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我在“一带一路”绿色供电:“浙江制造”印上埃及钱币,助力全球碳中和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28 12:05:00 来源:杭州网

曾驻扎撒哈拉沙漠工作的诸葛云,抽屉里珍藏着一枚印有本班光伏产业园的硬币,这是他从埃及带回浙江的。

浙江和埃及阿斯旺省,两个原本相隔万里的地方,如今通过上述供电项目有了交集——浙江光伏技术解决埃及用电需求,埃及光伏电站的运行数据也会实时传送至电站智能运维平台,方便浙江专家查看。

10年来,像这样的大型光伏电站在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落成,建造者中不乏浙江企业。同时,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和中国共同开发光伏等绿色新能源项目,持续助力全球碳中和。

我在“一带一路”绿色供电:“浙江制造”印上埃及钱币,助力全球碳中和

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埃及本班光伏产业园。 受访者供图

“浙江制造”成埃及重要标志

埃及的1埃镑硬币上,雕刻着太阳和光伏电板图案,原型是埃及标志性国家工程本班光伏产业园。

这枚硬币,同时见证了浙江参与建造的超大规模光伏电站之一。

我在“一带一路”绿色供电:“浙江制造”印上埃及钱币,助力全球碳中和

1埃镑硬币上光伏产业园。 受访者供图

据悉,该项目位于撒哈拉沙漠东部的埃及南部阿斯旺省,占地面积约37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超2000兆瓦。作为本班光伏产业园承包商和主要光伏设备供货商,浙江民企正泰新能源承包了其中165.5兆瓦的光伏电站建设工作。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产业园选址在阿斯旺省,是因为该地全年降水稀少,是世界上光照最充足的地区之一。距离园区不远处的尼罗河沿岸,坐落着埃及知名的阿斯旺水电站。因为尼罗河干旱,水电站实际发电能力未能达到设计预期,而本班光伏电站正好弥补了用电缺口。

数据显示,本班光伏产业园2019年底并网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发电14.15亿度,每年可为约8万户撒哈拉沙漠附近居民提供生活用电,同时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6万吨,相当于在撒哈拉沙漠地上种下了35万棵树。

为沙漠民众提供稳定工作

尽管此前有沙漠建造光伏电站的丰富经验,但在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施工,环境远比诸葛云想象得更为恶劣,“埃及夏天长达四个月,夏天平均温度大约50多摄氏度,地表温度逼近80摄氏度。”

这样的温度,对长期生活在温润地区的浙江人来说,是个挑战。渐渐地,诸葛云和同事们掌握了气温规律,为了避开沙漠最热时间段,他们将工作时间调整为每天凌晨到中午。

在撒哈拉沙漠的另一个考验是沙尘暴。埃及本地工人对此也很无奈,远远地看到沙尘暴来了,就得马上停工跑到宿舍躲避。有时跑得匆忙,没来得及带回的工具和收拾材料,只能等沙尘暴过去,他们再回工地寻找,而那些干活工具,也都被沙子掩埋了。

我在“一带一路”绿色供电:“浙江制造”印上埃及钱币,助力全球碳中和

工作中的浙江光伏电站工程师与埃及工人。受访者供图

建设项目最多时,聘请了近千名埃及本土员工,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和技能培训。在长达两年多的建造期,远赴撒哈拉建设光伏项目的浙江人和埃及人建立了深厚情谊。

“当时和我们一起建造电站的埃及员工,后来大多数人都留下来成了电站的资深员工。”诸葛云向潮新闻记者表示,光伏电站日常运维是一项重要工作,薪资待遇相对高,而且运转周期长达25年,为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周边的民众提供了工作和收入。

我在“一带一路”绿色供电:“浙江制造”印上埃及钱币,助力全球碳中和

在光伏电站工作的埃及工人。受访者供图

绿色能源助力全球碳中和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我国与多个共建国家签署了合作文件,光伏、风电等绿色新能源建设是重点合作领域之一。

10年来,浙江企业积极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新能源供电,推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由此诞生了一批示范供电项目,这是浙江民企“走出去”缩影,代表着浙江新能源发电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10月17日,第三届“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浙江运达风电与印度蒙德拉风电技术公司签署风电机组设备技术合作。这标志浙江风电技术和标准,首次代表中国输出到全球市场。

运达风电相关负责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成功技术输出,是依托于浙江完备的新能源产业链。截至目前,浙江在新能源投资、总包、设备产业链中均有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集群优势十分明显。项目背后正是浙江新能源产业链合作伙伴的“抱团出海”。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发展绿色能源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共识。在浙商眼里,“一带一路”是条合作、共赢之路,一个个带有浙江制造的绿色能源项目,也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靓丽风景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8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近200名海内外高校青年齐聚安吉余村 共商绿色低碳发展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并与来自阿根廷、埃及、巴基斯坦、保加利亚、俄罗斯等17国青年代表在与会领导见证下共同发布“一带一路”青年绿色低碳行动倡议。
2023-11-25 21:06:00
...中文系。凭借一口流利的中文,我顺利加入中国建材巨石埃及公司,这可是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一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10亿美元。”就在上个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
2023-11-21 10:15:00
技术创新助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这是2023年9月11日在埃及开罗以东拍摄的建设中的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新华社发(艾哈迈德·戈马摄)“中国建造”架起合作共赢“联通桥”俯瞰地
2023-10-30 09:27:00
“一带一路”十年 中国汽车成全球汽车业绿色引擎
...模式出现了明显变化。10月22日,江淮汽车在合肥举行与埃及合作伙伴的签约仪式。江淮汽车近十年来持续在埃及市场深耕,下一阶段将大力推进生产组装项目合作。此次签约的合作伙伴是当地
2023-10-27 06:38:00
涌金楼丨“一带一路”企业家聚首,浙企有何作为?
...是一家家浙江企业的积极作为。在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埃及生产基地,一排排自动化织机疾速运转,晶莹纤细的丝束瞬间变成洁白无瑕的薄纱,如瀑布般徐徐落下。从浙江桐乡出发,这一根根韧劲
2023-10-18 12:16:00
“用责任和汗水建设非洲第一高楼”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国企业助力建设埃及新行政首都——“用责任和汗水建设非洲第一高楼”本报记者 黄培昭《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2日 第 07 版)由中国企业承建的斋月
2023-08-12 05:36:00
海外网讯 “我平常用微信,我在埃及的家人和朋友觉得中国短视频平台很有意思。”埃及驻华大使阿西姆·哈奈菲日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社交媒体是年轻一代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他希望通过社交
2023-07-05 22:29:00
这些文明古国的兔文化 如此有缘!
...后沿丝绸之路出现在中亚、西亚地区,13至16世纪传播至埃及和欧洲各国。”赵燕林说,“三兔共耳”曾跨越亚欧非三大洲,出现在阿富汗的金属盘、埃及的陶瓷、德国的教堂钟表、英国的瓷砖
2023-01-20 19:17:00
...国元首关心之下,逐渐成为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的示范项目。前不久,合作区刚刚庆祝了自己的“15岁生日”,新华社记者也再次走进位于中国与埃及的“
2023-08-21 16:3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