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自信的文化育文明
北京市西城区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区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脉和灵魂,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底色。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在这里交融交汇,推动、引领西城区文明培育、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行动走深走实。
从宣讲到践行,从传创国粹文化到打造原创话剧,从红色文化持续升温到理论宣讲深入社区……西城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中有效盘活区域资源,创新打造“自信的文化育文明”特色品牌,并将其作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区、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文化的滋润让这座城市的精神力量始终充沛丰盈。
京剧发祥地 国粹遇文明
斑马线前,孙悟空施展定身术“定住”正在奔跑的哪吒,让书童安全通过斑马线……这条《哪吒且慢》公益广告是西城区“国粹遇文明”的典型代表,取材于京剧《闹天宫》,倡导“停一停彰显文明,让一让心宽路畅”的文明理念。
集沉浸式体验项目及京剧表演于一体的“遇见梅兰芳”系列活动,成为西城区独具国粹艺术特色的城市文化新名片,让更多市民接触、接受、接力京剧文化。
“会馆有戏”京彩西城演出季活动,持续在梅兰芳纪念馆、报国寺、正乙祠戏楼等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场所,打造沉浸式演艺业态,主题鲜明、内容多元、功能各异。
从2018年起,西城区着力打造“京剧发祥地”文化品牌,通过深化京剧研究、实施重点文物项目、打造品牌活动等一系列举措,特别是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不断深化拓展,正乙祠、三庆园、安徽会馆陆续被打造成为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承载有内涵、可体验的文明实践活动,让传统文化孕育文化自信,让文化精髓得以传承。
传统中国节 自信寓文明
2月3日,2023年西城区“党的声音进万家,欢乐喜庆闹元宵——自信的文化育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来到市民身边:猜灯谜、尝春饼、制花灯、摇元宵……文明的风尚、喜庆的年味吸引群众参与实践体验。
近年来,西城区以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为节点,结合地区特色开展了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党的声音进万家、文明西城温暖万家,赏年画过大年,“立春”“元宵”喜相连,“理性追思 文明祭扫”“驱瘟避疫 端午安康”……这些系列文明实践活动既展示传统民俗,又能让群众在沉浸体验中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西城区正是以传统文化为抓手,引导西城区居民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动全国文明典范城区高质量创建。
红墙赓薪火 爱教吁文明
西城区突出“红色属性”,积极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等阵地作用,推出主题活动,帮助群众熟悉历史文化知识,赓续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来自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讲师,为实践群众做理论宣讲。参加群众受益匪浅,表示将在节日期间把所学、所感都讲给小辈听,把好的道德品质都传递给下一代。
西城区精心编制了《初心之旅——西城红色地图》:李大钊故居、陶然亭慈悲庵、京报馆旧址等29处红色点位清晰可见;播火之路、爱国觉醒、报业先锋、红色学校、故居寻踪等5条体验线路主题鲜明;专题展览、沉浸式演出、深度讲解在点、线上常态开展。
为了让更多群众更加便捷地参与文明实践活动,西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开发了“初心之旅”红色地图线上小程序,除了聆听微党课、党史知识答题等内容,VR实景展馆让市民足不出户也可“身临其境”。
在西城区理论宣讲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中,不仅活化利用名人故居、革命遗址、红色印迹等,而且探索应用新技术新载体,从队伍、内容、方式、场所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
展时代风采 创新育文明
自去年在全市率先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目标后,西城区精心打造原创话剧《红墙守护者——西城大妈》,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专场演出、线上直播、走进社区等形式,将来源于基层一线的艺术作品送到居民身边,赢得了口碑,同时引导居民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践行新风尚,进一步发动西城居民齐心协力共建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全国文明典范城区。
文/北京市西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6 1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