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铆“竹”干劲抢占新赛道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8-05 06:05:0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诚克 张弘弢

盛夏时节,走进遵义赤水市,清风伴着楠竹特有的芳香扑面而来。莽莽竹海中,近300家竹类加工企业铆足干劲生产,涉及12个领域超100种竹制品从这里走向世界。在赤水,竹产品正逐渐取代塑料和木制品,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让当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赤水市竹林资源丰富,面积达132.8万亩,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82.51%,居贵州首位。赤水人爱竹、种竹、护竹、用竹,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场景,到处都有“竹迹”。

7月30日,位于赤水市竹业工业园内的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根根楠竹经工人切割、分片、碳化、烘干及拼板等工序,最终形成一块块完整的竹板材,它们将被制成竹地板、竹家具及竹马桶盖、竹电子秤等用品。

“我们生产的马桶盖主要销往欧洲市场,去年的出口额占总产值的四分之一。”该公司董事长姚连书介绍,作为国家林业龙头企业,随着“以竹代塑”的兴起,公司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多元。

在竹产品展厅内,公司营销部经理张万甜拿着为一家酒企量身定制的酒品包装盒向记者展示:“用竹子生产的包装盒具有循环再生可降解等特点,相较于塑料包装盒更加环保。”

张万甜说,目前已有5家赤水周边地区的酒企向公司递来“橄榄枝”,“以竹代塑”在白酒包材加工的探索初具效益。

除了制作各类包装盒,用楠竹制成的竹材货运托盘是该公司当下最热销的产品。

利用竹纤维坚韧的特性以及特殊的制作工艺,将传统货运托盘使用的塑料和松木彻底替换成竹材,相较于木制托盘,用竹子做托盘,生产周期缩短了一半,硬度和使用寿命却提升了一倍,该产品因此获得了安徽、威宁等地光伏板生产企业的青睐,今年这款单品的订单已达到1亿元。

今年上半年,该企业共生产竹板材1万立方米,产值超4000万元。

去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鼓励主要竹产区因地制宜拓展上中下游产业链。赤水市依托丰富的竹资源,抢抓政策机遇,积极抢占“以竹代塑”新赛道,不断延伸产业链,努力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据了解,竹子生长周期短,3至5年便可成材,一次造林成功,年年可择伐,保护得当,还可实现永续利用。竹子作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是塑料的重要替代品,为减少塑料污染提供了有效途径。

去年9月,丰富的竹资源吸引了贵州兴常美竹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赤水市竹业工业园建厂,仅9个月便完成了1期项目建设,很快这家致力于研发竹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将填补当地竹制快消品领域生产空白。目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竹炭、竹叉勺、竹水果签等一次性快消品生产线已陆续运行投产。

“楠竹进入工厂,不仅可以生产日用品和工艺品,竹屑等生产废料还可制成烧烤用的竹炭,生产废气通过油烟回收,转变成后续生产环节所需的烘干热能,不仅推动了以竹代塑,还实现了节能减排。”兴常美公司总经理助理吴秋慧介绍,自今年5月试生产以来,已生产竹炭800吨、竹丝条1000吨,实现产值约900万元。

无独有偶,同为今年投产的贵州竹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竹纸浆板为原料的模塑企业,一张普通的竹纸浆板,在这里可变成月饼包装盒、鞋托、一次性餐具等竹制产品。

“竹浆制品只需要45天至90天就可以完全降解,品质好又环保。”该公司销售总监江祖泉介绍,公司上半年累计生产竹浆模型兔型月饼盒10万个、竹浆鞋托50万双,竹浆鞋托出口欧美等地。

据赤水市竹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董强介绍,赤水市正抢抓《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机遇,以“12355”(即围绕一个主题,实现两个目标,紧盯三个方向,全面推进五项行动,精准实施五个工程)工作思路,做足竹文章、做强竹经济。

对于赤水市来说,发展竹产业,优势与劣势都很明显。其中,优势在于原料和地理区位。

包括赤水在内的川南渝西黔北,竹浆产量超过100万吨,是我国竹浆原料主产地。而赤水连接着黔北和川渝,属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周边有成都、重庆、贵阳三大国际机场和泸州、遵义、茅台的支线机场,同时,赤水通江港口的客货轮可抵达重庆至上海沿线码头。

而下游技术密集型企业和相应人才,是赤水竹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补齐的短板。

根据赤水市政府2022年底发布的《关于印发赤水市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当地希望“全力促成上海泰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将总部搬迁至赤水,积极做好企业上市服务工作。”

另外,赤水市利用已建的“一院一馆一中心”(即贵州省新时代竹产业研究院、竹文化博物馆、竹产品交易中心),为发展竹产业、生态食品、竹产品等打造科研、展示、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平台。

“我们希望把竹产业高质化利用,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引进相关的企业和人才。”赤水市副市长袁贵平表示。

数据显示,2023年赤水市竹产业总产值达83.1亿元,竹业综合收入占赤水市GDP总量的64.5%左右,财政和农民收入50%以上来自于竹业,生态经济占比超过75%,小竹子已撬动大产业,而“以竹代塑”,将为赤水拓宽“两山”双向转化通道创造全新机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5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赤水:下“竹”功夫撑起百亿产业
多彩贵州网讯 赤水市拥有132.8万亩竹林,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近年来,赤水市围绕竹产业,持续下“竹”功夫,积极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优质、协同、高效产业链群,
2025-11-11 17:51:00
...的遵义市竹产业招商推介暨“以竹代塑”产品发布会上,赤水市发布了“以竹代塑”系列产品。目前,赤水已推出竹质文具、竹质洗护品、竹质家具、一次性竹质餐具、酒盒内托及酒盒、竹质建材等
2024-07-14 06:07:00
建行遵义分行助力赤水竹产业全链条发展
...这里,是漫山皆竹、满眼皆绿的“中国竹都”——贵州省赤水市。近年来,赤水市发挥竹优势、做好竹文章,这条由“绿被子”变成“钱袋子”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诉说着“竹都”二十多年来如竹
2024-04-08 21:08:00
1吨竹塑产品减少碳排放6吨 赤水创新模式撬动“以竹代塑”大产业
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赤水市立足丰富的竹资源优势,抢抓“以竹代塑”新机遇,创新探索“龙头引领、科技赋能、联农带农”模式,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一批批环保科技企业通过研发竹浆模塑包
2025-09-10 22:38:00
2025黔台会丨让两地竹文化赋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在遵义市拉开序幕,40余名台胞在一天时间内实地考察赤水市1个产业示范园区和4家企业,涉及竹产业体系的竹笋采挖、原竹开采、竹食品加工、竹木制品、非遗竹编、竹浆纸生产等方面。台
2025-09-21 02:41:00
秋林尽染丨赤水:谱写竹业新篇章
赤水竹海位于赤水市葫市镇,距赤水市主城区近40公里,主要由赤水河东西两岸的两大片区组成,总面积近1万公顷。驱车前往赤水竹海,在元厚收费站下高速之后,继续前行,视野中的竹子便渐渐多
2023-10-23 14:21:00
税惠相伴 又是一年“黔”景好 ——贵州税务以高质量税费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的新篇章。税惠“活水”浇灌,产业向“绿”而兴贵州省赤水市拥有竹林132.8万亩,竹农人均竹林面积全国第一,每年可采伐楠竹1500万根、杂竹100万吨。立足资源禀赋,赤水积极响
2024-12-31 16:03:00
赤水:“从竹到纸”普惠金融助力竹产业发展
...210万元。同时,根据客户需求,该行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为赤水市内各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发放经营快贷、e企快贷、中小企业信贷通等普惠贷款累计超2.3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
2023-06-08 10:40:00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贵州赤水市位于长江支流赤水河沿岸,是目前贵州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然而在多年前,由于过度开发,当地森林资源被持续破坏,赤水河主体段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1%左右。
2023-07-11 09:4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唐山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更绿色 在新能源赛道上补链条聚集群
日前,新能源重卡在河北港口集团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石码头运输。任小霞摄停车,扫码,启动换电程序……11月9日,在唐山市滦南县的一座电动重卡换电站
2025-11-23 07:46:00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陈培培:用真心换理解,做百姓的“贴心人”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陈培培用真心换理解,做百姓的“贴心人”11月12日,陈培培在图书室翻阅民法典。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11月12日
2025-11-23 07:54:00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我省第五批群众信访举报案件61件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1月22日,河北省接到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第五批群众信访举报案件61件(重点关注案件9件)
2025-11-23 07:57:00
塑料袋飘进铁路线动车\
轻飘物侵扰供电线。(南铁厦门供电段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杨霞瑜 通讯员 张文华)看似轻盈的气球、塑料袋,却可能危及铁路线路的供电安全
2025-11-23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佘峥 通讯员 陈萍)昨天,厦门十中举行建校50周年发展大会,千余名校友回到集美纺织东路7号参加活动。厦门十中成立于1975年
2025-11-23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余蕊)昨日,第五届“大航海时代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峡两岸学术论坛在厦举行。6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2025-11-23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昨日,一场儿童性教育亲子平行课堂在海沧新垵公益图书馆举行。这堂课是市妇联主办、厦门童缘社会服务中心承办的2025年“凤凰之约”公益创投项目——“益儿伞”儿童保护项目的一个缩影
2025-11-23 08:11:00
马銮湾新城孚中央西小学竣工验收 明年春季投用
马銮湾新城孚中央西小学。项目名片孚中央西小学孚中央西小学位于马銮湾新城孚中央片区核心位置,北临东孚西二路,东临孚中央东路
2025-11-23 08:11:00
11月22日,以“雄奇山水间・新韵红叶情”为主题的第十九届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在巫山县开幕。“满山红叶,是数十载深耕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11-23 08:30:00
三明清流沙芜乡:渔业稳健发展 生态赋能绘就乡村振兴“丰”景
“庆渔业丰收 绘渔乡丰景”系列主题活动现场。东南网11月23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 通讯员 郭诗妤 邱东莲)11月22日
2025-11-23 09:44:00
科技赋能基层 初心点亮乡野
近日,2023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标兵名单公布,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璐,凭借在基层科普服务和科技助农领域的突出表现获此殊荣
2025-11-23 10:27:00
城市更新 共创美好|从“有得住”到“住得好” 吉林省住房水平全面提升
“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居住环境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5-11-23 10:28:00
第十九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在邯郸启幕
11月22日,第十九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赵王阁广场举行。图为《大戏山水间》表演。董源摄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陈正)11月22日晚
2025-11-23 12:13:00
策划:王文静制作:董源、李珊珊
2025-11-23 12:17:00
11月22日晚,以“文启中原,艺兴邯郸”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开启。沉浸式、分布式的展演模式,舞龙舞狮、草编时装秀、苇子灯阵等9个节目沿街呈现,让游客
2025-11-23 12:18:00