企业申请创新启动资金,35家企业获得省财政3500万元支持;13家企业累计获融资或银行授信9400余万元。创新应用“先投后股”模式,13个项目将获3230万元的财政支持……今年,平台还将通过天使基金、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中试保险等多种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早期、长期和硬科技领域,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从政策解读到资源对接,从技术攻关到市场拓展,为打破企业间的“信息孤岛”,“晋创谷·太原”的服务专员已成为企业的“贴心管家”。“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模式,让创新生态愈加温暖有力。

今年,“晋创谷·太原”怀揣着更大的“摘星”梦:力争重点引进培育100家优质企业,建设培育省、市创新平台载体10家以上。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正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优增量”,为全省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加力赋能。

短评

种好试验田需要有担当

种试验田就是在先行先试,没有现成的经验、成型的机制,更需要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勇于探索。2023年12月22日,晋创谷在太原揭牌;同日,“晋创谷·太原”先行区正式运营,率先为各市晋创谷探索机制、积累经验、创造模式。

先行先试,前提是敢于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真正的突破。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式,破除“等靠要”的惰性、“路径依赖”的惯性,克服“怕犯错”的畏难心理,以“有解思维”扛起种好试验田的担当。

先行先试,关键是勇于改革创新。科技创新是外在表现,体制机制创新才是内核。要直面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堵点,以开放的视野、创新的思路,推动政策、资源、机制的全面优化,让各类创新要素在平台上自由流动、高效配置,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在“晋创谷·太原”这片试验田结出累累硕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6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质生产力澎湃而起,合肥蜀山当勇立潮头
...全域科创”战略,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创新链同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耦合发力,全区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显著提升。位于“科大硅谷”蜀山园,安徽科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
2024-03-21 16:02:00
鼓楼海洋经济科创高地结硕果
...发展沃土,围绕深海养殖、智慧海洋和海工装备的上下游产业链“筑巢引凤”,已引进40余家涉海企业。中心自建涉海金融产业联盟、海洋经济科创高地技术转化服务线上平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
2024-04-24 07:57:00
御“风”而行向未来  —看吉安县科创“飞地”如何“飞”出“借梯登高”新天地
...力推进:强强联合,积极打好“科创陪跑”主动仗为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吉安县推出“科创陪跑”计划,主动争取适合企业项目发展的产业基金扶持、科创奖励、发展补贴、人才奖励、税收
2023-09-20 23:07:00
沈抚示范区积极构筑科技金融生态 助力企业向“新”而行
...信息技术产业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领域发展,健全和完善产业链结构,助力辽宁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战略新产业基金部负责人、光控(辽宁)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
2024-06-29 13:46:00
金融赋能 向新而行——山西省金融业多措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资担保体系实现扶上马送一程锦波生物是山西省合成生物产业链“链主”企业。作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领军企业,该公司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实现了164.88°柔性三螺旋结构的“重组Ⅲ型人
2024-03-19 11:37:00
...产业的发展,具备发展脑机智能的研发实力、丰厚政策和产业链条。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田峥嵘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助力园区和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
2025-01-21 08:00:00
...聚焦太钢优势产业,回访了上海宝武集团,目标就是延伸产业链条,将太钢打造成全球最大最强的不锈钢企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考察国盛集团,着力推进半导体产业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
2023-04-23 05:55:00
...本却显著降低。这一系列积极变化,为山东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攀升夯实了基础,让山东制造从传统的“汗水经济”向“智慧创造”华丽转身。蓝色经济崛起:海洋科技,领航深蓝坐拥广袤海
2025-01-24 17:11:00
东湖评论:强化争先意识,提振勇创一流精气神
...化创新生态,集聚科创人才、建强产业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人才链“五链融合”,努力把湖北打造成全国数实融合发展示范区,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更多成果,为经济发
2025-02-06 11:5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27日,以“链接全球资源赋能山西发展”为主题的2025境外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和商协会山西行活动在湖滨国际大酒店举行
2025-11-28 08:08:00
11月27日,从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该局集中发布3项规划领域新政策,聚焦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自持类商业用地管理及存量工业用地近期利用
2025-11-28 08:08: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26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08条,其中,南昌市西湖区司法局、安福县农业农村局
2025-11-28 06:4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刘文琴)11月26日,记者从江西省血液中心获悉,江西省面向无偿献血者推出的“三免”交通电子卡南昌通道已正式开启
2025-11-28 06:49:00
江西援疆力量为阿克陶少年儿童注入成长动能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黄玉龙)“小朋友们,生气的时候可以试试深呼吸哦!”在新疆阿克陶县玉麦镇中心幼儿园的活动室里,江西柔性援疆干部李莎正带着孩子们做情绪调节小游戏
2025-11-28 06:4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罗玉珍)通天寨景区以其丹霞地貌造就石怪洞幽奇景,八卦脑景区将高山草甸铺展成云端仙境,赣江源景区的古树林海孕育出一个“天然氧吧”……石城县拥有多元且鲜活的旅游资源
2025-11-28 06:49:00
《村庄里的中国》:对传统村落抱以最深的文化敬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日前,大型人文纪录片《村庄里的中国》创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该片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
2025-11-28 06:56:00
本报讯(首席记者马相)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11月27日,西安市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阶段性减征我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通知》
2025-11-28 07:11:00
11月27日,“发现最美铁路·西延时光印记”网络宣传活动,“发现团”走进洛川、富县,触摸历史转折的脉动,探访高铁助力洛川苹果“甜遍中国”
2025-11-28 07:11:00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11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二十场新闻发布会,晒出了“十四五”时期河北生态环境成绩单
2025-11-28 07:30:00
水城相依风光美
11月9日,无人机拍摄的正定新区中心湖公园。正定县积极推进园林绿化工作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为加快建设现代化
2025-11-28 07:33: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身边的“十四五”(九):扩容下沉,名医来到家门口
整理/河北日报记者 赵泽众 制图/褚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羊三木回族乡羊四村,村民都把村卫生室当成“小医院”;故城县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2025-11-28 07:34:00
11月17日9时许,宁晋县光复村一座普通的宅院内,95岁的张惠格老人坐在堂屋正中的八仙桌旁,端起一杯刚冲好的奶粉轻轻吹了吹
2025-11-28 07:35:00
“以前来到办事大厅,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服务台问询。这里有好几个窗口,不知道在哪个窗口办理相应业务。”近日,在万柏林区社保服务大厅
2025-11-28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