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绵阳日报
本报讯(记者 李锦辉 文/图)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在仙海区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大家抢抓农时,利用晴好天气育秧(如图),成为乡村最美的风景。
平整田地、播种育秧、堆土覆膜……在仙海区抗香村,村民们正在加紧育秧。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该村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质量更好的制种水稻100余亩。村民们告诉记者,这种水稻育秧和插秧过程比传统水稻更复杂,分“父本”和“母本”,制种父本的作用是提供雄性配子,可用于选育优良品种。制种母本主要用于组合育种和选择雌配子,这种优质水稻长成收割后,质量和口感较好,价格也相对较高。
村民们育秧积极性非常高,每天一大早就开始工作。“土地流转出去了,除了流转费,每天在这里上班还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太安逸了。”村民们笑着说。
在石河堰村,空气夹杂着新鲜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村民们正在培育旱秧苗,他们娴熟地播撒下稻种,浇水、覆膜,有条不紊地进行每一道工序,全力以赴为即将到来的水稻插秧提供优质秧苗。
为帮助水稻种植户打牢粮食生产基础,目前,仙海区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兴建沟渠蓄水池,对原有沟渠查漏补缺,确保各村的生活生产用水。相关部门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在做好种子、化肥等农资储备、加强农资供应的同时,加大对春季农资市场的监督检查,确保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
记者了解到,仙海区常年种植水稻1万余亩,拥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优质的灌溉水源,该区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持续加大粮油产业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4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