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九旬老夫妻将女儿告上法庭索要赡养费,实则诉请精神赡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21 17:53:00 来源:环球网

来源:澎湃新闻

静安区是上海市最早进入深度老龄化的城区之一,老年人口比重高达40%以上,与之对应,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静安法院”)的涉老案件数量、类型呈逐年递增趋势。10月20日,该院发布2016-2022年赡养纠纷涉老案件审判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和典型案例。

澎湃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中获悉,近年来,上海静安法院办理的赡养纠纷案件显示,精神赡养逐渐成为新型诉求,同时,“老养老”的赡养模式引发家庭矛盾的案件屡见不鲜。

白皮书显示,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上海静安法院共审理赡养纠纷案件共112件,结案105件,其中62件案件以调解或撤诉方式结案。

在112件案件中,原告年龄在80周岁以上的案件共58件,年龄最大的原告为101周岁;有39件案件中,被告的年龄在60周岁以上。案件中,部分赡养义务人已至花甲之年,自身已经退休或者患有基础性疾病,对于被赡养人提出的赡养诉求,赡养义务人难以履行,这种“老养老”的赡养模式引发了家庭成员间赡养的矛盾。

此外,赡养纠纷案件还呈现出被赡养人名义上起诉索要赡养费用、但实为要求精神赡养的新特点。上述案件中,逾两成案件原告提出了要求子女对其照顾、探望、护理等不同程度的涉精神赡养诉请,甚至有的案件中,原告仅要求赡养义务人履行探望的义务。

提前分配拆迁款且分配不均后,八旬老太无力养老

上海静安法院介绍,2021年,82岁的程阿婆将老房征收补偿款中的一多半给了小儿子,200多万元给了大儿子,各分两个女儿50多万元,想着轮流在四子女家中居住养老。但程阿婆在大儿子和一个女儿家轮流居住两月后,便因生活细节与子女家庭产生矛盾,无奈之下从2021年开始便住在小儿子家。

然而,因为经济纠纷,小儿子的房屋被拍卖、背负了外债,现与程阿婆在外租房居住,亦无力承担租金。大儿子和两个女儿表示程阿婆一直私自贴补小儿子,拒绝承担赡养责任。程阿婆当初分配动迁款一事十分后悔,希望子女能念在拿到动迁款的份上支付赡养费且常看望自己。

该案经法院调解,最终调解方案为:各子女均给付程阿婆赡养费每月800元。调解后,法院仍持续监督子女赡养费的履行,并指导子女经常看望程阿婆,合力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

名为索要经济赡养,实则诉请精神赡养

在另一起典型案例中,92岁的张阿伯和90岁的李阿婆育有三个女儿,她们曾书面约定轮流照顾张阿伯和李阿婆,每次一个月。

约定之后,两个小女儿一直信守承诺,但大女儿表示其身体不好,家庭也存在矛盾和客观困难,无法让其父母至其家中居住养老,从未履行赡养义务。故张阿伯和李阿婆起诉要求大女儿向其支付自2022年9月的赡养费每月1000元,且每月探望两次,每次不少于四个小时。

该案调解未果,后经上海静安法院判决,就张阿伯和李阿婆要求大女儿支付赡养费一节,鉴于老夫妇退休金收入完全能负担其支出,且仍有存款等,而大女儿的退休工资尚不足以支付自己医疗、养老费用等情况,故对张阿伯和李阿婆的赡养费用要求,不予支持。就其要求大女儿探望,考虑到原告居住等具体实际情况与需求及被告自身情况等,法院判决,大女儿应每月探望张阿伯和李阿婆两次,每次不少于四个小时。该判决之后,双方均服判息诉。

法院介绍,本案中,各子女约定互相轮流照顾父母并居家养老,作为父母一方,明知无证据证明其现在的收入不足以支撑起日常的开销,但依旧在诉请中要求赡养费,名为索要经济赡养,实则诉请精神赡养。综合案情,结合其要求子女探望一节,精神上的赡养系其真实诉讼目的,亦属于子女应对父母履行赡养义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判决后,法院经回访发现,大女儿其对父母的探望情况履行积极,双方关系亦得到修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1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赡养起纠纷 老人将养女告上法庭
...,秦州区人民法院藉口法庭审理了两位老人要求养女承担赡养费的案件。案张某、马某结婚多年,婚后收养两个女儿,其中大的养女智力残疾,无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依赖夫妻二人抚养照顾,小女儿
2023-02-15 00:00:00
七旬夫妻因无人赡养将4儿女告上法庭,两女儿称父母把积蓄给了儿子,法院:一人被羁押,三人轮流照顾四个月
...的无视……近日,息县人民法院关店法庭成功化解了一起赡养费纠纷。年近七旬的刘某夫妇一纸诉状将四个儿女诉至息县人民法院,要求四个儿女每年支付老两口赡养费8000元并轮流赡养夫妇两
2023-12-14 13:44:00
父亲要精神赡养 女儿被判去探望
...王夫妇将女儿起诉至通州区法院,除了要求每月千余元的赡养费用外,重点就是“要求被告每月主动给二原告打电话通话一次,每月和法定节假日期间对二原告进行探望”。法官随后联系到了王园。
2024-03-21 13:32:00
暖心调解  唤醒亲情
...儿已外嫁,且经常照顾老人,故二老自愿放弃对女儿支付赡养费的请求。二老的两个儿子均在外地工作,未曾尽到赡养义务。无奈之下,老人将两个儿子诉至荔城区人民法院,要求两个儿子承担医疗
2023-06-21 07:28:00
相互推诿不养老父,八旬老人将两女儿告上法庭
...将两个女儿告上法庭,要求前往养老院居住并由二人支付赡养费。△在老严所在居委会巡回审理赡养纠纷庭审当日,承办法官充分听取了各方当事人的意见后认为,两被告之间就拆迁及母亲的赡养等
2023-08-07 16:11:00
身边法|父未抚养儿子 儿未赡养父亲 断联30年能继承父亲遗产吗?
...离婚后,父亲从未支付过儿子的抚养费;儿子成年后拒绝赡养父亲,父子俩断联30多年。如今,父亲骤然离世,多年未见的儿子要求分割遗产,法院如何判?1983年,郭某与何某结婚,第二年
2025-05-11 07:59:00
巡回审理赡养案 倾情调解扬孝道
...养老补贴由两人均分并支配。老大和二女儿每月支付一定赡养费。经过两个小时的调解,四子女与原告达成了一致调解协议。约定从2023年5月开始,老三、老五轮流照料母亲生活,每期四个月
2023-06-01 09:30:00
九旬夫妇起诉子女 要求“常回家看看”
...儿子、四女儿三人告上法庭,但二老并没有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或跟随子女生活,而是要求“子女每周至少2天居家陪护”。记者采访获悉,游仙法院法官在了解情况后,进行了耐心调解。最终,子
2024-05-20 00:21:00
判令女儿“常回家看看” 卢氏县法院这个案件被写入省高级法院工作报告
...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但赡养问题绝不仅仅局限于赡养费的给付,老年人更需要得到的是精神上的慰藉。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养老以
2023-01-19 11:1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大自然地板外包装被人为割开,临沂消费者质疑产品“以旧充新”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杨成喜 吴艳萍 孟娅琦)近日,临沂市兰山区市民李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栏目反映,其在兰山区木地板工厂分拨中心(林迈)购买的大自然地板产品
2025-11-05 20:10:00
苏州一网民发视频喊话相关部门给树木“松绑” 当地回应:已派人到场查看
大皖新闻讯 “请苏州相关部门过来看看,帮帮它们吧!”11月5日,有网民接连发布多条视频称,苏州相城经开区(澄阳街道)路边有一些行道树套有金属卡箍
2025-11-05 20:19:00
用“数字匠心”雕琢网络文明!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让正能量“满格”
大河网讯 (记者 张磊 董蕾/文 范昭 杨鑫阳 刘晓明 李思豫/图、视频)11月5日,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底蕴与清新数字文明欣然邂逅
2025-11-05 22:20:00
我们在福州,触摸到了能源的下一站
从全球首台机组到风电“巨无霸”,再到储能“黑科技”,福州的绿色家底藏不住了!就在今天,第七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的嘉宾们实地探访福州多个清洁能源项目
2025-11-05 21:22:00
首届推选活动!从这些河南实践里,读懂网上群众路线怎么“走”
大河网讯 一根根细细的网线,牵连汇聚着亿万网民的心声。11月5日,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在洛阳举办,现场发布了首届全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绩突出账号和有影响力的作品
2025-11-05 22:20:00
梁晓声:不讳谈写作的功利,但要看清它
大皖新闻讯 著有《人世间》等作品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现身在安徽霍山举行的“迎驾文学笔会”。11月5日,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
2025-11-05 20:52:00
办展人,集合啦!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即将启幕
大河网讯 一场展,犹如一个支点,链动全球资源;一座城,联通世界通道,吸引行业精英齐聚一堂。近日,记者获悉,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郑州航空港举行
2025-11-05 18:14:00
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闪耀全国美术教育盛会
10月25日,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中小学美术课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在重庆举行,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作为江西省近七年来高中美术学科唯一代表
2025-11-05 17:44:00
e起守护“未”来的你|网事漫话
大河网讯 给孩子注册学习类App,被要求填写远超必要的家庭详细住址;孩子随手点进小游戏,被诱导输入姓名和家长手机号;刷儿童短视频时
2025-11-05 16:43:00
家国情怀植根实践沃土 锦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月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李雪)家国情怀,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9月-10月,江夏区锦绣学校以国庆、中秋
2025-11-05 16:51:00
大批楚商强势回归黄石,1085.86亿创签约金额新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 通讯员 王虎涛)民企赋能增长极,楚商聚力建支点。10月30日,知名民企湖北黄石行暨第三届黄石楚商大会召开
2025-11-05 16:51:00
“绝绝子”“包的”“破防”等等一系列网络热梗,已逐渐成为如今中小学生口中和笔下的套路。如果要求他们脱离热梗进行表达时,他们便陷入困境
2025-11-05 16:52:00
“小小体验官”叩响科学门 蔡甸幼教师幼科技作品比赛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周晶)近日,蔡甸区直属幼儿园的操场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探索之旅。由蔡甸区教育科研中心组织的“蔡甸区公办幼儿园师幼科技作品比赛活动”在此举行
2025-11-05 16:52:00
美育演奏“燃”全场 非遗赠礼“暖”人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高力丰、刘雅靓)10月28日,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金钟管乐团师生一行受邀前往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2025-11-05 16:52:00
八年七次“遇上” 永嘉小村这样讲中国故事
“之前我对中国了解很少,这次回去,温州元素将长期出现在我的作品中。”11月4日,在温州市永嘉县鹤盛镇上日川村,雅典美术学院教授乔治·卡扎基斯(George Kazazis)收拾起厚厚的写生初稿
2025-11-05 1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